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太原市文化藝術學校,山西 太原 030012)
民族舞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進行互動。教師不僅要教學生了解一定的舞蹈知識,掌握基本的舞蹈技能,還要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舞蹈技能完整地表演出來。學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一定的審美能力以及藝術鑒賞能力。但是,當前中專學校的舞蹈教學中,由于教師沒有分層次、分階段地進行教學,導致出現了諸多方面的問題。因此,要如何進行階段性地舞蹈教學,解決中專學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是需要我們重點研究的問題。
教師基礎階段的教學任務,是使學生了解基本的民族舞蹈知識,初步掌握舞蹈動作。這一階段的教學內容主要是教導學生民族舞的基本體態、元素動律以及舞蹈分解動作。民族舞蹈教學基礎階段是舞蹈教學中最為重要的階段。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基礎階段的學習將對民族舞風格的把控產生直接影響。這就考驗了教師的專業舞蹈素養、教學能力以及對教材的分析理解能力。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時間,要對教材上的相關知識進行篩選講解,也要進行舞蹈動作的示范,初步建立學生對民族舞蹈動作的認識。教師可采取適當地措施促進教學,如“重復動作練習”、“鼓勵學生模仿”等。
基礎階段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動作精準。教師的舞蹈動作是否規范決定著學生對舞蹈的學習情況。其二,語言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語言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舞蹈動作。其三,動作練習方式多元化。單一的動作練習方式容易使學生疲勞,進而失去舞蹈動作學習的興趣。其四,積極評價。教師的正面評價能夠促進學生進行舞蹈學習。
鞏固階段的教學任務,是練習與鞏固基礎階段所學的體態以及元素動律,使學生能夠精準把控舞蹈動作。這一階段的教學內容主要是教導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體態、元素動律,由單一的舞蹈動作向復雜的舞蹈片段過度。鞏固階段的教學將直接決定學生的舞蹈風格。學生通過重復練習,會逐漸適應舞蹈的過程。不僅增強了舞蹈動作的連貫性和穩定性,也會穩定提升樂感以及對節奏的把控能力。既加深了對舞蹈知識的理解,也鞏固了對舞蹈動作的學習。
鞏固階段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其一,回顧舞蹈知識與動作。在鞏固階段,舞蹈知識、舞蹈動作的復習也很重要。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具體表現情況選擇重點講解的內容。對一些相對較難的舞蹈動作進行分解式教學,直到學生能夠完整地展現出來。其二,積極指導。當學生舞蹈動作出現錯誤時,教師要以積極的態度指導學生。通過分析、總結導致學生出錯的因素,找到問題的所在,進而“對癥下藥”,達到鞏固學生舞蹈基礎的目的。其三,鼓勵提問。鞏固階段是教師解決學生學習舞蹈過程中的問題的重要時期。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鞏固階段的教學目標,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提問,探索并思考自己的不足之處。然后通過不斷地改進與練習,形成對舞蹈動作的肌肉記憶。
提升階段的教學任務是基于對基本體態、元素動律以及復雜舞蹈短句的掌握,實現從臺下練習到臺上表演的轉變。這一階段的教學任務不再是基礎知識以及舞蹈動作的教學,而是對舞蹈動作進行組合式創新。民族舞蹈最終是要從臺下走上臺上的,因此提升階段至關重要。在提升階段,學生能夠將復雜的舞蹈演繹出來。而且,舞蹈的連貫性、樂感以及對節奏的把控也逐漸接近于完美。
提升階段教師應當注意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保持學生主體性。教師應當進行啟發式或者引導式的教學。如向學生講解一些有關民族舞的發展歷史,以及一些民族服飾的特點,還有一些民族文化,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其二,融入“情感教育”,使學生能夠真正地熱愛民族舞。民族舞中包含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有利于學生把握民族舞蹈的特征,進而對舞蹈動作進行創新。其三,借助現代科技手段教學。提升階段是學生提升舞蹈素養的重要階段。教師要借助現代科技手段,運用一些影像資料擴充學生的民族舞知識,并對其中的舞蹈動作進行分解式教學,使學生能夠了解當前民族舞的發展情況,從而提高學生的舞蹈素養。
綜上所述,民族舞教學對保留我國民間傳統文化有著重要作用。中專學校要改善民族舞教學,必須深入了解民族舞的特點,結合教材科學合理的安排教學內容。首先,要從基礎的舞蹈知識以及舞蹈動作開始。其次,要對學生進行舞蹈動作鞏固訓練,使學生能夠將簡單的動作串聯到一起。最后,逐漸加深舞蹈動作的難度,提高學生的舞蹈能力。只有由易到難的層層遞進,最終才能夠達到教學目標,才能夠對保留我國民間傳統文化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