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文本分析法和量化分析法對高考英語全國丙卷的閱讀理解題進行分析得出,近三年來閱讀題多以人與社會為主題,以說明文為主,文章長度相當,難度有所降低,設問均以事實細節理解和推理判斷為主。因此,高中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意擴大學生閱讀量,增加計時訓練;重視整體語篇以及文體教學;增加閱讀技巧和解題技巧的訓練。
關鍵詞:全國丙卷;閱讀理解題;文本分析法;量化分析法;教學啟示
一、 引言
2016年教育部開始采用全國丙卷英語試題,而四川省于2017年開始采用全國英語丙卷進行高考選拔。四川省的教師和學生對于全國丙卷的題型數據和命題趨勢還較為陌生。“得閱讀者得天下”。閱讀理解題在高考全國卷中的分值是四十分,包含七選五。考生要取得較好的英語成績,必須減少在閱讀理解題的失分。本文通過對高考丙卷閱讀理解題的數據分析,為四川省的高中英語閱讀和語篇教學提出一些建議。
二、 試卷分析
本文通過文本分析法和量化分析法對2016~2018年高考英語全國丙卷的閱讀理解題進行分析。
(一) 文本分析法
通過文本分析法對閱讀理解文本的主題和體裁進行分析。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提出英語學科和考試既要具有工具性,還不能忽視人文性和時代性。語言學習的主題大致包括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高考閱讀理解題的文章來源廣泛,涵蓋了各類當代的英文原版雜志和報刊。通過上表可以看出,三年來的閱讀文章選材基本符合三個主題,其中人與自我3篇,人與自然2篇,人與社會7篇。選材更多地體現了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
通過表2可以看出,近三年來A篇文章均為應用文(共三篇),難度較低,考查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記敘文或夾敘夾議的文章一共三篇,占比較小,且純議論文沒有出現,難度較低。高考閱讀文章體裁以說明文為主,一共六篇,表示說明文文體值得教師和學生在日常訓練中多加分析和練習。
(二) 量化分析法
量化分析法主要分析閱讀理解題的語篇難度、長度、文本易讀性以及設問類型。
文本易讀性是指語篇易于閱讀和理解的程度,本文通過在英語語言測試領域使用較為廣泛的flesh reading ease公式對語法填空題的文本進行檢測,它按照百分制評定文本的分值,分值越高的文檔越容易理解(辜向東,關曉仙2003:39)。
通過數據分析對比三年的文章難度等級以及文章易讀性可以看出,高考英語全國丙卷的閱讀題難度逐年降低,文章易讀性系數增加。易讀性比例越高,得分率越高(趙紅霞,2010)。全國丙卷作為覆蓋云南、廣西、貴州、四川和西藏的全國卷,難度需要能夠恰當考查這些省市所有考生的能力。
縱觀近年的閱讀題文章總長度,三年的數據相差不大,閱讀速度也基本在每分鐘65個單詞左右。教師在日常閱讀訓練時最好采用計時聯系,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多預留回顧和檢查的時間。
從表5可以看出,三年來閱讀理解題的設問比例基本相同。考查最多的是理解事實細節題,平均占比46.5%。其次是推理判斷題,平均占比26.6%。而主旨大意題、詞語語義辨析以及觀點意圖推斷題基本每項在15個題中只有1~2個,平均占比8.7%。考生需要在掌握文章細節的基礎上,概括、分析、判斷和推理,最后整合文章大意和觀點。通過分析,全國丙卷對于基礎層面微技能的考查更多,而更高級的閱讀能力考查較少,總體難度偏低。
三、 教學啟示
(一) 擴大閱讀量,增加計時練習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對高中階段7~9級閱讀技巧提出的要求是能夠閱讀適合高中生的英語報紙、雜志;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25萬詞以上。克拉申二語習得理論認為語言學習要有足夠的輸入量,學習者要習得一個語言結構,單靠幾道練習,幾篇短文遠遠不夠,它需要連續多個小時的有內容有樂趣的廣泛閱讀,才能有效習得語言。現實中的教材內容難免滯后,而報紙雜志具有更強的時效性,內容主題也更豐富多彩,能了解英語國家的社會人文現象,因此,日常教學課外時間中學生應廣泛閱讀如《21世紀英語報》之類的高中讀物,或者教師可以選取難度略有挑戰但內容精彩的原版英文文章作為課外補充,如《經濟學人》或者《時代周刊》。教師需要注意在選取文章主題時,盡量貼近人與社會、人與自我和人與自然的三大主題,同時進行適當刪減和增加。其次,日常閱讀訓練需要嚴格計時,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準確性。
(二) 重視語篇文體教學
通過數據分析可以看出,高考全國丙卷的文章類型以說明文為主,輔以記敘文和應用文,教師應該首先讓學生明確了解文體區別及結構,通過不斷分析練習,鞏固內化。敘事類、描寫類的文本,常借助多種修辭手法和形象生動的語言來呈現內容;議論文一般作者都會通過主題句來表明自己的觀點態度,結構特征明顯。(王秋紅等,2015)記敘文主要關注五個關鍵信息的提取,即what, who, when, where, why, how。議論文的結構通常為總分結構,需要通過段落的主題句,快速找出話題、論點和論據。說明文是閱讀中占比較高的問題,它結構清晰,語言規范,說明文按照時間、空間、邏輯等順序展開,為了達到信息傳遞的效果往往會通過醒目的標題、小標題、圖表、配圖等輔助闡釋。(葉恩理等,2015)學生充分了解并且能夠熟練分析文體,快速判斷考題中的語篇結構,有助于文章大意的總結和作者態度的判斷,在考試中才能游刃有余,高效解題。
(三) 閱讀技巧和解題技巧
日常教學中,指導學生掌握以下閱讀技巧,如預測,在閱讀標題或小標題后預測文本內容;略讀,迅速瀏覽全文,抓住大意和主題句,明確作者態度和意圖;尋讀,快速查找某一相關信息,一目十行,不相關的內容快速略過。
同時,學生還需要掌握一定的閱讀理解題解題技巧。首先,通過上文分析可知,高考閱讀理解題的設項主要集中于事實細節題和判斷推理題。事實細節題需要考生快速找出文中對應細節,屬于基礎層次的閱讀。推理判斷題對于考生來說難度較大,常用infer, suggest, indicate, imply等詞提問,選項模棱兩可,其中干擾項有五大特征,即張冠李戴、無中生有、文不對題、時空穿越和信息收縮(康靜2017)。考生需要熟知設錯的規則,從原文提取正確信息,不能憑空想象,有效避免陷阱。其次,掌握閱讀理解題解題步驟。先讀題,快速勾畫關鍵詞;帶著關鍵詞速讀文章,定位相關信息,并下劃線;仔細分析,確定答案;回顧畫線部分,檢查答案。
四、 總結語
高考英語全國丙卷閱讀理解題難度適中,主題豐富,體裁以說明文為主,同時也考查應用文和議論文。三年的設空類別相當,命題模式明顯。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根據高考考題的命題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提升閱讀水平的同時,掌握必要的閱讀考試技巧,提高閱讀理解題的得分率,從而在高考中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Pergamon Press,1982.
[2]康靜.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解題技巧[N].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17.
[3]趙紅霞.英語報刊閱讀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4]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梅德明,王薔.改什么?如何教?怎樣考?高中英語新課標解析[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
[6]辜向東,關曉仙.CET閱讀測試與大學英語閱讀教材易讀度抽樣研究[N].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13.
[7]王秋紅,周俊嬋,陳璐,勞秀清,張東升.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語言處理:理解與賞析[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
[8]葉恩理,翁穎卿,汪潤,黃曉燕,葉微.英語閱讀教學中的目標定位:綜合視野視角[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
周霜,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