王燕

【摘 要】目的:探究心絞痛患者護理中舒適護理的運用價值。方法:本文納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60例心絞痛患者,采用計算機程序生成隨機數的方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對照組患者80例,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80例,運用舒適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運用效果和心絞痛發病次數、持續時間。結果: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6.25%,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78.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心絞痛發病次數和持續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絞痛患者護理中舒適護理的運用效果顯著,有著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心絞痛;舒適護理;運用價值;效果
冠心病心絞痛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心血管慢性疾病,以中老年群體為主,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隨著病情進展,不僅會損傷機體各器官組織,同時心理上承受著沉重負擔。心絞痛患者受到多種誘發因素的影響,如生活習慣、飲食結構和精神狀態等[1],若長期情緒波動大,產生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會加重心絞痛臨床癥狀,增加患者急性發作次數。隨著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人們對臨床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在提供全面護理服務以輔助治療,從而消除患者治療期間的負面情緒和不良心態。為進一步準確評價心絞痛患者護理中舒適護理的運用價值,本次研究選取我院160例心絞痛患者,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文選取我院治療的160例心絞痛患者,回顧分析其臨床資料。所有病例均符合心絞痛癥狀確診標準,臨床表現出心前區陣痛、胸悶等癥狀[2]。采用計算機程序生成隨機數的方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年齡42~78歲,其中男女比例為42:38,平均年齡為(64.39 3.61)歲,病程10個月~9年,平均病程(3.59 0.48)年;對照組患者年齡43~79歲,其中男女比例為41:39,平均年齡為(64.53 3.52)歲,病程9個月~9年,平均病程(3.60 0.52)歲年。
排除標準:
(1)心力衰竭者;
(2)心、肝、腎等重大器官組織不健全者;
(3)妊娠期、哺乳期婦女;
(4)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兩組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研究價值。本次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討論批準,獲得研究權限。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主要是指導患者正確用藥,常規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和關心患者飲食等。觀察組運用舒適護理模式,具體操作方法如下:①環境舒適護理?;颊呷朐汉笞o理人員態度親切友好,主動向患者及家屬講述醫院環境及功能區,并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病房環境,逐漸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和緊張感,調節病房溫度至24℃左右,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定時對病房通風,定期清潔消毒,營造出干凈、整潔、衛生的病房環境,促進患者盡早康復。②健康宣教。多數患者及家屬對心絞痛疾病了解不多,尚未掌握其誘發因素和處理措施,因此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實際病情提供健康宣教護理服務,講解冠心病心絞痛治療方法、目的和重要性,讓患者了解發作原因、護理措施及預后效果等,保證提高臨床依從性,對疾病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③心理舒適護理。心絞痛發病以中老年患者為主,生理和心理上都較為脆弱,因此為了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護理人員要經常支持和鼓勵患者,準確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傾聽其內心想法,針對性消除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更好地配合醫生治療。同時護理人員通過和家屬溝通,加大對患者疾病治療的支持,發揮出親情療法的鼓舞作用,給予患者更多關心及愛護。④飲食護理。護理人員結合冠心病心絞痛患者實際病情制定個性化的飲食方案,以低脂、低鹽食物為主,盡量選擇高纖維、易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保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遵循少食多餐原則,充分補充患者機體營養,保持各種營養成分均衡攝入,養成患者以后良好的飲食習慣,減少心絞痛發病次數。同時飲食護理中配合良好的生活作息,保證每日充足的睡眠,督促患者嚴格按照生活作息表養成規律性生活,搭配適量運動,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和外界抵抗力。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運用效果和心絞痛發病次數、持續時間。將臨床效果劃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大標準[3]。顯效:心電圖恢復正常,心絞痛發病次數和持續時間明顯減少;有效:心電圖有所改善,心絞痛發病次數和持續時間有所減少;無效:患者心絞痛癥狀無改善,心電圖無變化,甚至有加重趨勢。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兩組數據處理分析,使用標準差()代表計量資料,t檢驗;運用%代表計數資料,X2驗證,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6.25%,與對照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78.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發病次數和持續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心絞痛發病次數和持續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心絞痛發生的原因是身體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病變,供血不足,從而引發心肌缺氧缺血綜合癥狀,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心前區疼痛、胸悶、胸痛[4]。常見的心絞痛發作誘因有機體過于勞累、情緒波動大和飲食習慣不良等,且患者在疾病發作時未表現出任何預兆,癥狀持續時間長,若不能及時處理,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提前預防心絞痛發病誘因,盡快緩解心絞痛癥狀對患者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臨床降低病死率。隨著臨床醫學的不斷進步,人們對護理服務有了新的認識,要求護理人員提供更加舒適高效的護理措施。舒適護理在新形勢下應運而生,以患者為中心,目的在于讓患者達到最舒適的狀態[5],更好地配合臨床接受治療,實現了舒適化、個性化和整體化的新型護理需要,有助于患者達到生理、心理和生活等方面的舒適安全,在護理人員干預下患者感到被尊重,能夠在住院期間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從臨床有效性方面看觀察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從心絞痛發病次數和持續時間看,觀察組遠遠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證實觀察組舒適護理的可行性。文章中從環境舒適護理、心理舒適護理、健康宣教和飲食護理等方面,保持患者在舒適的醫院病房患者中治療,積極消除負面情緒,減輕住院期間的痛苦,實現了身心和諧健康。健康宣教讓患者及家屬全面了解冠心病心絞痛知識,重點要掌握疾病誘發因素,以此在未來生活中能夠主動避免,發揮出個人能動性,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飲食上注意營養均衡,禁止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適當配合少量運動,緩解心絞痛癥狀,在護理人員指導下,患者病情更加穩定,降低臨床死亡率[6]。常規護理在新時期已經無法滿足臨床患者的需求,而運用舒適護理發揮著較高的價值,可以幫助患者緩解消極情緒,在舒適的病房環境中保持平穩的心態和舒暢的心情,從而取得最好的治療效果,減少心絞痛發病次數和持續時間。
綜上所述,心絞痛患者護理中舒適護理的運用效果顯著,有著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鄧小球.舒適護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絞痛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下半月,2013(7):1820-1820.
[2]付國榮.舒適護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絞痛中的應用價值體會[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8):123-123.
[3]黃曉紅.舒適護理與常規護理應用于心絞痛患者護理中的臨床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7(1):70-71.
[4]劉小瑞.舒適護理在心絞痛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7):138-138.
[5]江蘭.舒適護理在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7(3):64-66.
[6]饒建云,張瑞,范婷.舒適護理干預在冠心病心絞痛合并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