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科技大學 215000)
高校設計色彩教學是高校藝術設計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基礎課程形式出現,利于推動高校藝術專業未來不斷發展和完善。本文將從設計色彩課程的重要價值入手,對當代設計色彩教學改革進行探索和思考,以資借鑒。
從設計色彩課程的課程定位來看,其乃是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當中的基礎課程。此門課程的開設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對設計色彩相關知識與原理的系統習得,為接下來的專業課程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還能夠讓學生形成敏銳的色彩思維,確保學生在從事設計活動實踐的過程當中能夠靈活自如地實現對不同色彩的精巧運用。從現今的情況來看,國內高校在設計色彩課程的設置方面均采用包豪斯教學模式,側重于通過系統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實現對相關色彩理論的有效掌握,不過這樣一來,因為學生欠缺實踐環節的訓練,因此難以確保學生能夠在實踐過程當中合理地運用不同的色彩。因此,這一傳統模式下的色彩教學愈發的出現比較明顯的弊端,導致學生進入社會后,在具體設計環節上不重視色彩應用的準確性、科學性與人性化,同時也忽視了設計色彩課程的本質,由此,針對現階段片面的設計色彩課程教學的改革變得尤為重要。從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角度來看,當學生掌握足夠的色彩專業理論知識,并且能夠在實踐環節當中將所習得的色彩知識靈活地運用到所設計的作品當中,則能夠最大程度地滿足和達成客戶需要。有鑒于此,在設計專業課程體系當中,任課教師應當安排專門的設計色彩類課程,并在課程中引入本行業最為前沿的理論,以此來幫助學生掌握最新的色彩知識,使學生所設計的作品能夠緊跟設計潮流。
從設計色彩課程的開設目的來看,其在于實現對學生設計審美水平的提升,使學生藉由對美德認知和感悟,將其呈現于自己所設計的作品當中,同時,依托對相關色彩學知識的深入學習以及反復訓練,為后續的學習活動奠定基礎。有鑒于此,任課教師應當科學地設計課程教學目標,確保能夠通過本門課程的系統教學,使學生真正實現對藝術語言及其表達形式的有效認知、領會和掌握。
因此,在設計色彩教學中,一方面不能以繪畫作為主要教學手段,而是以培養學生色彩表現能力和對美的理解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以學生充分理解藝術美感和色彩要素為最終的教學要求;另一方面,教師應該在課堂上讓學生感受到色彩,對未知事物進行思考,并鼓勵大家通過色彩設計去對其進行分析,利用大師作品對學生的色彩表達能力和設計構思能力進行開發引導。
舉例而言:任課教師在教學評價時,應當組織學生通過對優秀美術作品的色彩運用解讀,給予對學生色彩理解和運用能力的科學評價,并結合具體的評價情況,為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和點撥,以此確保班級之中的任何一個學生都能夠在課程學習的過程當中真正有所進步和提高。
設計專業任課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色彩知識的過程當中,應當有意識地采取人文體驗的方式,來激發學生對色彩的認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任課教師應當幫助學生不同的色系,以此來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色彩思維能力。同時,任課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打破傳統的、過于依賴明暗色系的思維模式,而是注重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色彩敏感度,以此來讓學生能夠在實踐當中靈活機變地實現對不同色彩的運用。為達成這一教學目的,任課教師便應當為學生提供世界優秀美術大師的畫作,帶領學生分析和領悟這些優秀美術大師的藝術作品的色彩運用原則和方式,以此使學生獲得寶貴的人文體驗。
此時,學生從形象講解中體驗到的是偏于理性認知的色彩運用方向,并未產生真正的情感共鳴,需要進一步延伸至繪畫臨摹,以實際操作固化理性思維。但是,穩定的色彩運用往往無法體現色彩神韻,難以使學生突破思考定式。任課教師還應當借助自然景觀,諸如名山大川等,使學生的人文底蘊得到不斷地積淀和增強,讓學生能夠從自然景觀當中領悟出色彩的真諦。
任課教師應當結合建筑類設計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研究和設計能夠充分調動學生色彩知識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筆者認為,應當從下述三個方面著手:
1.進行色彩寫生練習
任課教師應當組織班級學生進行色彩寫生練習,這樣將使學生在從事寫生活動的過程當中能夠洞悉色彩的規律,并掌握物體在光線照射過程當中的色彩變化規律,以此來幫助學生實現對色彩的良好認識。同時,任課教師應當有意識地幫助學生養成對物體整體觀察的良好習慣,使學生改變和糾正以往所形成的不正確的物體觀察方法,這對于學生色彩運用技巧的提高有著顯著的幫助意義。
2.進行歸納色彩練習
此種練習方式要求任課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色彩寫生練習的過程當中,要求學生能夠采取靜物對比的方式,歸納出靜物的色彩變化情況以及表現,以此強化和提升學生對靜物色彩變化情況的掌握和認識。
3.進行裝飾色彩訓練
裝飾色彩是對自然色彩的總結和概括。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著重地進行裝飾色彩訓練,改變現有色彩,進行變調加工,對主觀感受進行進一步的強化處理,著重營造出特定的藝術氛圍,讓色彩可以體現出設計者美術觀念以及設計思維的有效手段。
設計專業任課教師在色彩課程的教學過程當中應當把握好一個教學要點,即,要確保學生能夠形成敏銳的色彩洞悉力,并在此基礎之上明確如何對不同色彩進行最優搭配。從色彩認知的角度來看,主體對于色彩的認知源自主體的感性認識,不過作為設計人員而言,其在具體設計作品的過程當中,還應當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之上,對色彩進行理性的駕馭。有鑒于此,設計專業任課教師要在課程教學過程當中引入色彩解構練習內容,以此幫助學生實現色彩感悟能力以及色彩建構水平的不斷提高。具體的練習方式是:設計專業任課教師應當讓學生先行認識到觀察物體的重要性,并向學生講解和傳授科學的物體觀察技法,以此來幫助學生依托對物體細致入微地觀察,強化其色彩感悟能力以及提升其色彩建構水平。當學生具備這一要求之后,其對于色彩相關知識的學習便不會局限于課堂之內,在日常生活當中亦能夠實現對色彩知識的領悟和學習,尤其重要的是,這樣亦將使學生在從事藝術作品的設計時,能夠不拘一格地巧妙運用色彩,提升藝術設計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
設計專業任課教師在色彩課程的教學當中,應當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美術意識,也就是說,任課教師應當在為學生講解配色技巧之前,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色彩明暗搭配意識,并且為學生布置練習作業內容。通過這樣的方式,將使學生在色彩知識與技能提高的同時,其美術意識以及美術思維亦得到同步提升。
上文中,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設計色彩教學進行了淺述。設計色彩知識對于學生今后的專業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應高度重視設計色彩課程的教學,在新課程標準下改革、創新設計色彩課程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對設計色彩內容的學習興趣,逐漸提升學生的設計能力,培養學生在藝術設計色彩方面的審美與鑒賞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