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弓亦婧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快遞行業以互聯網、云計算等為依托,實現了大數據背景下快遞行業的轉型升級。但是當前快遞業的發展仍然遭遇一些瓶頸,尤其是其服務質量和終端運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快遞業的迅速發展。因此,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對快遞業的綠色發展進行研究變的極為重要。
1.信息處理量龐大。快遞業需要處理龐大的信息量,包括收發人的寄送地址、寄送產品信息等,快遞業的類別繁多,可以向客戶提供實物產品或者網絡電子產品;現代快遞業通過使用云技術等,實現了快遞業信息的快速處理。
2.經營模式多元化。大數據背景下快遞業的經營模式更加多元化,大數據分析可以識別不同類型的顧客需求,按照不同類型客戶的需求進行合理的資源與資金配置,并提供定制化服務,更好的提升了客戶滿意度。通過分析顧客的投遞習慣,預測顧客的消費習慣,優化投遞網點的服務。
3.交通運輸高效。大數據背景下快遞業的交通運輸更加高效,以實時交通數據、實時地圖、全球定位系統等為支撐,大數據應用能對其進行運輸組合優化,可以在特定條件下挑選出最佳的運輸路線,加強了資源的分配管理。同時,大數據應用還可為快遞業提供地點定位數據,根據交通故障概率及時為運輸過程提供相應服務,提高運輸效率。
4.儲存倉庫系統改良??爝f業庫存管理系統更加先進,通過利用傳感器、射頻識別等大數據技術設計取貨模型,降低庫存成本,并一定程度解決資金占用問題。通過電子區域劃分技術,可以優化運輸路線,為快遞業選擇最優倉儲地點提供依據。通過利用云倉庫管理系統,改善庫存管理方式,將長期儲存商品進行集中管理,實時監控和預測突發狀況,提高庫存管理效率。
1.快遞業服務體系發展不健全。現有快遞業的服務同質化現象嚴重。對數據信息缺乏認知,缺少定制化快遞服務項目,盲目擴張經營導致服務內容單一。快遞反饋機制仍然落后,對顧客需求分析不足,顧客滿意度較差。流通方面的服務、庫存的管理以及信息的服務相對缺失,服務質量參差不齊,庫存成本高。
2.快遞末端站點設施不夠完善。末端站點管理松散,加盟站點無差異化經營,并且重點在價格戰上,對內部的管理較為松散。城鄉區域末端投遞缺乏穩定性,城鄉區域快遞發展分布不協調,作業場所更換頻率高,自動化、機械化程度低,末端投遞困難。交通運輸過程困難,車輛通行困難,快遞行業車輛普遍無合法通行證,經常被罰款。
3.快遞業市場不夠規范。量收增長不匹配、收投分布不均衡,快遞業當前經營過程中利潤率較低,低價惡性競爭較為嚴重,快遞業承受著內外部的環境壓力。對于內部環境而言,快遞業融資困難,惡性競爭激烈,為降低自身營運成本,提供的快遞服務質量較低,運輸質量較差。對于外部環境而言,商家為提高自身經營收入,向快遞業施加價格壓力,壓低快遞相關服務項目價格,快遞業的周轉資金不充足。同時,快遞業市場缺乏法治管理,糾紛量居高不下,快遞員與消費者之間矛盾加劇,投訴涉及的快遞企業數量多。
4.快遞業可持續發展意識有待加強。快遞業自身對信息的長期有效性利用缺乏,根據2016年《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結果顯示,有超過50%以上的網購用戶的個人信息被泄露。對于快遞包裝的相關調查顯示,超過2/3的快遞業業務處理員未對用戶個人信息進行保護,導致信息的濫用。而對快遞過程中產生的紙板和塑料,其回收率非常低,僅為8%,包裝物總體回收率僅為17.5%,其中塑料和膠帶產生的污染最為嚴重,焚燒方式產生二噁英氣體,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污染。運輸工程伴隨著能量的消耗,產生工業上的“三廢”。專業人才培養機制缺失,快遞從業人員素質低,學歷低,年齡偏小,人員流動性大。
企業應結合自身核心競爭力來制定企業日常經營目標,企業管理模式改善計劃,人才培養和儲備計劃,企業活動模式創新方案以及企業未來的戰略規劃。樹立企業品牌意識,關注顧客滿意度,隨時進行顧客滿意度調查問卷工作總結,挖掘提供高附加值特色服務,加強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的高效合作,探索大數據下快遞業信息化建設,向智慧供應鏈轉型。重視加盟商的管理基礎、資源條件、考核方式,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和國際競爭力。建立信息共享系統,加強上下游企業合作,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聯合發展,形成雙贏。
建立配送中心與末端配送網點結合的末端共同配送服務體系,積極建設城鄉快遞末端網點,健全城鄉快遞末端投遞能力,引導快遞企業與電商平臺融合發展,形成城鄉快遞節點全覆蓋,實現城鄉物資雙向流通,提高 “最后一公里”服務能力,形成覆蓋全省的快遞交通運輸體系。在合理安排時間、路線和次數的基礎上,實現效率最大化,從而達到一定的規模效應,提高物流資源的有效利用率,從而撒所快遞業的傳遞成本,并能夠提高末端網點及站點的資源利用率,并一定程度緩解配送壓力。
按照快遞業可持續發展原則,對快遞運輸車輛進行有效管理,將其作為“民生保障車輛”投入實際運輸過程,允許合法的快遞運輸車輛在市區內正常營運,不受各種限行措施制約。同時,提高快遞車輛的通行便利條件,保障其通行更加快捷。
加大培育運營規范、管理有序的末端快遞示范企業,促進公平和良性的差異化競爭,建立完善的市場監管體系。加大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開展以動產質押為基礎的快遞銀行業務,鼓勵快遞業與商貿流通企業共同制定運輸、配送計劃,全力培育快遞服務項目試點。加強土地供給,合理安排快遞網絡攬投點、產業園等。加快制定和完善相關快遞行業經營和包裝條例。
鼓勵企業,消費者參與包裝回收,大力推廣“綠色快遞”環保意識,加強環保意識教育。鼓勵企業研發環保包裝解決問題,合理規劃運輸路線,減少能源的浪費和污染。建立健全人才培訓機制,加強與高校、地方政府之間的合作,重視基層人員培訓,尤其是對互聯網+、云物流技術的學習,并完善基層人員勞動保障機制。
快遞行業的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通過探究大數據背景下的快遞業發展方向與路徑,分析當下主要存在快遞業服務體系、基礎設施和市場發展不健全等問題,快遞業對大數據技術及信息挖掘仍然不夠充分,需要實現電子商務與快遞業的聯合發展,更加注重生態環保,實現綠色物流,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的,大數據在快遞業的訂單處理、倉儲管理和訂單傳送等各環節都有積極的影響,使快遞業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快遞業在大數據背景下與電子商務聯合發展,未來將會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