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臨沂蘭山小學)
合作學習是一種最為適應小學教學的學習模式,可以更為快速地讓學生融入課堂氛圍,學習數學教學知識,還能豐富學生們友情的發展,認識更多朋友。值得注意的是,合作學習并不是新出現的教學產物,是在生本理念的背景之下,不斷地探究分析而發現的一種教學模式,是存在部分問題的,需要我們的繼續探究,與生本理念緊緊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力求完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實現生本理念對今后小學數學課堂的構想。
小學是學生步入學習生涯的起步階段,也是至關重要的教學環節,對今后學生整體的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在過去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和學生之間距離感較強,交集點主要在學習上,教師未能關注到學生心理的發展變化,無形之中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小學學生的腦力智力、判斷力、思考能力等還未發展健全,是需要正確引導帶動時期,教師所處身份的作用意義非凡。若把握好小學時期學生的各項發展,培養出良好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對今后學生的學習之路更有幫助。同時,小學時期的教學模式的變化更容易被學生們所接受,從而更好地推動教育事業的改革。
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環境是學習是否高效、集中的一大關鍵。小學數學的教學主要以加減乘除的基本運算為主,課程較為枯燥,老師的講解方法更是缺少新意,不便于集中學生上課時的注意力,課堂教學效率時常下降。而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的引導力大于老師的指導作用,合作型的教學模式更方便學生們進行學習上的交流,從群體互動中發現樂趣,從而增加對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傳統教學模式中有一個課前預習的環節,要求學生在課前進行自主預習,并標記存有疑惑的問題,在課堂上向老師請教。根據生本理念的要求,我們對這部分進行了一個升級,由原來的個人預習變為小組預習,把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集合到一塊,共同思考解決難題。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增進學生們之間的親密關系,促進班集體的融合凝聚。老師可以建一個學習交流的群組,讓學生們在家里也可以進行問題交流和相互幫助解決。把難以理解、無法解決的問題發送給老師,在群內對該問題進行視頻講解,間接地提高數學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老師在學生學習中的引領作用是不可忽視和替代的,很多難度較高的題目或知識點都需要老師的必要指導。如在除法的教學中,學生們很難在短時間內學會倒著使用乘法口訣表,做起題來更是花費很多時間,這時候就需要老師在一旁的提示。25除以5等于5,這個式子中,老師便可以先講5的倍數是多少,一步步地找到5乘以5等于25這個式子,從而倒推出25除以5等于5.
老師除了要進行簡單的事例講學之外,還要勤觀察學生集體交流時的表現,學生們遇到問題時要適當地詢問,并對學生進行精神上的鼓勵,幫助學生樹立解題的信心,以免學生產生過多挫折感,失去對學習的積極性。要注意在小組交流中比較消沉的同學,私下談話詢問原因,及時地解決小團體之間的矛盾,緩和學生們之間的關系,促進班級同學的親密關系,凝聚班級的力量。為今后的班級建設和班風的培養打下一定的思想基礎,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在合作學習模式中學生始終處在重要位置,發揮主體作用。老師要時刻牢記這一點,給學生更多自由探討的時間,更為廣闊的學習空間,以便學生實現合作型學習。老師要先找準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對于能力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額外指導,盡可能地實現因材施教,在行動力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如在學習乘法口訣表的時候,可以先給學生們留出兩節課的時間,一節課進行記憶背誦,另一節課用來學生們之間的互相提問,遇到容易出錯的多次提問,增強記憶。如3乘以8等于24,4乘以6等于24,在這兩個式子中學生們容易混淆和模糊,那就要多次反復背誦,提問,強化對這個式子的記憶。
在過去的教學模式理念中,學生是知識傳導的最末端,很大程度上是被動接受的一方,這樣大大降低了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力也不深刻。在生本理念中,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中心,更多地讓學生參與知識從課本到“眼前”的過程,親身體會發現知識的美妙。老師應把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有趣些,如構建生活化的課堂,把生活和數學緊密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熟悉感,和同伴一起深入到數學知識的世界里,探尋難題,找尋答案。
這種生活化的課堂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反向作用到生活。學生在課堂上解決生活知識,在生活中對數學問題也就有更為敏銳的觀察力、感知力,在生活中也能靈活地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如在認識圖形的課上,老師可以舉一些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些有形的物品,家里的書桌表面是長方形;吃的橙子、蘋果都是圓形;喝水用的杯子是圓柱體;冰箱是長方體等這種學生經常見到的東西。這樣在課下學生在看見這些東西的時候也能很快速地知道是什么形狀、什么性質的,便能潛移默化地把這些知識吸收到大腦之中,成為學生自己的東西。
生本理念是在新課程改革中起著的正確思想指導的作用,教育教學模式改革更是要體現這一理念,小學數學中進行的合作模式學習是符合這一點要求的。合作學習有利于學生們集體感的培育,在互相交流,提問,學習中不斷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把許多問題放在課下和小組間交流,減少在課堂上浪費的不必要時間,有利于實現課堂的高效發展;學生們動腦思考時間變多,自主思考能力得到提升,學習能力也得到相應地發展;學生們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認識了更多朋友伙伴,提高了人際交往的能力。總之,在小學數學中開展合作學習適應了教育教學的改革,對之后的教學模式改變有較強的借鑒意義。
正所謂,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是國家的未來之棟梁,在進行教育教學模式改革中最先進行的必定是小學教育。合作學習模式既是一種符合時代要求的教學學習模式,也是一種對學生自身發展十分有益的學習方式。良好的學習氛圍,自主的學習方式,開闊的思考眼界,自然造就更為優秀的國家人才。但在這種學習模式中也存在小部分問題,如學生自制力較差,課前預習效果不夠好,這些問題需要及時地解決,以適應新課程發展中不斷出現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