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迎秋
不久前,馬云出席活動時稱,“90%的人在埋怨宏觀經濟,但是90%倒下去的企業跟宏觀經濟一點關系都沒有。”他的這番話引來了不小的爭論。
事實上,當前民營企業在生產經營、創造活力和成長發展方面確實遇到一些困難,即“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產生這些困難的成因,主要包括國際經濟環境變化使部分民營出口企業受到較大程度的影響;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后,民營企業遇到轉型升級帶來的沖擊和壓力等。因此,民營企業要求加大改革力度和進一步完善制度與政策環境,既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當前,為了更好促進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僅要求各級政府和部門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更加科學完善、更加優質高效的制度與政策環境,而且還要求各級政府和部門大力度鼓勵和引導民營企業苦練內功。從民營企業角度而言,盡管馬云所談“90%倒下去的企業跟宏觀經濟一點關系都沒有”的觀點存在片面性,但突出強調民營企業必須著力于練好內功,從推動民營經濟發展、讓民營經濟創造活力充分迸發和整個國民經濟長期持續健康發展角度看,都是值得重視和非常必要的。
苦練企業內功,使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民營企業創造活力充分迸發,民營企業家要帶頭轉變觀念。在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現階段,不僅要大力度鼓勵和引導更多家族企業從分散走向集中、從單干走向股份合作,而且要大力度鼓勵和引導更多民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提高企業生產經營能力和管理水平。
完善企業發展外部環境,使民營經濟創新源泉充分涌流,讓民營企業創造活力充分迸發,根本的一條是進一步完善經濟社會制度、政策和法治環境。
首先是真正做到和保證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旨在推動民營經濟和整個國民經濟穩定增長的各項政策措施的扎實落地,不留空當,以此切實有效地消除纏繞在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頭上的各種疑慮與擔憂。在收入分配上,既要堅持公平分配、避免收入差距過大,又要強調效率優先、避免重返大鍋飯;在資金融通上,一方面要堅持以風險抵押能力為基本前提,另一方面要強調以誠信和企業生產經營效率為重要依據;在政策實施上,既要堅持先試點后推廣基礎上的宏觀指導和引導,又要強調政出一門、政策協調,避免和防止政策掣肘甚至用行政管控代替市場決定。▲
(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