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彬
摘 要:生物作為高中主流學科的重要學科之一是教育環節中重要的一環,高中生物教學評價和教學質量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著直接的影響,本文就研究中國高中生物教師啟發式教學方式提出幾點建議,以期能夠盡最大努力提升學生對于學習生物的興趣和學習欲望,激發學生獨立思考學習生物知識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實施應用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在新課改的目標要求下,教學目標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動,不再一味追求學生的學習成績,而是將教育重點放在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方面。啟發式教學大大改變了傳統教育中教師向學生進行單向知識輸送的局面,這種教育方式能夠讓學生充分融入學習課堂中,充分提現出來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的重要性,逐漸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縝密的生物邏輯。
1明確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內容
啟發式教學作為新課改后越來越多的生物教師采取的教育方式之一,主要是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和學生的能力水平,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采用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為主的知識傳授方式。這種方式能夠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啟發式教學不單純是一種教學方式,更是一種教育思想,啟發式教學的目的就是通過某種程度的誘因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狀態轉化為主動學習,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和意向,當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積極性以后可以大大降低教師的教課任務,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教學效率。
2把握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原則
當然啟發式教學也要遵循一定的章程和規則,必須要按照相應的教學原則來進行課程處理才能夠促進高中生物教學的實際效率的提高,高中生物教學需要遵守的原則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首先是自主性原則,因為傳統的教育方式中教師一般是向學生進行主動講授,而學生的學習狀態則是被動學習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難激發對于未知知識的強烈欲望和好奇心,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方式應該以啟發式教學為主,引導學生進入教學環境中,不用向學生完整的講述整個題目。二是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的原則,與前一點直接呼應,當學生受到啟發后,教師應該積極將課堂主體轉換為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對于教師所啟發的知識進行思考,從而進行消化得出自己對于知識的理解和結論,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夠將教師所講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第三個原則是舉一反三的原則,啟發式教學不能單純局限于教師所啟發的題目,而是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理解到的知識解決更多的題目,從而解決一類問題,提高高中生物教師的教學效率。
3優化高中生物啟發式教學策略
3.1創設情境氛圍,開展啟發式學習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高效的進入課堂狀態,教師可以在課前進行積極的情景問題設置作為開展啟發式教學的第一步。首先問題應該是存在于教師所創設的情景中,通過學生在生活中所熟悉的情景來讓學生將理論和生活進行聯系,從而融入到教師建立的情景氛圍中,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啟發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這一步相當于為學生獨立思考做下鋪墊,讓學生根據生活常識和已經掌握的生物知識對于教師所創造出來的問題進行積極思考,在思考完畢后帶著自己的問題聽教師的講解,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更加深刻的記憶。
例如:比如在學習蘇教版高中生物高一上冊營養物質一章的時候,營養物質作為高中生每天經常接觸的生物知識存在于生活中,但是高中生卻沒有對這些知識進行細致的學習。教師開展的時候可以積極創設生活氛圍,比如教師可以設計問題人在患有腸胃炎的時候往往需要進行輸液治療,輸液中很大一部分是葡萄糖,大家可以思考為什么不能用蔗糖來代替葡萄糖呢?通過這樣的問題來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從而為教師講述單糖和二糖的差異做下鋪墊。再比如為什么糖尿病患者的飲食不單單局限于甜味食品,米飯和饅頭也要定量攝取這個問題,為教師接下來講授多糖的知識打下基礎。通過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引子,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促進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3.2引入教學實驗,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生物課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各種知識的理論結果都是通過生物實驗總結出來的精華,所以要想讓學生對于生物產生一個根本性的認知,就要帶領學生參觀各種知識點進行實驗。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提升學生對于生物的研究,同時利用實驗的直觀性方面的優勢增加學生的學習經驗,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對于啟發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物質跨膜運輸方式一章的時候,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猜測哪些物質可以通過細胞膜?哪些物質不能通過細胞膜?這些物質主要包括氧氣,二氧化碳,氮氣,純甘油,氨基酸等。教師可以通過實驗來引導學生學習物質跨膜的運輸方式運輸方向。在實驗完畢后通過學生親身操作和實際觀測來開展新知識的學習與研究,讓學生明白啟發式教育學習不是機械的學習,而是通過現象形象地將生物知識展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的思考提供感性經驗。
3.3運用語言藝術,化深奧為淺顯
啟發式是教育改革素質教育背景下的一種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對于教師的要求更高。首先要求教師對于所教授課程內容的知識熟記以外,還要求教師可以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來講述高中生物中較為抽象的知識,通過生活化,形象化來轉換為較容易理解的生物名詞,從而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降低學生學習的門檻,為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提供保障。
例如:在學習蘇教版高中生物反饋調節這一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用語言藝術將反饋調節進行積極的比喻,可以比作成一個生產工廠,通過生產工廠的生產環節和反饋機制來引導學生認識機體是如何進行反饋調節的。再比如在學習蘇教版高中生物選修中腐乳的制作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形象的語言描述將腐乳的制作過程變成朗朗上口的繞口令幫助學生積累生活中的生物知識,構建生物知識體系。
總之,啟發式教學是目前教育改革中一項創新的學習理念和教學方式,這對于教師和學生的要求都比較高。首先需要教師對于備課的內容熟記于心,并通過合理的講解讓學生建立對高中生物為止知識的學習興趣。通過實驗室等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同時也要求學生能夠在教師的課堂上建立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思維模式,讓更多的學生感受到高中生物學習的快樂。
參考文獻
[1]高紅雷.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J].教法研,2017,(6):18.
[2]李燕.試論高中生物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方法的應用[J].學術研究,2015,(60):80.
[3]鄭友育.運用啟發教學,提高質疑思維[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17,(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