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目的:對細節化護理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應用進行分析研究。方法:從入住我院的神經外科患者中選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患者做為研究對象,其中選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45例做為對照組,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45例做為觀察組。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性護理,對觀察組患者給予細節化護理,針對兩組患者不同護理方式的護理效果、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分析。結果:對照組患者壓瘡發生率為11.11%、感染發生率為11.11 %;觀察組患者壓瘡發生率為2.22%、感染發生率為 2.22%;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80%,觀察組患者為95.56%,兩組比較(P<0.05)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神經外科患者采取細節化護理,能有效降低感染發生率和壓瘡的發生率,提升護理服務質量,從而獲得患者及其家屬較高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普及、應用。
【關鍵詞】細節化護理;神經外科;不良反應;滿意度
神經外科疾病主要是指因外傷所造成的腦部、脊髓等神經系統方面的疾病[1]。該病普遍發病急、變化快、病情嚴重、對患者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必須及時進行救治,并提供良好的護理服務。因為護理質量的好壞關系到神經外科疾病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其預后,所以護理過程不能出現差錯,稍有出錯就會帶來嚴重后果,引發醫患糾紛。因而,對神經外科疾病患者做好細節化護理作用重大。本次研究中在神經外科護理中應用細節化護理,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神經外科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選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45例做為對照組,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45例做為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男27例、女18例,年齡25~76歲,平均年齡(48.23±5.37)歲;觀察組患者男26例,女19例,年齡26~75歲,平均年齡(49.15±5.72)歲。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進行比較,(P>0.05)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患者
對45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如生命體征指標的各項監測、病情的觀察,病情異常時的緊急處理等。
1.2.2 觀察組患者
對45例觀察組患者在實施常規護理方式的基礎上進行細節化護理,如下:
(1)注重護理過程中的細節;
(2)對手術患者的細節化護理(包括術前護理、術中護理、術后護理);
(3)護理記錄的完整全面;
(4)嚴防患者發生院內感染。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感染發生率、壓瘡感染率、護理滿意度等指標進行評分;
用本院自制表格進行調查問卷,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評分,包括護理態度、護理措施、護理服務、投訴率等。滿分是100分、85~100分為滿意、65~84分為較滿意、0~64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用SPSS20.0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X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兩組患者感染發生率、壓瘡感染率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壓瘡發生率為11.11%,感染發生率為11.11%;觀察組患者壓瘡發生率為2.22%,感染發生率為2.22%,兩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包括護理態度、護理措施、護理服務等。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0%(9例不滿意、17例較滿意、19例滿意);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56%(2例不滿意、15例較滿意、28例滿意),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神經外科疾病患者的護理工作在醫院護理工作中屬于護理難度較高的,這就要求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嚴格遵守細節化護理的操作規程,加強風險防范意識,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對患者生理、心理進行全方位的細致護理,以提高護理質量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避免醫患糾紛的發生[2]。護理人員如何不斷提升服務質量進一步做好護理工作呢?可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
3.1 制定護理操作規范流程和制度
護理操作流程是護理人員工作的參考標準和依據,能有效規范其護理工作。醫院應定期組織對護理人員進行理論和實際操作的相關知識培訓,讓其明確護理工作的全部內容、護理方法、護理要點等,嚴格按照操作規范流程來實施。同時,還要嚴格執行相應的規章制度,如交接班制度、護理記錄制度等,不能出現記錄不全、記錄未及時更新等錯誤,確保護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3.2 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護理人員應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因為一旦在護理過程中出現細微差錯,稍有不慎就會給患者帶來嚴重后果,引發醫患糾紛。因而護理人員首先要明確自身的責任,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學會換位思考,將患者的康復當作工作中的第一任務。其次,護理人員要全面掌握科學的護理方法和護理技巧,用專業的護理方法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盡量減輕患者痛苦。最后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心理干預和輔導,消除患者不良情緒,平時加強和患者的溝通交流,以便及時發現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不合理因素,從而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給予解決。
3.3 護理人員應增強風險意識
醫院在對護理人員進行定期培識訓的過程中應加強對其護理風險意識的培訓,重視護理工作中的細節,將細節護理滲透到護理工作中的每一環節。要有高度的風險意識,準確預估工作中存在的風險以便提前加以預防,將護理風險降至最低[3]。
3.4 護理人員應具備細節化護理能力
護理人員應具備細節化護理能力,定期檢查護理工作,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分析、及時改進、及時解決。同時,醫院應邀請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經驗的分享,舉辦相關知識講座,開展相應活動,以給護理人員科學的指導,掌握科學的護理方法,提高護理人員觀察病情的能力,實現細節化護理能力的不斷提高[4]。
3.5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護理人員應和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增強患者對風險的認知度,同時護理人員自身也要積累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為患者提供全方位、高質量、高水準的護理服務,提高患者滿意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壓瘡發生率為11.11%,感染發生率為11.11%;觀察組患者壓瘡發生率為2.22%,感染發生率為2.22%;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5.56%,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0%,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對在神經外科疾病患者的護理采取細節化護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發生率和壓瘡的感染率,獲得患者及其家屬較高的滿意度的同時,還能有效提高護理服務的整體質量,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宋香茹.細節化護理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及對策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3):183-185.
[2]代春英,陳莉.細節化護理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應用及策略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30):184-185.
[3]欒艷.細節化護理管理干預在神經外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8):139-140.
[4]王燕,唐緒容.細節護理在神經外科手術感染預防中的應用體會[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5):799-799.
作者簡介
薄遵榮(1969-),女,山東省東營市人。大學本科學歷。現為東營市利津縣第二人民醫院外科主管護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