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怡
(周口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河南 周口 466000)
在舞蹈教學中舞蹈的訓練與舞蹈思維是有密切的關系的,而且學好舞蹈不僅僅是掌握好舞蹈的相關技巧,更多的是將其認知與表現能力進行綜合,使學生的舞蹈能力全面發展。另外在舞蹈的教學中要不斷的挖掘舞蹈思維,因為創新思維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解決各種問題,并且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提升舞蹈者的綜合能力[1]。
舞蹈與其他藝術相比更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并且它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內容。像是基本功的訓練為以后舞蹈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基本功中包括了一個舞蹈者的柔軟度、平衡能力、控制能力以及肢體力量等素質。舞蹈屬于人體藝術,并且也是構成人體科學的一部分。所以可以明顯的看出舞蹈技巧訓練和舞蹈的身心兩方面都有著巨大的關系。在舞蹈的領域中,一定要借助舞蹈思維觀念來指導學生進行舞蹈訓練,這樣可以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像是對于舞者的肢體訓練,那么作為舞蹈教師就要不斷的挖掘其潛力,選取有針對性的動作來調節學生的肢體協調以及平衡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發現學生想要展現出優美以及靈巧動作的最大潛力在哪;但是舞者的完美展現是需要將肢體訓練作為前提的,但是同時也要將其大腦思維與之協調,尤其是一些高難度的舞蹈動作,想要將其展現的完美又流暢,那么在訓練的時候,大腦必須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好每個動作,掌握力道。
思維和舞蹈感覺的訓練,這些都是基本功的組成部分,在舞蹈思維中感悟能力以及意識控制能力都是包含在內的,它和技巧有著一定相輔相成的關系。因為所謂的舞蹈訓練不單單是指身體肢體的訓練以及幫助學生掌握更高難度的技巧,更重要的就是鍛煉舞者的一種心理素質,使舞者能夠意識到舞者的感悟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技巧的提升而加強的,與此同時也使舞者對舞蹈藝術又有了新的認知[2]。
舞蹈技巧的提升過程也是舞者思維挖掘以及擴展的過程。舞者的思維能力是受到舞者技能約束的,同時這時候也需要教師調動學生積極性,擴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知識面。另外當面臨著舞蹈復雜訓練的時候,無論是教學者還是學習者都要以端正的態度以及科學的眼光去對待這個問題,使技巧由不熟練逐漸的變為熟練,將動作變得更加協調,將最完美的姿態進行展示。舞蹈技巧的提升缺少不了教師的幫助,然而作為合格的舞蹈教師必須有清晰的教學思路,通過靈活的方式進行教學,引發學生思考,從而加深舞者對舞蹈技能的掌握。
在進行舞蹈訓練的過程中,思維的創新形式是多元化的,并且它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它的思維模式主要是情感、形象以及靈感多方面思維的集合。在其中起到主導作用的就是形象思維,因為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形象思維是比較重要的,它在思維活動中總是以一個活躍的形象存在著,像是在舞蹈的教學過程中其實有很多的環節都是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傳達藝術的內涵,這樣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并且可以將情感進行相應的轉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意會能力以及由零散到匯集的聚集能力,因為這種能力的培養將會有效的成為一個舞蹈者的核心能力[3]。
舞蹈與其它的藝術相比,它所展現的是多元情感,并且是通過舞蹈者的肢體體現的,身為一個合格的舞蹈者不但要具備一定的身體素質,更是要有一定的智慧,另外舞蹈者只有將自己融入到舞蹈中,才能將舞蹈表現的淋漓盡致。一個完整的舞蹈作品是需要多項思維共同結合而成的,并且在整個舞蹈過程中,舞者是隨著音樂或情緒而變化著,表演才會十分順暢。與此同時還要訓練舞蹈者對整個舞臺的掌控能力,形成一個立體的思維模式,無論是針對舞臺整體美感、作品所展現出的內涵層次感,還是邏輯性思維等,都要將其進行統一,將舞蹈者以最完美的狀態展示出來。舞蹈者所展現出的情緒是各不相同的,思維更是具有一定的靈動性,像是在古典芭蕾中,舞蹈者所展示出的動作都是特別唯美。無論是音樂節拍還是舞蹈結構都具有一定的連貫和清晰性,即使在展示的過程中會出現某些環節較為模糊;但是在中國的很多舞蹈中邏輯特征、節奏動律都是以不同方式進行展現的,有的看起來雖然很隨意,但是你卻能夠從這個作品中領會到其內涵,而且舞蹈者也可以在這種節奏中從容應對,將其作品內在神態進行完整的展現。
總而言之,舞蹈的訓練和舞蹈思維是存在著一定相輔相成的關系的,在進行舞蹈訓練的同時也進行了思維的挖掘,如果想要展現出完美的狀態,那么必須將肢體動作與思維相融合,所以說如果想要提升一個舞者的技巧,那么必須要提升這個舞者的感悟與認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