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學科作為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日后的成長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了能夠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對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和能動性進行培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有必要結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合理運用人本理念,將人本精神理念體現在音樂學科教學中,從而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
關鍵詞:人本理念;小學;音樂;動畫片;情境;積極性;主體地位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性越發受到關注,而小學音樂教育不僅有利于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更能夠有助于學生心理品質的提高,為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提供保障。因此,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在小學音樂教育中得以更好地成長和發展,發揮小學音樂課程的教育價值,小學音樂教師有必要在教育過程中合理運用人本理念。一方面,人本理念的包容性較強,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體現自身的興趣愛好,更易獲得滿足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在音樂教育中貫穿人本理念,既能夠有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又能夠推動學生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綜合提高,使學生的發展需求得到滿足和尊重,得以個性化發展和成長。
一、 對人本理念學習氛圍進行構建
將人本理念貫穿至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就需要在課堂內外對其人本理念學習氛圍進行構建。對于小學音樂教學而言,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使學生對其音樂魅力進行感知的過程中學習音樂知識,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積極自主的對其音樂知識進行學習,進而為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提供保障。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還應對學生的問題發現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進行合理培養,這些都能夠有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提高。教師還應注重其教學方式的開放性,始終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的主人公意識得到培養,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激發。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注重自身素養的提升,除了需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之外,還應注重自身道德素養的提升,這都會對學生的發展發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會受到教師專業素質和崇高人格魅力的影響,學生的課堂融入狀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師個人專業能力水平的影響。因此,為了能夠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具體體現出人本理念的運用狀況,小學音樂教師有必要對其人本學習氛圍進行構建,這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使學生想象力得到最大限度發揮的同時,也能夠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
二、 對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和創新能力進行培養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教師需要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需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小學音樂教師在傳統教學中往往容易放大自身的主導作用,導致學生的學習狀態較為被動。再者,傳統“樂理+唱歌”的教學形式也會對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造成影響,甚至會讓學生產生枯燥厭煩之感,感受不到音樂學習的樂趣和魅力,不利于學生的自主發揮,更不利于學生音樂創造能力的培養。比如說,在開展與花鳥相關的音樂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音樂所描繪的場景進行感受和體會,由此使學生感受到音樂情緒中輕松愉快的因素,對生活的美好有所認識,從而更加珍惜現有的生活。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音樂中的聲音進行聆聽,并嘗試去模仿其中所包含的聲音內容。引導學生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聯想,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受此影響得到激發。換言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也能夠在音樂的體會中得到提高,從而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培養。教師在對學生的學習束縛進行接觸的過程中,學生也能夠享受到更為廣闊的自由空間,能夠將自身活潑、好動的天性釋放到學習當中。教師在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對其教學方法進行適當選擇的過程,能夠體現出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既是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尊重,也能夠讓學生有更廣闊的空間理解和感受音樂內容,由此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實現對學生創造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 對動畫片中音樂資源進行合理運用
生活中隨處可見音樂的背影,尤其是小學階段學生所喜愛的動畫片更是包含眾多的音樂因素。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有必要結合小學階段學生所喜愛的方式對其教學活動進行設計。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基于教學內容融入學生所喜愛的動畫片音樂,這樣既能夠將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吸引到課堂教學當中,又能夠有利于學生對音樂內容進行更好的體驗和感悟,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動畫片中所包含的音樂不僅具有鮮明的節奏感,同時還具有較強的旋律感,這種具有藝術特色的音樂作品可以被小學音樂教師作為素材運用在課堂教學當中。換言之,動畫片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認作為審美藝術中的一種,學生對美的感受和體驗可以受其影響得到強化。這種視聽結合的藝術作品能夠體現出作者的世界觀和生活態度,從而對學生的藝術情感形成感染。學生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習小學音樂作品,既能夠對其中的音樂知識進行更好的學習,又能夠有利于學生對音樂節奏進行把握,從而對音樂作品所要傳達的思想情況進行了解。
在小學音樂教育中運用人本理念,其根本目的并不完全在于讓學生準確無誤掌握歌曲中的音律,也并不是說要使學生未來發展成為專業的音樂家,而是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和情操得到培養,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提供保障。因此,小學音樂教師除了需要在音樂課程教學中對學生的情趣進行調節之外,還需要注重學生智力和能力的發展,進而對學生的創新精神進行培養。
參考文獻:
[1]童琳.從人本主義教育角度探析小學音樂教學的發展措施[J].戲劇之家,2016(4):203.
[2]周瑩.人本教學理念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8).
作者簡介:
錢艷,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吳中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