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江西對《四庫全書》的編纂貢獻很大,向四庫館進呈圖書的數量僅次于浙江與江蘇。但由于缺乏文獻,江西巡撫進呈圖書的順序與數量,一直存在爭議。本文將依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纂的《纂修四庫全書檔案》,并結合《四庫全書答問》《四庫館進呈書籍底簿》《四庫采進書目》等材料來對江西巡撫向四庫館進呈圖書的基本情況做一考證。
關鍵詞:四庫全書;呈送書目;江西巡撫
《四庫全書》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卷帙最多的一部綜合性叢書,其編纂開始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結束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歷時十五年。由于缺乏文獻,江西巡撫進呈圖書的順序與數量,一直存在爭議。這里,且依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纂的《纂修四庫全書檔案》,并結合《四庫全書答問》《四庫館進呈書籍底簿》《四庫采進書目》(以下簡稱《檔案》《答問》《底簿》《書目》)等材料來對江西巡撫向四庫館進呈圖書的基本情況做一考證。
在《答問》中,江西除了兩江總督采進本外,巡撫進呈書目總數是664種,其進書的順序和數量是這樣的:第一次呈進書目(78種);第二次呈送書目(104種);第三次呈送書目(110種);第四次呈送書目(128種);第五次呈送書目(162種);第六次呈送書目(82種)。
《書目》記載江西巡撫進呈書籍總計697種:江西巡撫海第一次呈送書目(104種);江西巡撫海第二次呈送書目(110種);江西巡撫海第三次呈送書目(110種);江西巡撫海第四次呈送書目(128種);江西巡撫海續購書目(162種);六次續采書目(83種)。
《底簿》藏于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乾隆抄本,全十冊。其中,江西巡撫進呈圖書數量總計545種:江西巡撫海第一次呈送書目(78種);江西巡撫海第二次呈送書目(104種);江西巡撫海第三次呈送書目(110種);江西巡撫海第四次呈送書目(85種);江西巡撫海續購書目(81種);六次續采(81種)。
《檔案》中有關江西巡撫進呈圖書的記載如下:
第一次:江西巡撫海成乾隆三十八年正月初六日奏折云:“茲據司道等將先購之書并續經呈繳各書,悉心檢核,除剿說、巵言無關采錄外,謹擇其堪以進呈者二十三部……”
第二次:江西巡撫海成乾隆三十八年六月二十日奏折云:“竊臣于本年正月初六日,將搜羅堪以進呈書二十三部……”“臣隨會同學臣曹文埴,并率同司道檢查。除剿說、巵言無關采錄外,謹擇其可以進呈者六十五部……”
第三次:江西巡撫海成乾隆三十八年九月二十四日奏折云:“竊照江西省搜訪書籍,自正月、六月兩次選錄書目,俱經另繕清單,恭折具奏,仰蒙圣鑒。”“今又據各屬陸續呈繳書籍到臣。臣隨會同學臣曹文埴,并率同司道,逐一檢查。……共得一百零四部,計一百七十七種。”
第四次:江西巡撫海成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初七日奏折云:“今又據各屬送到續獲各書,臣隨率同司道詳加校核,復得堪選之書一百一十部,現已抄釘齊備。”
第五次:江西巡撫海成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十八日奏折云:“今據選得各書內有可備甄擇者一百八十六部……”
第六次:江西巡撫海成乾隆四十年四月十四日奏折云:“今據各屬協同委員購獲遺書陸續呈繳到臣,當即飭令局員公同覆校。除堪入選者,容俟詳細校核,摘敘簡明指要,另行奏進,解交四庫館查辦。”
第七次:江西巡撫海成乾隆四十年五月十一日奏折云:“竊臣委員購獲遺書,遵旨詳細曉諭,各屬士民無不感激輸誠,紛紛呈繳。……其堪以入選者,飭令局員公同詳細校核,摘敘簡明指要,另行奏進,業經恭折具奏在案。”“今據書局選得各書內,有備甄擇者二百六十八種。……臣與司道公同覆校無異,將堪以備選各書封固,遇有便員解交四庫館……”
第八次:江西巡撫海成乾隆四十年九月十二日奏折云:“茲據選得堪備甄擇者二十八種、應行銷毀者一千二百一十三部,臣與司道公同覆校,將堪以備選各書封固,即交折差解交四庫館。”
第九次:江西巡撫海成乾隆四十年十一月十七日奏折云:“竊臣欽遵諭旨,飭屬購獲遺書,……公同校核,選得堪備甄擇者一百一十種,應營銷毀者三千零五十八部。”
第十次:江西巡撫海成乾隆四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奏折云:“茲據各屬購獲遺書,陸續呈繳前來。……選得堪備甄擇者一十六種。”
第十一次:江西巡撫海成乾隆四十二年四月十五日奏折云“茲據各屬購獲遺書,陸續呈繳前來。當即飭令局員南昌府同知杜一鴻等公同校核,選得堪備甄擇者九種。”
第十二次:江西巡撫海成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十八日奏折云:“嗣據各屬陸續搜查呈送前來,隨經飭令委辦書局同知潘汝誠、杜一鴻等詳加校核。內有堪備選擇者五種,……解交四庫全書館。”
根據史料和這兩個表可以看出,江西巡撫向四庫館進呈圖書的幾個問題:
一、關于《答問》等文獻是否準確的問題。將《答問》《底簿》《書目》與《檔案》相比較,江西巡撫進書的順序和數量在這四種文獻的記載中存在明顯差異。《檔案》是編修《四庫全書》情況最官方的記錄,同時也是研究《四庫全書》的珍貴史料。
二、關于前四次呈送圖書數量的問題。根據江西巡撫海成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十二日所上《江西巡撫海成奏從前校核書籍無詆毀字句及現在查辦情形折》中記載:“臣查自上年(乾隆三十八年)搜羅書籍以來,……復率同司道選擇堪以進呈者,共五百零三種,俱經陸續奏進。”可知,前四次呈送圖書數量為302部(503種)。
三、關于第六次呈送圖書數量的問題。從乾隆四十年四月十四日到五月十一日之間,有一小批經過甄別的圖書業已進呈四庫館并記錄在案,但數目不詳。
四、關于第十二次呈送圖書的問題。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初二日所上《江西巡撫海成奏遵旨陳明前進書籍應存應領情形折》記載:“江省自乾隆三十八年起,計十一次共進書一千三十七種。”從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四月十五日,江西省呈送圖書由江西巡撫海成負責,向四庫館呈送圖書十一次,有關的記載都可以在上面引述的奏折中查到。又,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十八日所上《江西巡撫海成奏繼進備選及應毀各書并祈校刪志乘折》記載:“嗣據各屬陸續搜查呈送前來……內有堪備選擇者五種,……解交四庫全書館。”1江西巡撫海成在乾隆四十二年四月第十一次進書之后,又在同一年十月再次進書5種。因此,從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正月初六日開始,到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十月十八日為止,江西巡撫海成共向四庫館呈送圖書十二次。
五、關于江西巡撫進書數量統計的問題。由統計可知,江西巡撫海成向四庫館進呈了1042種書。這個數字是在統計了其前十一次和第十二次進書數量的基礎上得出的。《檔案》所記載的江西進呈書數量,單位各異,有“種”有“部”,數字難以精確統計。我們依據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初二日海成所上奏折:“江省自乾隆三十八年起,計十一次共進書一千三十七種。”得出,江西巡撫海成前十一次進書(1037種)加上第十二次進書(5種),共1042種。
參考文獻
[1]任松年:《四庫全書答問》,上海書店民國叢書第四編41冊,第38頁。
[2]吳慰祖校訂:《四庫采進書目》,商務印書館1960年版,第158頁,筆者自行統計。
[3]姜雨婷:《傅斯年圖書館藏〈四庫館進呈書籍底簿〉研究》,第23頁。
[4]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纂修四庫全書檔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4頁,第132頁,第156頁,第189頁,第256頁,第312頁,第373頁,第385頁,第426頁,第484頁,第536頁,第586頁,第642頁,第731頁。
作者簡介
張潔(1982-),女,滿族,黑龍江雞西人,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