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師是孩子們人生中第一位導師;是孩子們的另一位“媽媽”;是決定孩子將來的性格和品行的關鍵人物,在教育事業這張波瀾壯闊的航海圖中,教師起著關鍵性的導向作用,引導教育這艘大船乘風破浪,正確前行。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在《怎樣做幼稚園教師》中寫道:一個熱愛兒童的教師,他是會全心全意地為兒童謀幸福,繼續不斷地改進自己的工作,幼兒教師的愛是幼兒教育的基礎,是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因此身為人師,為人師表,我們應做到熱愛幼兒,心系幼教,始終堅守工作崗位,潛心鉆研,爭做最美的好幼師。
關鍵詞:幼教;熱愛;堅守;鉆研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9-017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9.164
一、心系幼教,熱愛幼兒
習近平總書記在《做黨和人民滿意的教師》談話中指出: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雖然我們面對的只是一群3-6歲的孩子,但是作為幼兒教師的我們也應該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有著自己人生的價值觀,教好孩子是我們的使命,讓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更是我們的責任。習總書記的這句“老師責任心有多大,人生舞臺就有多大”值得我們每一位教師深深地去思考。我想一位沒有責任心的幼兒老師,即使具備更為精湛的教學能力,那也不能成為一名好老師。“一言一行為人師表,一舉一動堪稱楷模”,這不是一句寫在墻上的標語,那么具有高尚的師德就顯得尤為重要,“師愛是師德之魂”,愛孩子是每個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操守,所以我們更多的要把自己定位在當好孩子在幼兒園里的“媽媽”,用自己的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精心呵護好每一位孩子,關注他們的個性差異,努力使每一位孩子都能健康、茁壯地成長。
二、心系幼教,始終堅守
我們能為一份工作付出多少?犧牲多少休息時間?犧牲多少與家人相伴的時光?甚至以失去健康為代價……沒有豐厚的酬勞,我們的幼兒園老師卻能做到這些,不僅僅是出于把工作做得更好的責任心,更是從心底真正的熱愛。我們愛孩子清澈的眼睛,愛孩子稚嫩的聲音,愛孩子天真的模樣,愛孩子純真的靈魂。正因為這些愛,我們才會去履行責任,賦予自己使命感,并為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堅守。也正是因為愛,我們的日子才會變得生動有趣,未來才充滿期許。
清晨,我們是溫暖的小太陽,安慰著分離焦慮的孩子;或是逗樂、或是擁抱……我們想盡辦法,讓孩子綻放笑容。活動中,我們是有思考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我們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學習、一起游戲、一起運動,每一個材料的選擇制作加工,每一個看似不經意的互動,每一個出其不意的驚喜,都是我們深思熟慮的舉動,都傾注著我們滿滿的心意。生活中,我們做孩子們無微不至的“媽媽”,一個簡單的洗手方法指導,一次穿衣的協助,一次平常的喂飯,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贊許的微笑,一次興奮的擊掌,一個柔軟的擁抱……一個個細小的舉動流淌在孩子身上心上。夜晚,我們是一群夜精靈,撰寫活動方案、梳理教學經驗、為孩子創設獨特的環境,打造富有探究的學習區域,忙忙碌碌。深夜,推開家門,望著自己熟睡的孩子和凌亂的屋,感慨愧疚,可是,第二天又回到別人孩子的身邊……這就是我們幼師對工作的堅守,因為我們情系幼兒,因為我們心系幼教。
三、心系幼教,潛心鉆研
社會上普遍認為:幼師是一個不需要很強的專業技能,只是照顧孩子吃喝拉撒的保姆。聽到“我是一名幼兒園老師”,對方的回答往往是:你一定很有愛心哦!幼兒園老師要很有耐心呀!你們很有童心……是的,我們的耐心不僅是一遍又一遍的示范指導,更是堅信的靜待花開;是的,我們的愛心不僅是對天真燦爛的孩子的喜愛,更是對吵鬧或啼哭、各種無序混亂場面的高度忍耐,是一種職業修煉;是的,我們的童心不僅是蹲下來跟孩子說話,傾聽孩子的聲音,更是站起來,觀察他們怎么玩,研究他們怎么玩,并時刻做好支持他們深入玩的準備。我們組織的每個活動中都滲透著不同年齡層孩子的發展規律、學習方式和特點,我們要在與孩子朝夕相處中不斷地學習如何處理他們生活、游戲中發生的問題,進而推進孩子的發展。然而在教學中,教師要能夠準確地診斷每一個幼兒在活動中的發展狀態和需求,給予適時的教育指導,這是需要非常具有專業性的能力。著名學者士比平說過:“知識是我們借以飛上天堂的羽翼。”因此,我們教師要堅持不懈地學習和實踐積累,學習先進學前教育理論,了解國內外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經驗和做法,積極探索新時期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藝術,成為孩子學習、探索的支持者,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努力做到學識淵博、業務精良,既要有精深的專業知識,又具有廣博的相關知識,還具有堅實的理論功底和較強的業務能力。只有這樣,在教學中才能成竹在胸,得心應手,才能令孩子產生敬重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親其師,信其道,讓孩子從我們身上學會努力、堅持、創新,學會學習的方法和探索知識的樂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日常文明習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我們只有擁有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以及科學的教學方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做一位具有扎實學識的好教師,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更多優秀的接班人。
以愛為名,心系幼教,讓我們帶著敬畏之心靠近孩子,帶著誠摯之心記錄教學,帶著拳拳之心實踐教學,帶著赤子之心品味幼教人生,爭做最美的好幼師。
參考文獻:
[1]莊陽雪.淺談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幼教工作者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7(83).
[2]柏昌紅,章順光.怎樣做一名新時期的幼教工作者[J].新課程學習(上),2015(4).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蘇普芬(1982.1— ),女,漢族,福建南安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