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進益 何文全 陸紅日 陳 凱
浙江省臺州市中醫院 浙江 臺州 318000
筆者采用關節鏡結合活血止痛湯治療膝關節半月板損傷患者25例,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1.1 納入標準:①符合半月板損傷西醫診斷標準及中醫診斷標準氣滯血瘀型辨證的患者;②半月板損傷MRI分級為Ⅲ級,需手術治療者;③膝關節力線無改變,軟骨面無損傷;④年齡段選擇在25~50歲;⑤治療過程能夠積極配合。
1.2 排除標準:①不符合納入標準及診斷標準;②合并有心腦血管等影響生命的疾病,無法耐受手術者;③存在代謝性骨疾病等不適宜行關節鏡手術的患者;④依從性差,無法按時服用中藥,或者對中藥過敏;⑤有精神病的患者;⑥合并骨關節炎者。
1.3 一般資料:選擇在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期間我院收治的50例半月板損傷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采用隨機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5例。對照組中男11例,女14例;年齡26~50歲,平均35.5±6.3歲;左膝17例,右膝8例。觀察組中男13例,女12例;年齡28~48歲,平均37.8±5.5歲;左膝10例,右膝1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兩組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采用了關節鏡下半月板成形術,所有病人手術均由一位有20多年工作經驗的主任醫師主刀完成,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給予常規補液治療,觀察組患者加用活血止痛湯治療。活血止痛湯的組成:當歸、蘇木末、落得打各6g,川芎2g,紅花1.5g,乳香、沒藥、三七、炒赤芍藥、陳皮各3g,紫荊藤、地鱉蟲各9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共治療2周。
3.1 療效判定標準: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進行疼痛評分:無痛0分,有點痛2分,輕微疼痛4分,疼痛明顯6分,疼痛嚴重8分,劇烈疼痛10分。進行Lysholm膝關節功能評分[1]。同時根據Lysholm評分判斷臨床療效:Lysholm評分≥90分為優;70~90分為良;≤70分為差。
3.2 兩組VAS疼痛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VAS疼痛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VAS疼痛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術后2周2.678±0.478*3.956±0.768例數25 25術前7.654±0.785 7.452±0.832
3.3 兩組Lysholm評分及臨床療效比較:隨訪3個月,對兩組患者膝關節功能進行評分,觀察組為91.3±2.8分,對照組為80.6±2.6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與中醫學中“膝痹”的表現相類似,主要是氣滯血瘀引起,關節鏡術中、術后會使筋脈受損,產生大量離經之血,血聚集于脈中、肌膚腠理,不通則痛,應當按“瘀”論治,可取活血化瘀止痛的治療方法[2]。活血止痛湯中,當歸、三七、紅花功在補血活血,乳香、沒藥行氣止痛,赤芍藥、蘇木散瘀,川芎、陳皮行氣理氣,落得打活血消腫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本觀察過程中關節鏡微創手術術前無使用抗生素,術后僅出現1例切口輕度感染,經對癥處理后好轉,其余均無嚴重并發癥發生;術后Lysholm評分明顯提高,充分顯示關節鏡微創技術聯合中藥內服的有效性,可有效減少傳統手術的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