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惠娟 頓珊珊 吳娟 劉春燕 熊芳

【摘 要】目的:分析預防胃鏡室感染的護理管理措施。方法:隨機將選取的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間我院胃鏡室收治的患者45例定為本次分析中的觀察組,并對患者采取了預防感染護理管理措施,同時將其實施管理后各項指標結果與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間我院胃鏡室收治的45例患者(對照組)的護理管理情況進行對比。結果:通過加強預防感染護理管理措施后觀察組護理管理質量以及患者對胃鏡室護理滿意度均顯著提高,且胃鏡室感染率顯著降低,其數據結果與對照組各項指標比較均具備明顯優勢,兩組之間的數據差異顯著,存在明顯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胃鏡室患者加強預防感染護理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胃鏡室護理質量,減少胃鏡室感染現象發生,使胃鏡室護理水平得到患者的認可及滿意。
【關鍵詞】胃鏡室;護理管理措施;預防感染;效果分析
胃鏡檢查是臨床疾病診斷治療過程中應用率較高的檢測方式,但在臨床應用過程中由于患者個人因素及胃鏡室管理因素等,極易導致感染事件發生,因此給患者及工作人員的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所以,應加強胃鏡室護理管理質量,提高胃鏡室各項設備及環節的衛生消毒處理,并要提高工作人員預防感染意識,才能最大限度減少胃鏡室感染現象發生。為此,本文便詳細分析了預防胃鏡室感染的護理管理措施,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間我院胃鏡室收治的患者45例,將其定為觀察組,同時選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間我院胃鏡室收治的患者45例,將其定為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中包括男23例、女22例,年齡18-68歲,平均年齡(43.0±2.3)歲;對照組患者中包括男24例、女21例,年齡18-69歲,平均年齡(43.5±2.4)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差異較小,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依照胃鏡室管理標準給予患者進行護理,配合胃鏡醫師積極完成各項檢查及診療環節;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強了預防感染護理管理措施,對以往胃鏡室所存在的易感染因素進行詳細分析,制定出針對性的改進預防管理方案,經反復研究領導核實批準后開始實施。實施內容:①首先建立護理管理小組,小組成員由科主任、高年資護士長及胃鏡室護理人員組成,定期對小組成員進行培訓,提高胃鏡室護理人員對相關感染知識的掌握度,加強對胃鏡室護理人員的綜合護理能力;并要加強胃鏡室管理制度,定期對胃鏡室各項器械及用品進行消毒處理[1]。②合理規劃胃鏡室:詳細劃分胃鏡室中的清洗、消毒、診斷及治療等各項環節,真正做到各環節分工明確及獨立性,從而確保胃鏡室衛生消毒及各器械管理等護理管理質量[2]。③加強對護理人員個人衛生及儀容儀表管理,護理人員及相關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守胃鏡室相關標準,在工作過程中準確佩戴防護眼鏡、手套及口罩等相關防護品,最大限度減少胃鏡室感染發生。④加強胃鏡室消毒處理,護理人員要嚴格按照消毒標準定期進行儀器設備的消毒處理,并要做好自身手部衛生清潔處理,確保在每日下班前完成各項消毒處理。⑤對每日工作進行詳細記錄,制定成工作記錄表,由小組組長對每日工作進行審核檢查,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并給予糾正;同時每月定期進行工作匯總,將當月所出現的各項護理管理問題進行總結分析,重新改正護理管理方案,以確保胃鏡室護理管理質量[3]。
1.3 觀察標準
記錄對比兩組護理管理質量、胃鏡室感染率及患者對胃鏡室護理滿意度;由醫院相關領導及科室領導對兩組胃鏡室(環境、消毒、護理人員的穿著、日常工作登記)等多項管理指標的達標情況進行評分,每項指標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則表明各項指標完成越好。并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評分對比兩組患者對胃鏡室護理滿意度,總分值為10分,分數越高則證明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描述和t檢驗,計數資料=n(%)描述和x?檢驗,兩組數據差異在統計學上顯著,P<0.05。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管理質量及滿意度評分對比詳情
評分結果顯示,同對照組護理管理質量及護理滿意度評分指標數據比較,觀察組各項指標顯著提高,兩組之間的數據已存在明顯差異(P<0.05),詳情見表1闡述。
2.2 兩組計數數據對比
記錄結果顯示,觀察組胃鏡室總感染率為8.9%,其各項指標結果與對照組胃鏡室總感染率的24.4%相比明顯降低,兩組之間數據對比差異較大,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詳見表2。
3 討論
胃鏡檢查在臨床上的應用率較高,通過胃鏡檢查可及時幫助患者診斷治療胃部疾病。但在臨床應用過程中發現,由于使用胃鏡時,工作人員無法避免與病人的腸道液體及血液進行接觸,若衛生處理不當,極易發生交叉感染現象,因此使工作人員的健康安全受到威脅;同時由于工作人員日常衛生消毒處理不當,也極易導致患者出現病毒性感染、呼吸道感染及損傷性感情況,因此增加了患者的疾病治療難度。由此可見,加強對胃鏡室護理管理質量,提高護理水平,確保胃鏡室各項環節衛生消毒達標,是減少胃鏡室感染現象發生的關鍵[4]。因此,在本文研究中,對胃鏡室采取了針對性的護理管理措施,并將其與管理實施前各項指標進行了對比。結果顯示,同未采取護理管理措施前的對照組各項指標比較,通過加強預防感染護理管理措施后的觀察組胃鏡室環境管理、消毒管理、護理人員穿著管理、工作記錄管理及患者對護理滿意度等評分均顯著提高,且胃鏡室感染發生率也顯著降低[5]。之所以實施護理管理措施后能夠取得較好的臨床應用效果,主要是通過對胃鏡室以往存在的感染因素進行分析后,制定出針對性的改正方案;在護理管理過程中通過建立護理小組,并對小組成員進行了有效的護理培訓,從而提高胃鏡室護理人員對相關感染知識的掌握度及綜合護理能力;并通過加強對胃鏡室中的清洗、消毒、診斷及治療等各項環節的詳細劃分管理,最終確保了各環節的護理質量[6];并通過加強對護理人員個人衛生及儀容儀表管理,從而確保了工作人員能夠嚴格遵守胃鏡室相關標準,做好自身防護措施,減少交叉感染現象發生。在加強胃鏡室消毒處理及監督管理后,確保在每日下班前完成各項消毒處理;同時通過定期對護理管理工作進行總結分析,及時糾正了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最終使胃鏡室護理管理質量得到良好提高,從而確保了胃鏡室工作人員及患者的人身安全,大大降低了胃鏡室感染現象發生[7]。
綜上所述,加強對胃鏡室護理質量管理,對提高胃鏡室護理質量、工作人員對感染的重視度及預防胃鏡室感染現象發生起到了重要性作用。但本文分析數據依然有限,還望臨床相關學者能夠在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討論,為確保臨床胃鏡室工作人員及患者檢查安全性,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可參考數據。
(通訊作者:熊芳)
參考文獻
[1]宋朝霞,熊燕.預防胃鏡室感染的護理管理措施[J].醫療裝備,2018,25(1):172-173.
[2]張春燕.標準化護理管理對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8,43(09):131-133.
[3]焦陽.護理管理安全預防在胃腸鏡室醫院感染中的應用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8(55):214+216.
[4]馬衛平,來宇旭,李悅.標準化護理在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v.3(13):154-155.
[5]石萌.規范化流程管理在消化內鏡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04):24-25.
[6]陳素玲,李艷梅,肖麗英.系統化護理應用于無痛胃鏡檢查中的效果分析[J].現代醫用影像學,2019,28(01):202-203+221.
[7]葉衛紅,王一茜,張云琴.護理風險管理在內鏡室感染控制中的應用研究[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12(10):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