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金惠真
24日凌晨,韓國大法院(相當于我國最高法院)前院長梁承泰以涉嫌“濫用職權”等多項罪名被法院正式批捕,成為韓國憲政史上首位被批捕的法院系統前掌門人,韓國媒體稱“這是韓國司法部門71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恥辱”。
韓聯社24日稱,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當天以涉嫌“濫用職權、妨礙職權行使”等罪名批準逮捕大法院前院長梁承泰。過去7個月一直負責調查“二戰勞工索賠案等一系列司法操控案”的檢查小組認為,梁承泰涉嫌在任期間多次干預和介入司法程序,并在法官人事安排上未秉公處理,是整起“司法操控案”的主謀。他的違法行為包括:介入二戰勞工索賠案、背后違規調查法官并在人事安排上給予不公待遇、搜集和泄露憲法法院的機密情報、介入前統合進步黨解散訴訟案。報道稱,檢查小組自去年6月著手調查“司法操控案”以來,共3次傳喚調查梁承泰,其間掌握了大量有關梁承泰涉嫌犯罪的證據,并于本月18日以“職權濫用”“妨礙行使職權罪”“職務怠慢罪”等40多條罪名提請法院批捕梁承泰。
韓國《先驅經濟報》稱,檢方搜集到的3大核心證據讓法院決定有必要批捕梁承泰。其一是檢方在韓國最大律所金張律師事務所的辦公室內搜查到的“梁承泰與律師多次見面、就二戰韓國勞工索賠案進行磋商的文件”,文件內容顯示樸槿惠政府、司法部和金張律所(韓國勞工索賠案中,金張律所負責為被告日本企業辯護)圍繞二戰勞工索賠案進行緊密溝通,甚至是進行司法交易。其二是“李奎鎮手冊”,曾任首爾高等法院部長法官的李奎鎮,將梁承泰等多名時任上級的指示內容以及報告情況等都記錄在3本手冊中,內容顯示梁承泰多次介入和操控司法程序。最后是“法官黑名單”文件,內容顯示梁承泰直接干預一些法官的人事任命,對那些“黑名單”上的法官給予不公待遇。
“法院系統前任掌門人被批捕,是否促使司法部門的改革?”24日,韓聯社以此為題報道稱,以往大法院院長幾乎享有“帝王般的權力”,一人幾乎壟斷人事權等所有的司法行政權,不僅司法獨立性未能得到保障,就連法院內部的審判獨立性也未能有效落實。
這次梁承泰被爆與日本戰犯企業及其代理律所就勞工索賠案進行秘密溝通,繼而介入司法程序,讓世人看到大法院法官的判決獨立性被大法院院長擠占和侵犯,說明院長在司法部門幾乎是“一人獨大”。這一事件的曝光,有望推動司法部門的相關改革提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