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雪婷
2018年成為諸多美國科技巨頭與政府監管抗衡的“大年”——美國科技網站“recode”23日報道稱,數據顯示,谷歌、亞馬遜和臉書在政府游說費方面創歷史新高,三家公司總花費約4800萬美元,比2017年上漲13%。這些大型科技公司,尤其是利用用戶數據作廣告收入的公司,正面臨美國政府不斷加強的監管力度。以臉書為例,由于在去年的“劍橋分析”丑聞中涉嫌出賣用戶數據隱私,該公司被美國聯邦商務委員會調查罰款。
據路透社23日報道,谷歌公司周二披露的文件中顯示,該公司2018年為抗衡美國政府多方面的監管,在游說費支出創下2120萬美元的新高,打破2012年1822萬美元的紀錄。亞馬遜公司2018年的政府游說費為1419萬美元,同樣創歷史新高。臉書公司周二在遞交給美國國會的文件中顯示,2018年該公司在游說方面花費1262萬美元,超過前一年的1151萬美元歷史最高紀錄。此外,2018年微軟公司在游說費方面花費為952萬美元,超過2017年的850萬美元,但低于2013年1050萬美元紀錄;蘋果公司花費為662萬美元,略低于2017年的715萬美元。目前幾家公司均未對該數據進行更多回應。
報道稱,為限制如谷歌、臉書和亞馬遜等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權力,美國立法者和監管機構近段時間著重于制定新政策和反壟斷規則。有金融專家分析,在美國及歐洲亞洲的一些地區,政府監管力度是技術投資者最看重的問題之一。
谷歌文件中表示,去年第四季度與監管機構主要討論的話題包括搜索技術、刑事司法改革和國際稅務改革。谷歌CEO桑達爾·皮查伊去年12月在美國眾議院作證時雖然表示支持美國保密立法的想法,但駁斥了政府對谷歌搜索引擎存在政治偏見、公司存在強制性競爭的指控。
臉書方面稱,去年和美國安保官員游說的新話題主要在“選舉誠信”等問題,該公司上交的文件中提到,他們持續與美國聯邦商務委員會進行游說,委員會一直針對公司的數據安全措施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