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現當代動畫發展的時空分布及其視覺呈現來看,世界動畫的發展成果無疑是分散而豐富的,其形式內容也各具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動畫大師研究》一書顯然也注意到了新當代動畫的多樣性,在研究介紹動畫大師個人創作的同時,提供了包括宏觀鳥瞰、微觀細察、回溯過往、作用未來等在內的多種動畫新視野,并巧妙地汲取和融合了美學、現象學、心理學的分析。筆者以章節和內容為脈絡,對《動畫大師研究》一書作一評介。
就章節構成而言,該書可謂是起自東亞,躍美歐而泛世界,自我國到日本,再向東跨越至美國,再到英國與其他國家。作者捉住當今動畫的主流,以地域劃分出五大章節,精準地選取了各國最具特色的幾位動畫大師進行深入研究介紹,從生平背景到作品和所獲獎項,每一條目都脈絡清晰、條理分明地為讀者勾勒出大師的輪廓,讓讀者得以近瞻動畫大師的魅力與風采。而這些并列的小點作為樹狀結構的末梢,以多方面多維度的信息集合,組成了以完整的個人研究為劃分依據的小節;又以幾位代表性大師的有限集合,完整而立體地表現了一個國家的動畫樣貌;多國的動畫現狀匯總,則可窺見現當代動畫的整體情況。
內容方面,除卻可圈可點的美學分析運用,本書的研究角度也頗為獨特。摒棄了傳統的視角,作者更多地選擇了從環境與背景入手,完整分析了作品誕生的外部客觀原因和內部主觀原因,將社會環境與作者個人理解相結合去分析一部作品,即先有環境催生作品,而非從作品起步回溯推演原生環境。如此分析的優勢也非常明顯。首先,由條目的背景出發導向作品中的細節投射,可減少缺失遺漏,提高研究細節類目的完整性;其次,從誕生條件出發一一對應分析,可去除過度理解和闡釋,提高研究結果的準確度。弗洛伊德曾將潛意識分為無意識和前意識,兩者都是潛意識的組成部分,但前意識更接近于意識,受到的阻隔也更小。動畫大師在創作一部作品時,可能會有意識地創造一些暗喻和隱射性強大的細節,但他一定會在不經意間表露出前意識部分的內容。而這一部分甚至他自己都沒有注意的內容,通過環環相扣的環境背景推論,也可以有所體現,這同樣也是本書所使用新視角的優勢。
綜上,該書角度新穎、邏輯分明,對當前動畫鑒賞和創作實踐都有一定的推進和深化作用,亦可作為廣大動畫愛好者的提高普及讀物,值得一讀。
本書為杭州師范大學“攀登工程”二期傳統特色學科(美育與藝術教育)建設項目成果之一,列入“西湖文化創意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