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娜

摘 ?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被逐漸運用到課堂教學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翻轉課堂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體現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理念,為高職基礎英語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翻轉課堂能否在課堂教學中成功實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通過分析了學生、教師和教學環境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以期為翻轉課堂的在高職基礎英語教學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 ?翻轉課堂 ?高職基礎英語
中圖分類號:H319.3;G434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9(a)-0186-03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gradually applied to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 flipping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came into being. The flipping classroom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embodying the learner-centered teaching philosophy and injecting new vitality into the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However, whether the flipping classroom can be successfully implemented in classroom teaching i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students, teachers and teaching environment on the flipping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ogy; Flipping classroom;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信息時代,隨著多媒體技術和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教學模式遠遠不能滿足新時代大學生的需求,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為英語教學改革帶來契機,“翻轉課堂”教學理念逐漸出現在很多高等教育的課堂實踐中。
1 ?翻轉課堂特點
“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教學理念最早起源于美國,又稱為反轉課堂(inverted class),指在信息化環境中,授課教師根據授課內容,將單元重點、難點融合起來創建教學視頻或其他教學資源,課前通過網絡平臺上傳給學生,課堂上教師進行答疑,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和練習。翻轉課堂實質是一種線上線下結合的混合式的教學方式,與傳統的課堂相比,翻轉課堂具有以下特點。
1.1 教師、學生角色改變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中心,學習的主導者,教師掌控課堂進度,學生學什么,怎么學,完全取決于老師,學生只需要帶上書本,安靜的坐在教室里聽教師講授,記錄教師所講內容,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顯得消極、被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是課堂的中心,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指導者和幫助者,學生可以決定課前學習的進度,學習內容的深淺,課堂上學生依據自己對課前知識的學習掌握情況,提出自己對相關知識點的個人看法和見解,通過小組交流、展示活動和教師課堂答疑,鞏固深化所學知識。翻轉課堂尊重學生的學習自主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是對 “學生中心主義”的一次真正實踐,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是積極、主動的。
1.2 教學流程改變
借助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翻轉課堂改變了傳統課堂學習流程,它將傳統課堂上教師傳授的新知識以PPT、Word、微視頻、MOOC等的形式放置在網絡學習平臺,學生在學前任務單的引導下自主學習。課堂上教師不再以講授知識點為中心,而是組織學生運用課前所學知識完成小組活動,針對學生遇到的普遍性問題進行答疑。課后,教師通過布置個人作業和小組作業,讓學生通過運用課前自學階段、課中活動階段所習得的知識、技能、方法等,去完成或解決特定的問題,完成知識的內化的過程,并針對學生完成作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虛擬社區進行針對性的答疑解惑。
1.3 教學評價方式改變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學評價主要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過程性評價為主,終結性評價為輔。終結性評價主要指學生期中和期末筆試成績,過程性評價體系設計圍繞課前學習、課堂展示和課后鞏固三個環節。課前學習包括網絡學習記錄、課前任務單完成情況,課前測驗三部分,課堂活動包括小組討論,小組展示,課堂提問三部分,課后鞏固指 形成性評價側重考查學生的自主學習、協作探究、小組合作能力,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課前學習和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 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 ?調查背景及結果分析
隨著翻轉課堂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普及,為深入考察翻轉課堂在高職基礎英語教學中的成效,筆者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質基礎英語教學中實施的成效及影響因素”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調查研究,研究對象是武漢職業技術學院通信技術專業2018級通信專業一至四班,其中通信18301和18302學生生源來來自普通高中,通信18303和18304學生生源來自職業高中,每個班學生人數40名左右,共163名學生,其中普通高中學生83人,職高生80人,4個班的基礎英語課程分別有兩名老師擔任,每位老師分別帶一個高職班和一個中職班,學生課內外均具備移動學習的基本條件。問卷發放163份,回收163份,。問卷題項主要涉及學生的學習態度、自主學習能力、學習效果和教師對翻轉課堂成效的影響4大維度,調查結果以班級為單位分別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同樣是普高生源的18301和18302,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似,但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差別較大,中職生源的18303和18304,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明顯較弱,和高職生相比,學習成效較低。
3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影響因素
作為一種信息技術快速發展背景下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具有許多傳統課堂無法比擬的優勢,但翻轉課堂并非具普適性,翻轉課堂效果受到很多因素影響。
3.1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影響
翻轉課堂并非具有普適性,翻轉課堂的使用效果與學生的英語基礎、心智水平和自主學習能力緊密相關,如果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弱,心智水平不夠成熟,自主學習能力欠缺,他們無法勝任課前學習任務,部分學生要么不做,要么照抄其他學生的作業或借助網絡搜索作業答案,無法達到課前學習目標,從而導致很多課堂活動無法有效開展,學生課堂參與度低。
3.2 教師專業素養和信息化素養的影響
一種新的教學模式能否有效地運用到教學中,教師發揮著關鍵作用。教師的專業素養直接決定翻轉課堂實施成效,在轉課堂要求教師除了熟練掌握課程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教學的重難點、準確判斷學生的認知水平之外,還要求教師能夠駕馭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實現角色轉換,有效優化各種教學資源,組織課堂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小組活動,使學生從學習被動者轉化為學習主動者。翻轉課堂是基于信息化發展應運而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直接決定翻轉課堂能否成功開展。在翻轉課堂中,一方面,教師要能夠熟練開發制作教學資源,熟練制作微視頻,另一方面,教師還能夠熟練使用多媒體設施、熟練應用多種網絡學習平臺和虛擬社交平臺。
但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教學任務繁重,缺少培訓進修的機會與時間,造成其教學水平停滯不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難以轉型。多數教師仍以傳統的課堂講授為主,線上教學與線下學習無法形成有效統一,造成翻轉課堂徒有其形,而無其實。
3.3 教學環境及學習環境的影響
翻轉課堂的實施還受制于班級規模的大小,翻轉課堂起于實施小班教學的美國,學生人數一般在25人左右,高職院校除英語專業外,每個教學班的學生人數一般在40人左右,教師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比較困難,此外高職院校的教室大部分是桌椅固定的傳統教室,學生分組活動局限性較大,教師和學生間的互動也受限制。翻轉課堂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學生無論是課前觀看微視頻,檢測自學效果還是上傳課后作業、小組活動視頻都需要相應的學習終端設備和一定的軟件平臺,信息技術的配套需要全面跟進。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配套的終端設備和網絡平臺不能滿足教學需求,大量用戶同時上線很容易造成網絡擁堵甚至系統癱瘓,學習平臺和虛擬社區無法正常使用,阻礙甚至打擊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自主性。
4 ?結語
在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過程中,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不斷創新,基于信息技術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在移動學習理論基礎上提出的新型教學模式,該模式順應信息時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愛好,能夠滿足大數據時代對教育提出的三大要求。然而翻轉課堂能否成功實施受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信息素養及教學環境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怎樣解決、協調各要素之間的關系,避免翻轉課堂流于形式,為數字化教學改革提供一些思考。
參考文獻
[1] 葛珊.基于手機APP的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8(8):107-109.
[2] 徐艷梅,李曉東.基于電子學檔的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研究[J].中國外語,2014(5):81-87.
[3] 張葦,陶友蘭.基于SPOC英語專業翻譯課程的翻轉課堂教學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7(4):27-32.
[4] 張琪,章穎華.情境感知的科技文獻協同推薦方法研究[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2(2):10-15.
[5] 吳媛.基于“互聯網+教育”技術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6(22):93-96.
[6] 駱北剛,朱瓊碧.翻轉課堂下的教師職業分化、教學困境及其對策[J].教學與管理,2018(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