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芬,劉小紅,于明軍,姜祖光,朱明艷
1.河南省濮陽市油田總醫院腫瘤一科(濮陽 457001);2.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藥劑科(新鄉 4531000)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類型,占肺癌總數80%左右,居全球死亡率和發病率之首,具有發現難、惡性程度高、治療難度大、預后差等特點,經常反復發作,降低機體免疫力,且肺癌患者本身會出現胸悶、氣促、咳喘等呼吸道癥狀,隨時可能危及生命,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1-2]。此類患者發現時大多數已經處于晚期,一般不適用手術治療方式,化療是臨床治療非小細胞肺癌主要方法,目前多采用以鉑類為基礎的化療方案,可抑制癌細胞增殖,限制病灶擴散,延長患者生存期,但長期化療會損傷患者機體免疫細胞,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降低患者耐受性[3]。隨著祖國醫學不斷發展,中西醫結合方式在非小細胞肺癌應用越來越廣泛,且許多研究表明傳統中藥在改善肺小細胞肺癌患者癥狀降低化療毒副反應方面具有很好療效[4-6]。本研究采用清金化痰湯聯合化療方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106例,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經影像學、病理學檢查均確診為非小細胞肺癌;②患者無藥物禁忌癥;③1個月內未接受抗腫瘤治療者;④預計患者生存期超過3個月;⑤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且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者合并肺結核或患有心、肝、腎等嚴重器官性疾??;②有精神類疾病患者;③患者合并中度或重度肺部感染。根據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53例,男36例,女17例,年齡32~75歲,平均(67.59±8.43)歲,其中細胞癌27例,腺癌16例,腺鱗癌6例,其他4例;對照組53例,男38例,女15例,年齡35~78歲,平均(66.06±7.46)歲,其中細胞癌29例,腺癌14例,腺鱗癌8例,其他2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臨床癥狀等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GP(吉西他濱+順鉑)方案化療,于第1d和第8d給予吉西他濱( 國藥準字H20113371)1g/m2,第1~3天給予順鉑( 國藥準字H53021677)進行靜脈滴注,1個月為1療程,連續治療2個月。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清金化痰湯進行聯合治療,具體成分:麥門冬、貝母、橘紅、茯苓各9 g,桔梗6 g,黃芩、梔子各4.5 g,桑皮、知母、瓜蔞仁各3 g,甘草1.2 g。200 ml水煎服, 1劑/d,早晚兩次溫水服下,連續服用兩個月。
3 觀察指標 ①患者VEGF水平指標,主要包括VEGF-A、VEGF-B、VEGF-C;②免疫功能指標,主要為CD3+、CD4+、CD8+、CD4+/CD8+;③腫瘤標志物指標水平,主要為CEA、CA125、CYFRA21-1;④不良反應,主要包括惡心嘔吐、白細胞減少、肝功受損、血小板降低、便秘。
4 療效標準 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疾病進展(PD)、疾病穩定(SD)。CR:患者可見病灶消失,淋巴結短直徑減少至小于10 mm;PR:患者病灶直徑減少30%以上;PD:病灶直徑增加20%以上,且病灶直徑絕對值增加5 mm以上;SD:病灶直徑減少程度在PR和PD之間。有效率=CR+PR。
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0.0進行統計分析。VEGF水平、免疫功能、腫瘤標志物指標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颊咧委煰熜?、毒副反應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療效比較 見表1。經過治療,觀察組患者45例有效,有效率84.91%;對照組35例有效,有效率66.04%,兩組療效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VEGF水平變化情況 見表2。治療前,兩組患者VEGF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VEGF-A、VEGF-B、VEGF-C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降低程度較對照組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VEGF水平比較(pg/ml)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3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變化情況 見表3。治療前,兩組患者CD3+、CD4+、CD8+、CD4+/CD8+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CD3+、CD4+、CD4+/CD8+均降低,CD8+均升高,且觀察組升高降低程度較對照組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4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指標比較 見表4。治療前,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指標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CEA、CA125、CYFRA21-1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降低程度較對照組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5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見表5。觀察組患者出現惡心嘔吐、白細胞減少、肝功受損、血小板降低、便秘等不良反應例數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表4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腫瘤標志物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治療前比較,△P<0.05

表5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肺癌是臨床常見惡性腫瘤之一,5年生存率為8%~13%,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目前認為可能與生活環境、生活習慣、吸煙、免疫能力、職業等因素相關,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患者容易反復發生感染,預后較差[7]。
目前對于非小細胞肺癌尚無根治之法,化療是主要治療手段,可顯著緩解患者病情,延長患者生存時間[8]。CEA、CA125、CYFRA21-1等腫瘤標志物指標是目前用來評價化療及分子靶向治療療效常用指標,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特異性,腫瘤標志物指標水平的高低與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靶向治療的有效性呈正相關[9]。在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時,不僅會殺死機體腫瘤細胞,同時也會攻擊免疫細胞,降低機體免疫功能。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外周T細胞亞群CD3+、CD4+、CD8+、CD4+/CD8+發生變化,淋巴細胞轉化率下降,尤其對晚期遠處轉移患者更為明顯,表明對于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機體細胞免疫功能下降,從而導致全身免疫功能障礙,降低了抗癌能力[10-12]。吉西他濱是非小細胞肺癌化療常用一線藥物,可以抑制脫氧胞嘧啶脫氧酶減少細胞呢你代謝物的降解,具有自我增效的作用,可起到有效抑制腫瘤作用。順鉑屬于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具有較強的廣譜抗癌作用,可抑制癌癥細胞DNA復制,抑制RNA和蛋白質合成,損傷細胞結構。但化療方案存在一系列如白細胞減少、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故中西醫結合方式逐漸應用于臨床治療中[13]。
肺癌在中醫學中屬于“肺積”“息積”范疇,認為機體陰陽失調、氣血不調、正氣虛弱時,外邪入侵導致痰、濕、氣、淤、毒等博結日久,積漸而成[14-16]?!端貑枴罚骸半跞]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薄夺t宗必讀》記載“積之成者,正氣不足,而邪氣踞之?!笨梢姺畏e后可進一步阻滯氣機,熱毒傷陰,且化療過程中造成臟腑損傷,引起氣血受損,氣陰愈虧。故在中醫辨證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時,應以扶正和抗癌相結合的方式,遵循調整氣血、益氣養陰原則[17]。
清金化痰湯是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常用湯劑,具有清肺化痰的作用,可益氣扶正,化痰祛瘀,達到邪去正安的效果,方中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止咳;貝母有潤肺的功效;橘紅理氣寬中,燥濕化痰;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桑皮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瓜蔞仁清熱化痰、利氣寬胸、散結消癰;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療效優于對照組,表明清金化痰湯的加入提高了治療療效。觀察組VEGF水平降低程度較對照組明顯,表明清金化痰湯可調節患者VEGF水平。觀察組CD3+、CD4+、CD8+、CD4+/CD8+升高降低程度較對照組明顯,表明清金化痰湯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可調節CEA、CA125、CYFRA21-1水平,降低肺癌腫瘤嚴重程度。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例數少于對照組,表明清金化痰湯可降低患者毒副作用,此結果與張潔霞[18]等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