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君
摘 要:實驗室在當前階段在高校當中是開展科學研究的主要基地,是學生們發展自身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關鍵所在,對于一個高校來說體現科研水平的關鍵,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的發展有助于實驗室更好的擴大自身的規模和影響力,同時有效的改善當前素質化教育教學,為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筆者主要從高校實驗室體制的改革以及發展入手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實驗室體制;改革;發展
高校實驗室在培養人才以及發展科技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目前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部分的高校在實際的科研能力的發展方面逐步的趕不上時代的進步,對于高校的科研水平以及創新水平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1高校實驗室管理問題
在當前國家對于高等教育的投資較高,同時多數的高校也都針對相應的學科構建了多數的實驗室,但是實際的教學效率不高,各個地區在進行實驗室的建設過程中出現各自為政的現象,很多實驗室都出現了封閉的特點。隨著實驗室教學體制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這種傳統的管理模式往往會暴露出大量的問題,在管理過程中出現管理分散、效率較低的現象,同時國家投入往往無法第一時間到達,造成實驗室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出現滯后現象。
2高校實驗室體制改革對策分析
2.1發揮自身優勢,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
在當前來看,教師不能僅僅局限于一個項目,有的教師往往在實際的實驗室工作過程中完成一個項目之后,就安于現狀,依附于高校所存在的優勢。高校應當重視當前的高新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前沿,同時通過對高校科研技術的不斷分析和總結,讓學生能夠在實驗室當中接觸到更多的技能和相關的技術。同時高校也應當通過多渠道的資金籌備,借助高校自身所具有的優勢,不斷的更新實驗設備,增強實驗室的活力,同時不斷的提升實驗室工作人員的素質以及學術能力等。高校實驗室也應當借助自身的優勢不斷的擴大開放的力度,避免出現封閉式的特點,應當讓學生們都能夠參與到實驗室的工作當中,積極的參與社會服務,同時爭取企業、公司、社會上的自主等,結合銀行貸款等來進行實驗室的建設,同時保證資金項目最大化利用,對于那些資金較少的實驗室來說,應當進行合理的規劃,避免出現資金的浪費等現象。
2.2配合課程體系的改革,強化改革力度
高校實驗室在進行教學體制的改革過程中同時也應當重視課程體系的改革,通過正確的課程體系改革來有效的提升實驗室的作用和效果,從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體系等方面對當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有效的審視,同時保證在教學體制的改革過程中改革的有效性以及必要性,避免出現改革無效的現象,可以結合現代化信息技術來進行改革工作,一方面有效的提升實驗室的工作效率,同時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改革也能夠讓實驗室更好的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讓實驗室能夠實現更好的與時俱進。
2.3加強實驗室管理,發揮科研人員才能
在當前社會對于高等教育教學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高校應當重視走內涵發展的道路,提升辦學效率,提升辦學效率。
在我國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實驗室教學工作決定了實驗團隊建設和發展的走向,同時對于高校的未來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進行實驗體制和實驗教學改革過程中應當重視對人才的培養工作。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應當重視對教學體制、教育教學思想以及教學觀念進行適當的改革。國家教育部門提出當前高等教育應當打破傳統的局面才能夠著力于素質能力的培養,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等。
突破封閉的教育教學狀態,擴大教育的對外開放性,積極的汲取全人類的優秀成果,不僅局限于國內的相關資料和內容,同時還應當學習西方的教育教學體制,同時突破教育和經濟上的格局等,樹立現代化的、規范化的教育教學體制。
國家教育部門提出,高校實驗室面對新的教育形式應當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等,同時積極的探索與高等教育改革相匹配的高等實驗室建設方式,同時核心應當與高校科恒體系以及教學規律相匹配,適應市場發展的經濟要求,更好的為市場的發展輸送人才,同時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綜合素質人才等。
3總結
當前隨著現代化的不斷建設和發展,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規范化的教學方式,同時對于高校實驗室體制的改革來說也應當做好良好的體制化建設,一方面應當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發展規律,同時還能夠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更好的為社會的發展輸送人才。同時高校還應當從國外的發展資源看齊,適當的增加國內外學校之間的交流、溝通和合作,有效的提升建設發展工作內容,為高校的實驗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助力,促進高校實驗室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呂亞楠.應用型本科高校開放實驗室建設改革探索——以鄭州工商學院為例[J].勞動保障世界,2018(24):79+81.
[2]徐麗,董磊.如何提高高校實驗室管理質量的策略研究[J].文存閱刊,2018(11):38.
[3]袁金蕊.論高校實驗室管理改革的重點[J].教育教學論壇,2018(22):17-18.
[4]吳增榮,張嚴,徐輝.基礎實驗室在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發展中的方針、特色及效益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8(08):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