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雪嬌 山東東山新驛煤礦有限公司
引言:在當今社會,全面預算管理已經蔚然成風,已經成為各個企業整體規劃和動態控制的管理方法,更是煤礦企業對成本管控的一道必不可少的“防火墻”。管不住的成本,就是流失的利潤。一個企業,要想追求利潤,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增加收入,另一種就是降低成本。營銷是企業的堡壘,而成本是一個企業的大后方,如果成本降低百分之十,利潤就可能會翻一番,減成本就是降風險。只有做預算,一切以數據說話:目標才清晰標準明確、利潤才有切實保障、資源進行科學分配。
在現代制造業的成本控制管理中,企業應實施綜合預算,確定生產經營的總成本,建立標準成本體系,做好事前計劃的統一與控制,以及事后的反饋。綜合預算的“全體員工”特色,要求企業培養員工的整體預算意識,鼓勵員工積極參與企業預算。凡是具有開展經濟活動、涉及現金收支的單位和職能部門都參與到預算編制中。銷售目標、成本費用目標、利潤目標、重點費用控制目標等應根據自身實際,按照歸口管理的原則,對銷售、采購、成本、費用、資本性支出等充分細化,明確每項預算數據的編制依據和標準,分別進行預算,過程透明可塑,便于發現生產管理方面的漏洞。預算管理負責人在匯總各項預算后,比對當年目標,進行初步分析,對偏差較大的預算項目要求各單位進行調整。隨后組織各歸口部門,分別針對成本預算、資金預算、資本性支出預算等進行專題審核,并根據年度目標做出調整。
然而,僅設定成本目標并不能保證企業的各種成本必須在預算范圍內控制。因此,有必要按照成本標準對預算進行分類。具體到各個部門,對成本預算進行分層分類,實行責任制,嚴格控制部門成本,確保成本不超支。形成初步成本預算方案,并提報領導審批后形成最終方案。預算管理員要充分發揮審核職能,重點關注企業投入產出情況,支持必要支出,嚴控不合理支出。
運用成本占收比的歷史經驗數據,結合業務規模預期,測算預期成本水平。在預算執行過程中,要加強對費用預算的審批管理,同時重點突出對企業人工成本、辦公費、招待費、會議費、差旅費及車輛運行費等費用項目的控制。一是費用要實行全面定額管理,分月度控制和年度控制。各部門根據確定的可控費用月度限額,每個費用項目的預算執行率偏差應控制在特定以內,在特定范圍之內的不用追加預算,超出部分納入考核;不可控費用項目,按企業統一規定執行。二是優化預算調整。由于經營管理需要和其他因素的變化,超出限額標準確需支出的費用項目和偶然支出項目,可以申請追加預算,填寫《預算追加申請表》,申請追加需經領導審批后方可執行。三是細化審批流程。深化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大修支出、物資采購支出達到一定數額的項目,執行前應由歸口管理部門按規定在預算總額內進行事項審批,大金額支出需由領導會簽。
建立健全預算分析體系,組織預算執行情況分析會議,分析預算執行偏差的原因,評估預算執行的效率和效果,為未來的執行提供改善建議并為預算調整提供相關信息。一是在日常管理中切實加強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從預算金額、預算項目方面進行控制、記錄和監督。二是各預算單位及時檢查、追蹤預算的執行情況,形成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報告。歸口管理部門應當定期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分析,于每個季度結束后十日內提交預算管理辦公室。預算分析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預算差異分析、改進建議等。對重點控制項目及執行偏差較大的項目進行詳細分析。三是及時糾正預算管理和執行中存在的問題,維護預算的硬約束力。四是建立上下的動態反饋機制,使預算管理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企業精細化管理就是數據與流程的精細化、沒有數據結果導向,一切都是空的;只有做好預算,管控好費用才能更好的提升人效。成本費用預算管控效果要達到預期的目的,監督和考核必不可少。做預算的最終結果不外乎就是:費用降低、責任明確、目標清晰、利潤上漲。一是通過預算審計、民主監督等措施,對預算職責、預算編制、預算審核與批準、預算執行與控制、預算調整、預算分析、預算考核及預算評價等方面進行監督。二是對預算審計過程中發現的薄弱環節,內部審計部門應當及時告知有關部門,有關部門應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加以糾正和完善。三是將成本控制職責與對應管理部門的業績考核相掛鉤,有效控制費用增長,努力實現降本增效。將月度可控性費用以及涉及預算日常管理工作等方面作為考核的重點內容納入績效考核,與各部門負責人績效工資直接掛鉤,費用節約額按照一定的百分比進行獎勵;超出預算的按比例扣罰;可控費用節約額在以后月份使用時,相應扣減績效工資。
總之,企業財務的發展要大力推進全面預算管理,將預算管理理念深刻融入到財務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精”字上下“真”功,在“益”字上求“實”效,突出成本管控,實現降本(費)增效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