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瑞 臨沂大學商學院
近年來,臨沂各級政府部門加大文化產業開發力度,積極實施文化強市政策,對本地所特有的非遺項目進行了積極的開發與拓展,如對非遺進行展館式保護、舉辦各種非遺節慶活動等。但開發過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如對非遺之巨大價值的認識不到位,投入不足,少人知曉,各自為戰,欠缺統籌,產品質次價廉效益差,后備人才不足等等。
臨沂市對非遺的保護開發做了積極努力,目前對于非物質文化資源開發的現狀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1.進行展館式保護
臨沂市通過博物館展覽館的形式,將沂蒙老區特有的非遺展現給游者。如在臨沂市展覽館舉辦的“根之源”文化遺產圖片展,展覽共整理出了近200幅具有代表性的照片。涵蓋了臨沂非遺保護情況,近幾年考古工作中的部分重大發現及臨沂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部分成果。讓市民更直觀地了解臨沂的文化遺產,期間還展出部分民間工藝品。
2.舉辦非遺節慶活動
節慶是展示非遺相當好的對外宣發形式,臨沂市為保護、弘揚地方特色的非遺,多次成功舉辦節慶活動。如每年10月舉行的書圣文化節;每年4月的蒙山雨王廟廟會;每年3月和5月間的登山比賽;定期舉行的剪紙、捏面人等民間技藝現場展示;每年3月進行的望海樓廟會等。通過節慶活動,旅游者和當地居民更加了解沂蒙地區豐富而富有特色的非遺。筆者曾多次參與過臨沂的非遺節慶活動,異彩紛呈的項目展演展示讓人目不暇接、陶醉震撼、流連忘返、念念不忘。
沂蒙地區的非遺資源還是相當豐厚的,但是當下多數非遺項目面臨諸多難題,很難解決。非遺項目代表著一個地區的文化根脈,如何護持、繼承、發揚顯然是個必須認真思考的大問題。
1.對非遺之巨大價值的認識不到位
各級對非遺及文旅開發這一寶貴資源的認識仍然停留于上世紀的落后狀態。
2. 投入不足,少人知曉
目前,臨沂對非遺以及非遺如何跟文旅項目互助互促的研究、宣傳相當不足,宣傳形式老套落后,資金、精力和熱情投入嚴重不足,場館不契合非遺旅游展示,造成的結果是這些非遺成果不僅是外人不知曉,即使臨沂本地人也知之甚少。
3.各自為戰,欠缺統籌
當下臨沂非遺旅游開發仍然處于各自為戰的狀態,各地自己組織自己的展覽演示活動,未能做好一個大地區內的有機規劃,要么是準備不足就盲目上馬的項目每每草草收場,要么是項目千人一面,讓人厭倦。忽視旅游規劃和統籌的后果就是,沒什么持久性,更奢談深遠的影響力。
4.產品質次價廉效益差
外出旅游時,購物是游覽過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和旅游體驗來源,而且購物作為消費是要付出不菲的資金的,換言之,這對增加該地文旅收入意義非凡。但不可思議的是,臨沂的非遺項目真正開發為旅游商品卻很少;其次,即使開發出來的產品也主打低檔貨,搞惡性價格戰,由于旅游商品銷售中的激烈競爭,劣貨驅逐良貨,這導致越來越多的生產者傾向于放棄傳統做工而采用新生產方式,生產越來越多價格低但是質量差的旅游產品,結果是陷入惡性循環。
5. 非遺與文旅開發后備人才不足
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年輕人有意愿承繼非遺項目的漸少,在老一輩承傳者漸次退出歷史舞臺的背景下,非遺技藝和項目斷檔甚至失傳的情況漸多,非遺與文旅開發前景堪憂。
針對臨沂非遺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臨沂市要打造精品非遺與文旅項目,加大宣傳,努力促銷,在世界范圍內拓展市場。要辦好非遺民俗節慶活動,邀請四海賓朋來臨沂共襄盛舉。要做好對各行各業友好人士的邀請、接待、回訪,延請專家學者協助臨沂做好非遺與文旅產品規劃,要制作精美的影視宣傳片、宣傳畫冊畫頁海報并廣為散發,要精心利用植入廣告,以巧心思大智慧助推臨沂非遺與文旅項目伴隨影像深入千家萬戶。近年來,臨沂已經與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專家學者達成長期合作關系,專家們幫忙把脈會診,進言獻策,幫助臨沂制定非遺與文旅項目發展規劃,效果上佳,態勢良好;近年來,臨沂單獨或者與山東其他地市的非遺項目一起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在境內外各地進行巡回展示展演,反響熱烈,成為不可多得的靚麗文化名片;近年來,臨沂書圣文化節、諸葛亮旅游節已經成為蜚聲海內外的著名節慶品牌,而臨沂的非遺與文旅項目就在這些節慶活動中粉墨登場、大放異彩。
非遺屬于文旅的輔助型資源,獨木難支,獨角戲難唱,所以,只有與周邊景點和其他文旅項目進行有機滲透結合,才能形成雙贏乃至多贏的結果,才能讓游客顧客想來能來而且玩得好留得下。只有使游客近距離接觸和沉浸于人文薈萃的地方特色項目之中,非遺與文旅項目的效益才會越來越好。
當前我們已然處于全球化時代和互聯網時代,在這樣宏闊的時代背景下,我們要做好非遺與文旅項目的推介,提升感受和氛圍,就要做到:其一要利用好傳統的報刊電視電影等宣傳渠道;其二,要利用好各種網上宣傳方式,如建立官方及民間非遺與文旅展示網站,利用好快手、抖音、B站等進行網紅式宣傳,事實證明,很多非遺項目自帶明星屬性,只是欠缺一個揚名的渠道和機會;其三,要重視意見領袖的輿論傳播效應,一次上佳文旅體驗后的自發宣傳勝過上千條硬廣,而一次糟糕的文旅體驗后的吐槽其毀傷效應也好比核輻射,所以有朋前來,應該以百倍熱誠奉獻出最好的非遺與文旅產品,只有這樣,非遺旅游環境與氛圍才會越變越好;其四,要做好非遺進社區進校園,通過現場精彩的展演展示,非遺項目每每成功大量圈粉,很多現場觀演或者是體驗過的民眾都成了義務宣傳員,而推介非遺從娃娃抓起更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非遺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能在幼小心靈扎根,未來自然有希望長成參天大樹,或許就在觀賞體驗的小觀眾中就有未來優秀的非遺傳承人。
旅游紀念品在設計理念上應與時俱進,既要有地方特色,又要不斷進步。要推動民間藝人和高等藝術院系、文旅研究機構的橫向聯合,使其兼具民間的質樸與學院派的精致,兼具傳統與現代,兼具實用與審美,兼具市場與學術。據悉,臨沂與臨沂大學、山東工藝美院、山東藝術研究院等機構在非遺、文旅等方面進行了或官方或民間的交流合作,成效良好,各方共贏。要定期舉辦非遺與文旅產品大賽,選拔、發現和培養優秀傳承人,并汲取全民智慧推動非遺與文旅從外觀到內涵的大提升。在此過程中還要注意專利與知識權益保護,從源頭上保護創新乃至發明的積極性。
各界要從政策、資金、精力和熱情上加大投入,培養非遺與文旅項目的發展基礎,培養非遺接班人和傳承人。我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臨沂非遺與文旅項目的發展必將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