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中談及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包含六個維度,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與合作、運動與健康、學習能力、審美與表現。在高中學習生活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是重要內容,高中生在個人財務管理方面經驗尚欠缺,因此加強經濟生活中能力的培養很關鍵。本文主要對高中生在經濟生活中綜合能力的培養價值作闡述,并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對策和意見。
關鍵詞:高中生;經濟生活學習;綜合能力
一、 高中生在經濟生活學習中培養自我綜合能力的價值
高中時期是人一生中青春期的鼎盛階段,高中階段的學習也是一生中最為重要的一段時期。這一階段,在初中課程的基礎上進行更深入的專業知識的學習,有效靈活的學習方式使學習能力、綜合素養進一步提高。作為高中生,具有一定的獨立和自理能力,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和理財理念對以后的人生階段有重要意義。這一階段有效地學習理財方面的知識和方法,培養個人收支翔實記錄的好習慣將對個人的綜合能力提高是十分有益的。為了在經濟生活學習中提高高中生的綜合能力,促使高中生更好地理解人類社會生產發展的基礎,增加自己的經濟知識儲備,我們應主動結合高中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特點為高中生打造量身定制的學習方式。
二、 高中生在經濟生活學習中培養自我綜合能力的方法
(一) 加強理論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高中生剛剛開始接觸經濟生活,相信大家絕大多數最開始是從自己的零用錢的管理開始慢慢接觸經濟生活的。在生活中你有養成記錄每月或每個季度收支記錄的習慣嗎?你有認真記錄和觀察自己的經濟支出主要用于哪一部分,思考過每項支出是否合理,購買的東西在當時真的有必要嗎?如果我們在經濟生活中多做一些小思考,更加合理地規劃自己的經濟生活方式,那么不失是使自己成為更優秀的人和提升自我綜合能力的好方法。在課堂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學會結合生活中的不同情境和自身特點,對于某些問題進行自主地探索和分析,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和時間、金錢的管理理念。在高一思想政治課上,教學大綱里專門安排了《經濟生活》一篇。該部分內容就生活與消費、生產勞動與經營、收入與分配、發展社會主要市場經濟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對于高中階段的我們理解經濟生活的本質,什么是生產關系和如何實現社會資產的合理分配都具有很強的實踐意義。例如人們對經濟學的理解,個人或集體的欲望是無盡的,而經濟資源在絕對量是有限的。稀缺資源有各種各樣的用途,而且用于某一用途就不能再用于其他用途。因此,人們的各項經濟活動中都逃不開選擇問題。所以效率至關重要,使經濟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機會均等的競爭環境,實現經濟更快速地繁榮發展。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只有用理論知識指導生活實踐,學會自主式的學習方法,在興趣的指引下帶著問題結合生活實際探索和分析,我們在經濟生活中的技能和綜合能力將得到切實地提高。通過以上方法聯系現實生活實踐,提高我們的理財能力,對于數學思維和計算能力,以及一些生活現象的本質認識上,會有更大的進步和發展。
(二) 多途徑地豐富課堂內外的學習內容。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把教學的重心放在課堂理論教學,久而久之我們對知識的求知欲僅僅滿足于課堂。實際上,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以及出版作品內容形式日益多樣化,課堂之外也是我們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適應自主式的學習方法也是由高中向大學階段學習方法過渡的重要途徑。對于課堂的教材結構要全面把握,例如每一單元以序言為學習指導,每一課把握導言,每一框把握框題,每一目重點掌握黑體字。單元正文是課堂主體內容,是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環節;教材中的每一課,還包括了專家點評、名詞點擊和課后鏈接,這些都極大地豐富了課堂上的教學內容。在學習的過程中應把握近義詞、劃分概念中的句子成分、尋找反義詞、前后對比、抓住每章節的關鍵詞。在課外拓展方面,要時刻聯系黨和國家的政治經濟政策方針,收看經濟類的優秀欄目,在網上及時閱覽和搜索一些關于經濟生活的新聞和資訊。我們還可以聯系其他學科的知識點,拓展綜合思維。例如貨幣的產生和演變與人類文明和經濟發展的關系。貨幣作為一種從商品中分離出的充當固定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它的產生與發展是人類商業文明和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人們為避免物物交換隨種類增多帶來的難度增大,選擇喜聞樂見、普遍容易接受的商品作為一般等價物。包括貝殼、布帛、牲畜等,貝殼相對稀有并具有一定的辨識度,這就是貨幣的雛形。第二階段人們選擇用金銀等重金屬并把它們鑄成元寶或長條狀,便于攜帶且不易損壞。后來在長期的交易過程中,重金屬的磨損、貶值給貿易帶來了新的摩擦,于是出現了由國家統一制定的流通鑄幣,鑄幣的形狀演變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發展過程,如“刀幣”“環幣”等,此階段我們還可以通過相關的歷史資料和文獻,以及走訪博物館學習了解更多的經濟和人文知識;還有最早的紙幣產生于中國的宋朝時期,這是我國古代封建體制商品經濟的一大重要發展成果,紙幣是現代經濟的主要流通手段。對比不同國家紙幣的外觀設計,也反映了不同國家的文化特征。
可見,經濟生活的學習是一門大學問,蘊藏在生活中的每個角落。我們不能局限于課堂的知識,還要進行有效的課外訓練和知識拓展。所以在生活中遇到經濟相關的問題,我們應及時地深入分析并尋找答案,或者尋找網絡資源和途徑,如相關的貼吧、論壇,在線與他人或同學深入地討論和學習,逐漸找到問題的答案。俗話說“好學者不如樂學者”,興趣是長期堅持學習的原動力,有助于保持旺盛的學習效率。學習經濟生活雖然是一些基礎知識,但對以后的創業實踐和提高經濟生活的參與能力、促進個人以后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 結束語
綜合上文所述,經濟生活是我們在高中階段必須認真學習的一門知識,在經濟生活中培養自我綜合能力對于認識經濟生活中的現象,獲得參與現代經濟生活的必備知識和重要技能有重要的意義。這樣不僅有利于了解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概況,更增強了道德和法制觀念,自覺規范在經濟生活中的行為。
參考文獻:
[1]黃明賀.高中生如何在經濟生活學習中培養自我綜合能力[J].經營管理者,2017(3).
[2]楊旭.高中生如何在經濟生活學習中培養自我綜合能力初探[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22):292.
作者簡介:陳斯祺,福建省福安市,福安市第一中學高二(14)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