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瑾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今天,物質財富極大的豐富時刻,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都發生了明顯的不同于前輩們,他們處于一個物質極易滿足的環境下,缺乏獲取成功足夠的動力;他們又處于一個網絡風靡的時代,欲望很容易在虛擬的世界里滿足。由此,在現實的社會中,青少年一旦不能得到滿足,他們承受的能力就容易發生彎曲,出現極端的行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承擔新時代的歷史使命,幫助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各種心理問題,在青少年的人生成長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健康與成長的關系,要青少年健康成長幫助青少年熱愛生命、珍愛生命,這種關愛生命不僅僅是人類包括一些的生物。從更深層來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僅僅影響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長,也關乎著家庭與社會的長遠發展,因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與成長問題是一個問題的兩個面,相伴而生,相向而長。
人生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各種體驗和人生的感悟。人是一個高級的動物,之所以高級就體現在具有深邃的思想和無盡的遐想。青少年正處與人生的生長期,他們一方面表現出成長的快樂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心里問題。在學業的亞歷山大下他們面臨許多心里問題,這些問題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釋放,長此以往他們就產生了心里疾病。青少年的心里健康問題成為他們成長的一個攔路虎,他們帶著沉重的包袱在成長過程中是不利于他們的,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他們生活的質量也不高。在此關鍵時刻,心理健康教育成為青少年成長的訴求和必然。
青少年成長是一個具有風險的過程,他們面臨許多的不安定因素,比如人身安全、學業壓力,朋友之間的處理,父母之間的溝通等一系列的問他們。青少年又處于人生的關鍵期、敏感期,他們有許多想法和做法是不同于成年人的。在面臨日益復雜的社會化面前他們是茫然的也是很無辜的。青少年面臨的問題不能一味的批評、埋怨而應該站在他們的立場和角度去理解和幫助他們克服一些認知上的問題 。在這個緊急關頭,心理健康教育就及時的派上用場,很好的解決他們的思想問題,最終成為青少年成長的保障。
雖然在理論和思想上大家對心理健康能夠促進青少年健康的生命成長達成共識,反觀實際的生活中,仍然存在著對此漠然的忽視,這種狀態必須要予以糾正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要求,才能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長成才。
教育是一個全面培育人的過程,他與工廠打造的機器還是有根本的區別。在一個理性的時代,一些都以此為標準,忽視了人具有感情和感性的一面必然不能完成對生命意義的闡釋。教育理應關注、關心生命的發展,達到生命與生命價值的再現和升華。在此過程中,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要放棄過分的對單純知識與技術的實用功利性的追求,要加強對青少年的信仰、人格和善良品德的養成,防止青少年的人格和個性被壓抑從而生命的異化。
再先進的模式如果離開了主體的青少年的參與與實踐終究都是空洞的理論,并不能產生實際的效果。青少年正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們對生命的體驗和感悟還很不到位。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希望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青少年案件凸顯了青少年的成長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這些問題并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從而導致悲劇的發展。這些現象也說明了青少年對生命的漠視和無知,造成這一深層次的問題當然是對生命體驗教育的缺失。
生命是珍貴的,對于任何人來說都只有一次,我們沒有權利隨便剝奪他人以及自己的生命。在現代快速發展的社會中,人們身不由己的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推動朝一個毫無目標和價值的方向前行,他們多么的不能控制自己,無可奈何的去生活。青少年從小就應該教育他們懂得生命的重要意義,珍惜這難得的人生機遇,珍惜美好的時光奮發有為,不服虛度自己的一生,更不要說去殘害別人的生命。
面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的諸多問題,在新的時代要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及時的給予幫助,幫助他們健康的成長,快樂的生活,成為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們可以看到,媒體不斷的報到關于青少年心理問題以及學校青少年暴力事件的發生,這些問題深層次還是心理問題造成的。
青少年對生命的重視不夠,不懂得生命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次。不斷的校園暴力事件,據報道幾個青少年打死一個青少年的惡性事件也曾發生。這都是蔑視生命,不懂得生命的價值。青少年心理教育在成長教育的過程中要喚醒他們沉睡的麻木的無視生命的意識,樹立任何人無權不經過法律去剝奪別人生命的權力。對于家長,學校以及社會都要認識到教育真的要從唯分數論轉化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不要目光短淺僅僅頂住分數,最終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人文素質,從長遠來說對國家和個人都是不利的。
實踐是一個最好的大學,青少年處于人生的關鍵期,他們想象豐富但缺乏對真實生活的了解;他們干勁十足但缺乏長久;他們激情滿懷但容易走向偏執;他們興趣廣泛但認知淺顯,這都是青少年在人生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最好的途徑和辦法就是加強實踐環的投入力度。全社會都要高度重視實踐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性認識,開辟多種實踐渠道,尤其學校教育要切實轉變觀念,多利用實踐的機會提升青少年的認知過程使他們明白現實生活的道理。許多青少年缺乏對真實生活的理解,過于理想化,但在現實情況下他們無法承受就此走向人生的極端,白白的浪費了生命。
青少年的人格精神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真正體現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就明確的指出對青少年的教育要有耐心,要系好他們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家庭、學校以及社會都需要真心投入。全社會都要認識到青少年人格教育的重要性,打造良好的育人環境,這些環境包括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個人差異等各種復雜因素,無論何種因素的影響都要與青少年的情感與認知產生影響而發生共鳴。要充分尊重青少年的生命主體,不要事事都是家長說了算,要多給青少年進行交流溝通,激發他們主人翁意識,增強他們主體意識的獲得感,現在的青少年都是處于一個知識多變以及更新快速的時代,他們的認知和父輩獲得的認知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充分理解他們,傾聽他們的心聲,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進行理性的溝通,使青少年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環靜??傊嗌倌甑某砷L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