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匯智啟航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盧文俊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社會中人們對于證券市場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我國整卷市場當前正面臨著嚴峻而急迫的改革形勢。在整卷市場改革試點當中,新三板便是改革工作的重要內容和環節之一。新三板存在的最終目的是要更好地服務于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業,幫助更多的中小企業走向成熟。目前,在全面創業的大背景下,新三板更是成為了金融市場的全新焦點。我們都知道,近些年新三板逐漸擴容,市場規模更是隨之不斷擴大,截至去年,新三板平臺上的掛牌企業數量已經成功突破11000家,整體市值更是非常之高,達到四萬億元以上。在新三板飛速發展之下,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情況更是受到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工作不僅僅直接影響著企業投資者的切身利益,更是提高新三板市場投融資功能的重要保障。以下是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就新三板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以及原因提出幾點自己的看法,并提出相關建議。
筆者深入分析與研究了近些年特別是近幾年新三板掛牌企業歷年市場規模的發展與變化情況:2018年,我國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進入到迅猛增長階段。與2016年相比,僅僅兩年的時間,掛牌企業數量增加了十倍左右。此外,從新三板市場中掛牌企業所分布的行業來分析,其有著非常明顯的行業傾向性,更大比例的企業集中在了我國的優勢行業領域當中,比如,工業、高新技術以及非日常生活消費品等。而比例最高的行業便是工業,工業企業的掛牌數量最多,比例最重。而企業數量最少的行業為公用事業行業,與工業企業數量形成鮮明對比。
現階段,我國市場經濟進入到黃金發展時期,整個市場經濟體制也越來越完善。新三板這樣的交易平臺更是為我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全新的動力。關于新三板的發展歷程,其可以總結為以下階段:新三板最初源于中關村代辦股份轉讓的試點,漸漸地,新三板的業務范圍逐漸涵蓋了全國,所涉及的行業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在最近幾年中,新三板市場開始呈現出自己的獨有特點,其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新三板是我國當前僅有的三大全國性的證券交易場所之一;第二,其中一些中小企業程序財務規范、有持續的進行信息公開披露;第三,低基數的隱含成長空間。
關于會計信息的披露,顧名思義,其含義就是企業公布和披露自己的真實經營狀況,將財務報表以及其他臨時性報表公布開來。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工作的本質便是為了更加全面、更加豐富地披露會計信息。其實,會計信息披露制度與其他專業術語和學術概念一樣,也存在著狹義解釋和廣義解釋的區別。從廣義角度來解釋,會計信息披露還包含著掛牌公司以及證券公司等信息的披露。但從狹義角度來解釋,會計信息披露僅包含掛牌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
新三板自出現到發展的過程中,監管工作中隨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問題,難度也是越來越大。現階段,證監會發布的指導性文件以及股份轉讓配套性文件是新三板的監管依據,其具體規定如下。
第一,《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中要求公司需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以及證監會指導性文件的相關規定,將自身的信息及時對外公布,并確保所公布信息的完整性以及真實性,絕不可出現誤導性或者虛假記載等問題。此外,如果發生影響股票價格的重大事件或者意外事故,公司有義務在第一時間將報告傳遞給投資者,在報告中要明確告知投資者重大事件或者意外事故的起因、經過以及可能會造成的結果。
第二,《信息披露規則》明確規定:企業必須要尋找具有資質的會計師事務所對披露年報進行審計。其中,季度報告可以有選擇性的進行披露,半年報告則不需要審計。
此外,根據新三板市場中中小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我國已經明確建立起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分層管理辦法,其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中小企業成長以及盈利需求,將對新三板市場進行分層管理的各項措施落實到實處。伴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未來還將繼續對不同層級作出優化與調整。關于新三板掛牌企業的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將實現自愿披露與強制披露相結合,以便更好地滿足新三板掛牌企業的發展,這也使得未來新三板掛牌企業具有更大的流動性優勢。
會計信息披露前后不一致是當前新三板掛牌企業會計信息披露欠缺準確性的標志之一。關于會計信息披露前后不一致主要體現為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在同一年度的財務報告工作中,會計信息自相矛盾,前后不一致。舉例說明:在一家公司的財務報表附注當中,上一年的財務費用與利息收入總金額是89623.25元,但是在現金流量表項目中卻顯示為165824.59元,前后金額相差太多,顯然有失準確性。
第二,公司本年度財務報告與去年年度財務報告中的金額有很大差距。其具體可以體現在管理費用中的明細項目上期發生額和2017年度報告中披露的本期發生額金額差異非常大,諸如此類。
何為會計信息披露不完全,其主要指的是掛牌公司并沒有完全按照規定履行會計信息披露業務。其本質指的就是企業并沒有將會計信息完整披露。舉例說明:一家公司在披露會計信息中沒有披露簽字的注冊會計師,也沒有公布合作的會計師事務所的住址。
以“管理層討論與分析”進行說明:某公司的披露收入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銷售和技術服務收入;二是APP平臺使用費用收入。其中,關于APP的使用費用收入占據27%的比例。而且在該公司的年度大事記中,APP已經成功上線運行。但是,在蘋果和安卓應用市場中并不能夠找到該款APP的相關信息。基于此情況,股份轉讓公司要求該公司說明APP平臺的客戶數量、收入確認方式以及營業成本構成等情況,并要求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對APP使用費收入的審計程序作出說明。
縱觀我國當前新三板中掛牌企業的運營狀況,不難發現我國當前新三板市場的掛牌門檻是非常低的,其對企業的運營規模以及盈利都沒有要求,而且創新型企業所占據的比例更是非常之高。這就使得一些規模較小甚至處于虧損階段的公司都進入到新三板市場當中。此外,正因為新三板對掛牌企業的盈利情況不要求,那么便導致企業不能真正重視會計信息披露,一些公司的財務基礎非常薄弱,無論是財務系統的設置還是財務人員的分配上都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還有一些公司在剛開始發展階段,精力全部集中在發展業務上面,欠缺明確的公司運用章程,也不重視財務信息與管理工作,久而久之,財務賬目混亂不堪,難以理清。
現階段,新三板市場還正處于不斷完善和優化的過程當中,其和主板相比還存在著非常大的差距。其中最主要的一點便是主板市場有著非常詳盡且具體的披露規則,這正是當前新三板所欠缺的。目前新三板的相關準則以及規定都很籠統且模糊,并沒有根據掛牌公司的差異性來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或業務規則。
眾所周知,證監會是負責新三板市場信息披露監督工作的主要機構,證監會、股份轉讓系統、證券業協會三大監督部門的工作效率直接決定著新三板市場信息披露的質量。這些監管機構在實際監督與督導工作中,通常會采用警告、罰款或者沒收所得等懲罰措施。其實,這些懲罰措施的懲罰力度并不是很高,其與企業違規操作所帶來的利益相比,更是少很多。因此,很多企業寧愿選擇違規披露會計信息,主動接受懲罰,以換取更大的經濟利益。
在新三板市場中,一些企業的掛牌時間并不長。一般這些公司的治理機構相對松散,管理制度也不完善,很多公司都存在著高度集中股權的情況。股權過度集中對于一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而言并不益處,相反還會對企業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只有將股權結構分散開來,徹底摒除股權集中的弊端,才能夠真正提高掛牌企業的經濟效益。此外,企業必須要建立并健全自身的財務體系,要有效控制好信息披露質量,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規范性。完善的管理機制、科學分離股權、平衡經營權才是確保企業得以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公司治理結構越完善,會計信息披露水平才會越來越高,投資者對新三板掛牌企業也會更加青睞,進而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掛牌企業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程度直接影響著投資者的決策,如果披露制度不完善,很可能導致投資者作出錯誤的決策。此外,其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公司在新三板市場中的可持續發展。很多企業作出的違規行為,其根源就在于其自身并沒建立起完善的規則與制度。層次化與差異化是當前新三板重點推行的管理原則。既然新三板要實行分層管理,那么其會計信息披露制度必然也要隨之體現出差異化的特征,切不可一刀切。企業層次不同,就要制定不同的信息披露標準。此外,還要平衡好企業和信息使用者二者之間的關系,要充分考慮到雙方的利益。
當前負責我國新三板監督管理工作的部門是證監會。其實,從法律層面來看,在實際監督與管理工作中,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也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這也就說明監督與管理工作質量的高低更多還需要依靠掛牌企業和相關單位的自律性。
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所采用的懲罰措施,主要包括出具警示函、提交書面承諾書、約見談話、責令整改和公開處罰等幾種類型。在2018年度,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工出具警示函142份,公開處罰企業違規行為130例,約見談話85次,責令整改16次,提交書面承諾46次。但是,從處罰形式和力度來看,這些懲罰措施并沒有起到預期的約束作用。如此一來,懲罰不僅沒有降低掛牌企業的違約概率,反而誘使更多掛牌企業選擇以低風險的違約懲罰來換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基于此情況,新三板必須要徹底扭轉當前的市場風氣,加強對市場的監管與懲罰力度。
綜上所述,伴隨著新三板市場的迅猛發展和快速擴容,如何更加高效地實施監管,完善新三板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是當前亟待解決的一項重要工作。以上是筆者就此議題提出的幾點拙見,希望能夠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實際工作有所啟發和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