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麗
(安徽省寧國市東津小學 安徽 寧國 242300)
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單元的主題跟學生一起分析,結合學生自己的理解進行寫作,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理解和表達能力,同時通過認真的觀察和想象體會大自然的美好。
(一)、通過寫景物的文章,讓學生找出景物描寫的方法。《觀潮》、《雅魯藏布大峽谷》、《火燒云》這三篇文章中第一個是描繪錢塘江大潮的壯麗景觀,通過對錢塘江大潮潮漲潮落時的洶涌澎湃的描述,來將學生帶入場景,讓學生盡情體驗錢塘江大潮的神奇。第二篇是對世界上最長最深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描述介紹,通過對該峽谷的周圍景觀、峽谷長度深度的全面描述,讓學生們對雅魯藏布大峽谷形成一個統泛的認識。第三篇是對自然景觀中的火燒云進行形象的描繪,通過對火燒云顏色的變化、形狀的變化,成功帶領學生遨游于火燒云之上,進行暢游。通過對這三篇文章的學習,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每篇文章的特點和具體描繪的景物,讓學生轉換角色成為小小旅行家,帶領大家去旅游,通過制作視頻的方式將景象呈現出來,讓學生有真實的畫面感。觀看過后在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出觀后感,每一篇文章用兩三句話表達出來,讓學生在大家面前朗誦一起分享自己的文章,通過互相交流學習的方式,找出錯誤改正學習。
(二)、到戶外大自然中觀察自然景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力。《爬山虎的腳》、《蟋蟀的住宅》這些都是描繪大自然中的景象,走進自然走進生活,讓學生自己去感知,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因為它包羅萬象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教師可以帶學生去公園去學習,在那里讓學生自己去觀察,去發現大自然的秘密,回到課堂之后將自己看到的景象寫出來,向全其他學生介紹自己觀后感。這樣親近自然的練習方式,即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觀察力和表達力[1]。
(三)、主題詩歌欣賞,感知文學的魅力。《題西林壁》、《游山西村》、《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都屬于送別詩,古代的文人墨客都是寄情山水間,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離愁別緒。在學習這個的時候,可以將他它們按照抒發的情感進行分類,做成主題欣賞,可以找一些送別類的歌曲,視頻給學生看,讓他們體會那種分別時的心情,感知詩歌表達的含義。在這之后可以讓學生給自己的朋友寫一封信,這個朋友可以是自己已經分開的小伙伴,還可以是自己曾經養過的動物或是植物,通過寫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這種由淺入深的學習方式可以培養學生準確表達內心情感的能力。
(一)、這種主題單元的小練筆,可以隨時的進行,不用特別在意形式。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在每篇文章學習過后,就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空白處,對本文或是本段文字進行一個小練筆,可以寫出自己的看法,可以寫出自己的想象,還可以進行一下內容補充。例如:在《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寫出自己的看法、理想,感知祖國的力量,樹立正確的目標為此而付出努力。從細節中進行練習不流于形式,每一次空白處的小練筆都是學生成長的印記。


(二)、利用教材中的內容進行延伸,寫出自己的作品。例如:在學習《白鵝》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讓學生觀看很多動物的視頻,讓學生通過觀察學習動物品質,羊有跪乳之恩,牛有舔犢之情這些動物間的品質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傳達出這些優良的品質,讓學生在學習過后寫出一些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人和事,通過這樣的練習,可以提升學生道德品質還可以培養他們的性情[2]。
(一)、在每個單元學習過后總結一個主題,可以通過觀看影片對其進行進一步學習,并圍繞這個主題進行討論,讓學生自主思考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然后寫成文章和大家共同學習交流,這樣可以整合學生的思維,讓他們懂得整理思考將所看用文字表達出來。
(二)、對以往學習過的東西進行總結。通過對幾個單元學習過后,可以指定一個總結,將以前同類型的都重新整理形成一個模塊再次系統的分析一下,定一個主題圍繞這個內容加入其他延伸出來的知識,根據這些新內容寫出文章。這樣再次回顧聯系之后,學習的內容再次整合有利于記憶,還能對以前的不足進行補充說明。
(三)、在特定的日子找出曾經學過與之有關的文章,進行學習。例如:在九月九重陽節這個日子就可以找出敬老愛老的文章,學生和教師一起學習關于老人的話題,學習中國傳統的美德,將自己身邊的故事寫下來分享給大家。
通過單元主題和小練筆之間的結合,讓學生走進生活走進自然,有更多學習和選擇的機會,開闊思路感知來自心靈深處的情感變化。通過寫作的方式記錄曾經發生的事情,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隨時將自己的所想所感記錄下來,成為自己成長中美好的記憶。用這種小練筆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一個交流學習的平臺,彼此間的學習分享,可以輕松自在的表達出自己感情。可以豐富思維模式,培養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