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素養是大學生必備的素養,但當前中國文科大學生的科學素養缺失情況嚴重。物理課程具有直觀、貼近生活利于觀察理解等優點,是非常適合培養文科學生科學素養的課程。根據文科生的知識基礎、認知能力以及對科學素養的要求,為文科大學生量身設計出生動易懂,輕知識點,重理性能力的物理課程,通過這樣的物理課程提高文科學生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大學物理;文科生;科學素養
一、 引言
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傳統的單一型人才早已無法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而兼備文理的綜合型人才才是未來的大勢所趨。
科學素養主要是由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對社會的作用這三部分組成,它對于培養人才的綜合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而當前我國文科類大學生在科學素養方面的缺失情況比較嚴重,因此提高文科類學生的科學素養,對培養和提高其專業素質和就業實力都十分重要。
物理具有實踐性強,內容與生活貼近等特點,加之其包括理論課程和實驗課程兩個部分,可以相互結合促進,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方面具有其他理工類課程所不具備的優勢。
本文根據文科大學生的知識背景和專業需求等對物理課程的設計做出相應的調整,設計出一套能夠激發文科類學生學習興趣,適應文科類學生學習能力,培養文科類學生理性思維,提高文科類學生創新、動手能力的物理理論與實驗課程,用來培養和提高文科類大學生的科學素養,增強文科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二、 科學素養對于文科類學生的重要性
1. 科學素養會影響文科學生的思維模式和判斷能力:如果文科學生缺乏思維條理性,信息判斷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這些素養,缺乏理性的質疑精神和基本的常識判斷能力,會易受外界影響,無法判斷信息做出正確的決策。
2. 科學素養會會影響文科學生本專業知識的掌握:近年來各高校涌現出很多交叉專業,即文科類學生既要學習文科知識,也要掌握一些理工科知識;反之亦然。所以掌握一定的科學素養對文科學生學習文科類專業的知識也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3. 科學素養會影響文科類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理工科類學生在從事交叉學科和文科類工作時也具有很強的優勢。因此提高科學素養對文科類學生就業會起到促進的作用,能夠補充文科類學生通常缺乏整體意識和流程意識,思維的邏輯性和嚴密性。
三、 針對文科類學生設計的物理課程
(一) 物理課程培養文科類學生科學素養的能力指標
1. 激發文科學生學習興趣:很多文科類學生理工科基礎薄弱,對物理課程有本能的排斥感,所以要著重于利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形象且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來打破學生對物理的偏見,進而培養出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
2. 提高文科學生的基本科學能力:為文科學生設計的物理課程,其課程設計要符合TC-OBE的標準,以學生真正得到能力提升為目的。通過開設物理課程能培養文科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創新能力。
3. 使文科學生掌握基本的科學思維方法:通過物理課程,尤其是物理實驗,使學生掌握一些很重要的科學思維方法,例如:“替代法”“模擬法”和“對稱交換測量法”等。
4. 為文科學生提供了解新科技的途徑和方法:教師要多為學生介紹一些了解最新科技的手段和途徑。例如:查詢文獻的方法,一些科普的網站和書籍等等。
(二) 課程設計方案
1. 課程設置原則和目標
(1)課程設計要輕理論、重思維、重能力:在教學上要簡化理論推倒和習題的練習,要通過小組討論,建模練習,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信息判斷力,在廣度和深度上加強學生的科學知識儲備。
(2)課程設計形象化,趣味化:照顧文科學生的學習心理感受,將對學習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在課程設計中要注重使內容貼近生活且具有趣味性,有針對性的挑揀和簡化部分內容,同時要調動多種教學手段。尤其要利用好實驗課,多開設富含趣味性和科學性的實驗,寓教于樂,使學生能夠比較輕松的學習環境中,得到能力的提高。
(3)課程設計要理論實踐相結合:對于一些學生理解起來相對困難的知識點,可以通過結合實際應用和直觀的演示實驗等方法使學生更簡單直接的掌握知識,同時可以利用實驗課將學習到的知識進行驗證,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2. 課程設計的方法
(1)課程資源:
不要直接搬用理工類學生的理論和實驗教材,應根據文科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基礎,簡化教材難度,摘選教學內容。例如,可以加入一些科普類讀物并刪減一些繁瑣的理論推導過程。另外,可以不僅僅拘泥于紙質教材,使用數字化教材、多媒體、MOOC、微課等教學資源。
(2)教學方法:
不拘泥于課堂,采用多種類教學方法,充分利用數字網絡實現“互聯網+教育”的教學模式。使用翻轉課堂、微課、MOOC等新的教學模式,更高效充分利用學生的碎片化時間;通過提前布置相應的預習內容,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在課堂上多為學生提供討論,參與教學的機會。允許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表明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
(3)考核方法:
不固化于習題考試的考核模式,使用辯論、提交論文、設計實驗和設計項目等方式更多地從能力增長的角度去考核文科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效果。
四、 結論
利用物理課程提高文科類學生的科學素養,必須對物理的理論和實驗課程從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上重新進行相應的課程設計。根據文科類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物理課程的特點制定出新型的教學模式,激發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自信心和興趣,通過形象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使文科類學生的科學能力、知識儲備等科學素養得到提高,增強文科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蘭繼紅,虞春生.淺談文科實驗室建設[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5(11):1467-1468.
[2]鄭志軍,胡青春,陳毓莉.提高文科類學生的工科課程教學質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2):136-137.
[3]胡玉才,汪靜,周丹.大學物理課程智能化在線作業系統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18(2):43-46.
作者簡介:李喬敏,講師,遼寧省大連市,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基礎教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