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 煜 孫雨晴 張 鵬
(1.黑龍江工程學院 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50;2.中國石油運輸有限公司黑龍江分公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0)
不可否認的是:交通行業是我國目前最大的空氣污染源,更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石油的不斷消耗、機動車保有量的劇增,都是產生以上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城市限行、發展公共交通,開發新能源汽車等舉措都是我國對發展低碳交通的探索和舉措。隨之而來的出行私家車數量下降、公交優先實施等成果對于低碳交通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2]。
中國在 “十二五”、“十三五”規劃中都明確指出了城市建設和城市發展的導向。城市現階段由于不斷的擴張、城市人口的急劇增長,城市的運轉對機動車的依賴日益明顯。同時,顯而易見的是城市對于資源和環境的無限過度消耗,低碳發展和低碳經濟對人顯得尤為重要。當然,政府的導向性作用在城市建設和交通發展乃至低碳交通的建設中具有建設性和指導性作用。對城市問題和環境問題,政府的責任更是義不容辭。目前,城市機動車大多采用汽油和柴油為能源運作。只有少量的新能源私家汽車及部分城市有軌電車和無軌電車是以電力驅動的[3-4]。相對比而言,電助力車的碳排放要明顯優于傳統石油車。下一階段,城市公交車將逐步用電動車及混合動力車替代傳統石油燃料汽車。
首先,城市交通碳排放量最高的是私家車。毫無疑問的是,由于人均機動車保有量急劇上升,導致私家車泛濫的情況不能從政策上根治,目前只能在部分路段限行緩解交通擁堵,在環境極度惡劣天氣實行單雙號限行,但私家車的碳排放量無法有效減少。出租計程車的碳排放量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巨頭。由于在運營期間,出租車的發動機基本一直保持工作狀態,所以單位車輛產生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將高達數十個普通私家車的產生量[5-6]。加之由于哈爾濱市的擁堵情況較為嚴重,怠速狀態下也會產生碳排放。因此,出租車高排放高污染和高消耗的問題是城市低碳交通的攔路石,更是城市擁堵和城市污染的主要來源,對計程車的管控和更新換代也顯得尤為重要。
公交車輛的落后和污染也是不可小覷的交通污染源之一。對于哈爾濱市而言,公交車輛服役時間長、線路不合理(諸如)導致的過度能源消耗已經讓交通碳排放趨于飽和,加上目前哈爾濱市財政收入不高、公交公司資金緊缺,購買新能源公交的數量極少,混合動力車也極為有限,導致市場上新型公交的投入量不多。此外,駕駛員技能低下導致的操作耗油量相對高于其他地區普通公交排放,所以產生的污染更加嚴重。
截至2017年底,哈爾濱市共有公路4532條,線網長度達24137km,其中,國道主干線公路1781km,省級公路806km,城市道路公交網密度達2.56km/km2。雖然公路里程較長,但道路寬度極為狹窄,甚至在很多繁華且人流量眾多的區域,僅僅只有雙向4車道。不得不說由于車道狹窄、基礎設施落后,導致城市擁堵進而使得單位車輛的每百公里耗油數過高,從而加劇了哈爾濱市的交通高碳排放和高污染。
綜上,為大力發展低碳交通,政府需要著手處理的是如何對現有車輛的減排和對新增車輛的控制。目前,由于新能源汽車的興起,雖已有一些私家車更新換代為混合動力及電力驅動車,但大多還是燃油車,無法在短時間內對私家車進行全面改造。政府最簡易的發展低碳交通的著手點依然是公交車。根據2015年的公交公司公開信息顯示:哈爾濱市的公交車輛保持在6000余臺,在這6000余臺車輛中,電動公交及混合動力公交車型僅占運營車輛的9.3%(見表1)。可見,公交車輛的低碳化和綠色化要比想象中的低很多,政府及公交相關企業也對相關政策的實施較為遲緩。

表1 哈爾濱市不同動力公交車構成
低碳交通是由于不斷地環境污染、全球氣候變暖而被相關學者提出的,一個近年來才新興的熱點詞匯。不僅是國外,國內也逐漸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交通的低碳和減排。在我國,已經在本世紀初就將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納入為考察及規劃發展指標。哈爾濱市也不例外,對于交通的減排和低碳,更是將之提上了工作日程[7]。
低碳,現在已經成為所有大中城市的環境治理及交通規劃的重要目標之一,更是將交通和城市大動脈的關系緊密結合的重要追求。2016年,哈爾濱市發展改革委員會就把建設低碳城市列入哈爾濱市發展目標。黑龍江省交通廳同期發布了《關于加快綠色循環低碳交通運輸發展的實施意見》。如何建立一個低碳社會、怎樣將交通發展成為低碳環保的新模式,是我們面臨的重大課題。細化到交通,交通運輸裝備的低碳化、交通運輸組織的低碳化、交通運輸操作的低碳化以及交通參與者的低碳化都是需要健全和完善的。
哈爾濱市“十三五”綜合交通發展規劃中,對低碳交通提出了非常明確的要求。由于哈爾濱地處中國東北,是中國連接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重要樞紐,更是我國東北地區的的重要交通樞紐。水陸空交通運輸方式齊全,更有太平國際機場等民航機場。此外,哈爾濱還吸引投資,增設共享單車,從而進一步減少了碳排放。
由于哈爾濱出租車輛的落后,燃燒化石能源勢必產生大量的環境污染及能源消耗。與沿海發達城市相比,很多城市已經將出租車投資更換為純電力驅動車。這樣帶來的環境效應和節能減排前景十分良好[8]。哈爾濱市已經很早就提出了相關意見,但目前由于政策缺失和執行力不夠,導致哈爾濱的機動車中,新能源汽車的比例并不大,大多是天然氣及石油車。假設一輛出租車每天耗油50升,哈爾濱10000輛化石能源出租車,則每天至少可以減少五十萬升汽油的消耗。在哈爾濱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162萬輛的今天,這已經可以為低碳交通貢獻一大部分能量了。
公交優先,實質上就是利用城市對于公交的一些優先策略進行客流吸引。有數據表明:公交車出行可以有效減少個人的碳足跡,減少城市的碳排放量。由于每輛公交車載客數約為30~40人,小型私家車為3~5人,而相應的能源消耗與小型車相差并不明顯,所以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是城市節能減排的一種有效策略,亦可以有效發展低碳交通[9-10]。
此外,由于公交車也可以有效減少交叉口的擁堵及人均延誤,加強公交優先亦可減少城市擁堵,降低擁堵產生的碳排放。因此,政府應該出臺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推進公交優先,比如優化交叉口信號、提供公交專用停車位、設置公交專用道、降低公交票價或提供優待政策,吸引客流,進而改變市民出行方式,以達到低碳交通的目的。
政府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公交車輛的升級改造上,購買電動力車輛,逐步淘汰高污染、高排放車輛,給予公交公司足夠的財政補貼以支持企業盡快完成公交車輛的升級換代。
公交車輛的升級,就是將傳統的燃油車輛更替為電動車,最為明顯的成果就是電動力車輛零排放,是目前最為清潔的可大面積商用的能源。并且加之城市的公交優先政策、公交的便捷性提升等,可以滿足人們的出行需要。
相關報告指出,哈爾濱市的道路設計承載車輛數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城市機動車輛,由此引發的交通擁堵甚至交通事故屢見不鮮。但想要改變現狀絕非一朝一夕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完善道路違法監控系統,利用法律法規規范交通參與者的行為,增強駕駛員的法制觀念,致力于減少由于交通違法產生的擁堵和延誤。通過管理部門的政策推進,不斷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有效利用。提升道路建設水平,拓寬城市道路,建立動態交通監控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