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無法充分開發、培養大學生潛在的能力和素質。積極心理學理念作為批判消息心理學的新型理念,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積極心理學理念
近年來,人們對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面臨著新的要求。只有做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有效預防和及時糾正,才能夠確保大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積極心理學理念打破了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只重視糾正心理問題,忽略心理問題預防的弊端,有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提升。因此,分析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這一問題十分必要。
一、 積極心理學理念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積極心理學以研究人美德與發展潛力為主要內容,突出了研究人自身存在的積極因素,強調積極心態對人心理和行為的促進作用。積極心理學理念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一) 有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提升
在新時代背景下,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幫助學生形成積極向上、樂觀、自立的優良心理品質,將大學生潛在的能力和優勢充分挖掘出來,有效預防和矯正當代大學生容易出現或者現有的心理問題,為社會培養出德才兼備、身心健康的人才。傳統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于學生心理健康的評判只有是否存在心理疾病,甚至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大學生只要沒有醫學性診斷心理疾病,就沒有心理問題,是個心理健康的學生,這降低了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而積極心理學理念中強調了沒有問題并不代表著健康、幸福這一觀念,重視對人積極潛力的培養,突出了積極預防的重要性,這些都有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提升。
(二) 有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充實
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只重視心理存在困擾的學生,以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為教育主要內容,往往忽略了對其他普通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與目前大學生的真實需求存在嚴重的脫節現象,導致有些處于心理矛盾、邊緣化的學生沒有接受到及時的指引和幫助,廣大學生群體沒有接受心理問題的主動預防教育。積極心理學打破了以往心理學的弊端,突出了人積極面與積極力量的重要性,讓普通的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夠得到足夠的重視,強調了對大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充實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有效預防了大學生心理出現問題的情況。
(三) 有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創新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積極心理學理論提出的基礎,因此,積極心理學理念重申并加重了人積極品質的作用,提出了要從根本上將心理問題解決的觀念,不能夠只矯正存在的消極心理疾病,這給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帶來了新的血液,創新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論的體系,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同時,積極心理學理念重視滿足、幸福等主觀性情緒的體驗,完善了對人心理評價的標準,能夠通過積極、正面的心理評價來幫助學生形成健康正確的觀念,有助于學生自我實現的推進。
二、 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 加強大學生積極情緒體驗
心理學理念中強調了人對過去回憶的滿意、對當下生活的滿足、對未來的期待和希望這些積極的情緒體驗。充實、幸福、滿足、快樂、欣喜等都是能夠讓人有愉悅情緒體驗的積極情緒,這些積極情緒有助于消極情緒的消除,讓人能夠處于愉悅、積極樂觀的狀態中。因此,在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要加強大學生積極情緒體驗,給學生營造一個樂觀向上的大學校園氛圍。通過心理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讓學生能夠體驗到被尊重、取得成就等積極情緒體驗,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素質。例如高校心理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添加一些時下積極正面的事例,與學生一起討論、分析這些事例,給予學生積極正面的心理暗示,學生對時下事例的關注度很高,更愿意參與到討論、分析中,加深了學生對案例中積極情緒體驗的感悟,更容易接受案例中積極情緒的同化。
(二) 重視大學生積極人格的塑造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積極心理學理念的核心目標就是建設大學生積極人格。因此高校心理教師在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學中,要重視對大學生積極人格的塑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性思維,讓學生能夠愛生活、愛自己、愛他人,幫助學生形成不畏逆境的良好心理品質,讓學生可以積極、樂觀地面對社會問題,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 為大學生營造一個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
環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良好的環境有助于大學生積極情緒的產生。因此在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要為大學生營造出一個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高校要加強對校園文化的宣傳和建設,積極組織開展有益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活動,增加校園氛圍積極性,通過呼吁學生積極參加活動提高學生情操,增加學生情緒影響面,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積極品質。此外,增加社會、家庭與學校的合作教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離不開社會、家庭和學校三方之間的共同努力和相互作用,因此這三方要在各自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最大化發揮出教育的積極作用和優勢,讓大學生能夠在適應環境上、生活上、學習上、工作上得到有效的積極興趣助力。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積極心理學理念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重大指引作用。高校在積極心理學理念下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要加強大學生積極情緒體驗,重視大學生積極人格的塑造,通過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努力,為大學生營造一個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環境,從而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為大學生未來的生活和發展提供必要保障。
參考文獻:
[1]王長宇,馬婷婷,王菁等.基于積極心理學構建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N].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8(4):154-155.
[2]于丹丹,趙海楠.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構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N].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6(4):20-22.
作者簡介:
侯松竹,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