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把握“十四五”時期前瞻性、全局性、戰略性重大問題,進而做好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是浙江在新時期建立發展新優勢的必然要求,對推動浙江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是浙江省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開啟全面高水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五年規劃”繁復縝密的編制過程中,始終繞不開“新舊動能轉換”這個經濟工作的核心問題。展望“十四五”,全球新一輪產業分工和貿易格局加快重塑,產業發展進入從規模增長向質量提升的重要窗口期。如何在轉型升級中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浙江需把握“三個化”。
市場化。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并從廣度和深度上對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做出重要部署。“十四五”時期,浙江要進一步深化市場化改革,持續擦亮“最多跑一次”改革金字招牌,深入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完善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的政策體系,進一步增強企業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提升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同時,作為數字經濟先發省,浙江要充分利用全球電子商務發展高地和資源集聚中心等優勢,推動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市場應用與融合創新,開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國際化。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臨著國際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轉移加速的新機遇,浙江開放的腳步不會停止,只會更加鏗鏘。展望“十四五”,浙江要充分發揮戰略交匯、全球大港等優勢,加快把大灣區打造成為開放發展的主戰場,提升大都市區國際化和各類平臺開放水平;深化拓展“一帶一路”業務,全面接軌上海、打造一體化發展帶動高質量發展的新通道;對標世界一流水平,打造寧波舟山國際樞紐港和“義新歐”班列統一品牌;把握我國主動擴大進口機遇,培育進口商品“世界超市”;充分發揮世界浙商作用、打造各具特色的“華商之窗”,構建浙江特色的全球貿易促進體系。
城市化。城市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工業化、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浙江是全國最早提出新型城市化戰略的省份,城鄉收入差距全國最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各省(區)首位。浙江要不斷豐富和發展城鄉一體化實踐經驗,全力推進“四大建設”、鄉村振興等戰略,優化城鄉布局,讓美麗鄉村、特色小鎮、都市圈、城市群等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提高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同時,城市化將推動城鄉消費進一步升級,全面推動居民生活向高品質發展。要順應時代潮流,搶抓消費升級重大機遇,著力探索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讓消費成為經濟平穩增長“壓艙石”。
新藍圖繪就新夢想,展望“十四五”,浙江信心滿滿邁向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