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國有資產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龍清
隨著時代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企業方面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要想創造更多價值,實現企業發展,獲得更多利益,就必須立足客戶需求,在一個企業中,財務部門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財務部門卻很難直接接觸到客戶,不能直面客戶需求,在這方面,業務部門則需具備很大的優勢,將兩個部門結合起來,能夠幫助財務部門工作精準,降低失誤發生的概率,這樣就非常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和進步[1]。
在企業管理的過程中進行業財融合,就能讓財務獲取更加詳盡的業務信息,這些信息多是來自于業務前線,真實可靠又具有更實際的意義,利用這些數據進行財務方面的分析,能夠使業務更加精細化。
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實現業財融合,能夠使財務部門對市場需求、成本信息和訂單情況進行一個詳盡細致的了解,這樣就方便財務部門對企業資金鏈條的把控,讓財務部門更好的統籌各部門的工作。隨著時代的發展,財務部門已經不單單是傳統意義上的一個“賬房先生”的角色,除了正常的支出和收入之外,財務需要用報表對企業的狀況進行總結和分析,方便高層針對企業現狀進行方針策略的調整。也就是說,一個企業想要提升效益,實際上離不開正確的經營策略和發展方向,而正確的經營策略的制定,則需要依靠財務部門對市場、企業和同行進行分析得到。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實現業財融合,會讓財務的報表數據更真實可靠,更具代表性,依據這樣的數據對企業和市場進行分析,就能夠得到更適合市場的經營策略,就能促進企業效益的提升[2]。
業財融合要求財務部門對業務部門加深了解,并起到監督的責任,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業務部門反饋的信息和數據進行分析,當數據出現異常的時候,就能在第一時間對業務部門進行干預,糾正錯誤。當數據出現不好的趨勢時,也要財務部門及時合理的提出預警,這樣就能通過改變策略來規避風險,讓企業的發展更加平穩健康。
傳統的財務工作是被動的工作,在出現訂單、采購等開資情況之后,進行資金的收取和開支,在整個過程中,并不能積極主動的為企業創造價值。因此,傳統的企業財務工作普遍由公司信得過的人擔任,只要他不監守自盜,算賬記賬不出問題就好了。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企業的壯大,財務部門已經不僅局限于傳統的被動工作當中,需要主動為公司創造價值。在企業管理過程中,實現業財融合,則能夠讓財務部門主動對業務部門進行干預、監督和控制,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也就無形中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水平。
要想在企業管理中實現業財融合,前提是需要一批優秀的業財融合專業人才,業財融合要求財務部門不能拘泥于傳統的工作范疇,除了收銀和出納工作,財務部門還需要做到報表分析、風險預警甚至是對業務部門工作進行必要的干預和監督。這些工作對專業性要求非常強,這就需要在搭建業財融合隊伍的時候,選擇并培養專業的人才。在實際工作中,業財融合因為涉及到兩個部門之間的聯動,這就需要一個完善的業財融合機制,這樣在涉及交接及合作的過程中,能夠有例可循,有法可依。作為一種新興的管理模式機制的成熟有助于工作的開展,減少在探索過程中出現失誤的風險,而且培養出一個專業的業財融合隊伍,會讓他們之間的合作更加親密無間,能夠更快的創造出更多的價值[3]。
業財融合需要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進行通力合作,但是在合作過程中,無法避免的會出現一些錯誤,如果沒有明確的管理制度,就會產生攬功諉過,打太極拳、互相踢皮球的情況發生,這樣會導致工作的停滯,部門之間出現隔閡,對合作非常不利,也會讓業財融合名存實亡。
另外,業財融合實際上需要財務部門對其他業務部門進行把控和監督,通過統籌協調來控制成本,這是非常打擊其他部門的參與性和積極性的,要想讓業財融合真正的發揮作用,相應的獎勵機制也要建立起來,用合適的獎賞對其他部門進行激勵,這樣其他部門都能積極參與業財融合工作并積極配合財務部門的工作,才能利用業財融合推動企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利益。
實現業財融合的一個較大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財務部門對風險的預警能力,以求規避風險,讓企業安穩健康的發展,實現這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加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的聯動。而專門抽出時間定期盡心專題分析,能夠幫助其他部門對自身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方便在之后的工作中進行策略的轉變,更好的創造價值規避風險。
在專題分析過程中,也能讓其他部門對財務工作更加了解熟悉,這樣也能加強各個部門與財務部門的合作效果真正實現業財融合[4]。
對業務項目進行一個整體的管理,方便財務對業務工作中各個環節的了解和掌控,通過財務部門對業務部門的工作項目進行跟蹤,在設立項目的時候進行成本的預算和把控、可行性分析,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對成本進一步把控并對風險進行評估,能夠幫助企業有效的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通過對最終收益進行分析,也能夠幫助業務部門對項目效果進行一個清晰的把控,為接下來的工作方面提供有力的參考標準。
而通過財務部門參與業務項目的整體管理,除了能夠在各個環節縮減成本、規避風險、創造價值之外,還能進行事前預警、事中干預以及事后處理的功能,將工作中出現的失誤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財務部門通過對預算進行分析,結合企業的資金情況,能夠有效幫助企業在未來的一個月、一個季度、一年甚至多年制定出更合理的戰略決策和發展方針,避免企業因為資金鏈條斷裂、周轉不利導致經營不善,出現問題。
通過動態預算分析,就能在信息化戰略目標的制定上做到更加平穩保靠,方便提高預算水平,使戰略目標對市場更具有針對性。
業務與財務制度的融合,實際上就是為了增強各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的交流,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財務部門通過對業務項目整體流程進行把控,對整體的成本很好的進行控制,在這個過程中,節約下來的成本需要進行再分配,這種情形下,如何分配不應該完全取決于財務部門。
如果節約成本的再分配工作完全由財務做主,那么會導致財務權力過大,其他部門因此會產生抵觸心理,不利于部門之間的交流和聯動,無法真正實現業財融合,就沒辦法以此來創造效益,白白浪費了企業資源。
而提高各部門的參與感和積極性,就必須實現業務與財務的真正融合,關于節約成本的分配問題,需要財務部門對各個業務部門的真實情況和訴求加以了解,這樣才能進行最為合理的分配方式,既能讓大多數人信服,還能提高各個部門的參與感,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
綜上所述,企業管理中實現業財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它能夠幫助企業縮減成本,協調各個部門,了解市場情況,作出合理政策方針,規避市場風險,讓企業平穩健康的發展。實現業財融合離不開培養專門的人才,制定健全的制度,各個部門通力合作,無間配合。相信一旦企業能夠掌握業財融合的方法,真正實現業財融合,一定能為企業的發展創造出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