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龍
小說的三要素為人物、情節、環境,其中塑造人物形象為核心要素。欣賞小說,分析人物形象、梳理情節內容至關重要,但對小說中精妙的自然環境描寫語言的品味,對培養學生敏銳的語言感受力,加深小說意蘊的理解,提高文學鑒賞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魯迅小說《祝?!肪陀袔滋幘畹摹把┚啊泵鑼?,以之為例,加以闡述。
小說《祝?!?,故事發生在魯鎮人們過年的時節,處在冬天,天氣寒冷,雨雪霏霏。作者描繪道:“天色愈陰暗了,下午竟下起雪來,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滿天舞飛舞……”“微雪點點的下來了?!毖┗娂姄P揚,時大時小,覆蓋在大地上,晶瑩雪白?!跋榱稚┧坪芫执倭?,立刻斂了笑容,旋轉眼光,自去看雪花。”祥林嫂斂了笑容,自去看雪花,陷入沉思。讀者自然把雪花與祥林嫂的形象聯系起來,祥林嫂靠打工為生,勤勞;一生做著本分的事,不整人害人,一心為家人、為自己活著,可見其淳樸善良。小說中飄飄揚揚、晶瑩雪白的雪花,正象征了祥林嫂勤勞、淳樸、善良的品格。
祥林嫂乞討在冰天雪地的寒冬里,再看看她身處的人群。
祥林嫂之死。魯四老爺說道:“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對一個無辜的善良婦女,百般咒罵,簡直是滅絕人性;短工的態度,“‘怎么死的?——還不是窮死的?’他淡然的回答,仍然沒有抬頭向我看,出去了?!毕榱稚┡c短工也可算同事,或有一面之交,但短工視同陌路,顯得淡然。人心如雪花般冰冷,寒徹心骨。再看祥林嫂死了兒子。魯鎮人們的表現:“有些老女人沒有在街頭聽到她的話,便特意尋來,要聽她這一段悲慘的故事。直到她說到嗚咽,她們也就一齊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淚,嘆息一番,滿足的去了,一面還紛紛的評論著?!崩吓耸恰疤匾鈱怼?,滿足太平盛世下老女人的好奇心,然后她們也會掬一把眼淚,展開她們久違的同情心;“滿足的去了”,聊以打發她們無聊的時光,慰藉她們空虛的靈魂。“冷漠”似一層霧靄再一次緊裹世人的靈魂。這就是祥林嫂賴以生存的人際環境,自私、冷酷和麻木,比那漫天飛舞的雪花更冷,比呼呼寒風更刺骨。自然的冬天暗示祥林嫂人生的冬天,自然的冰天雪地更加襯托出社會環境的冷酷無情。
魯鎮又一次過新年,魯四老爺家人手不夠,柳媽也來幫忙。小說寫到此處,有一處精要的景物描寫:“微雪點點的下來了?!边@八個字,意蘊豐富。一是預示雪會越下越大,天氣會越來越冷,生存環境會越來越惡劣;二是渲染一絲絲緊張氣氛,預先給讀者一些心理暗示,人物命運或因一些情節的產生發生變化,讓讀者心理做好準備;三是精要的景物描寫有力的推動小說情節的發展?!拔⒀c點”預示比雪更冷的人物(柳媽)的出場,迷信、保守的柳媽要求祥林嫂“捐門檻”,本分、善良的祥林嫂做了,卻未得到世人的理解,祥林嫂心里最后一根精神支柱垮了。是善女人柳媽壓垮的?是魯四嬸壓垮的?是那一點點微雪?“微雪點點的下來了。”是天空中飛舞的一支生命哀歌,是祥林嫂悲慘命運的哭訴,是祥林嫂純潔靈魂的哀述。
小說開頭部分寫道:“天色愈陰暗了,下午竟下起雪來,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滿天飛舞,夾著煙靄和忙碌的氣色,將魯鎮亂成一團糟?!泵坊ù蟮难┗ǎ祜w舞,“亂成一團糟”,這是祥林嫂生活的魯鎮,暗、冷、忙、亂,祥林嫂穿梭其間,步履維艱。小說結尾寫道:“我在蒙朧中,又隱約聽到遠處的爆竹聲聯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云,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薄皥F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魯鎮被團團飛舞的雪花團團裹住,密不透風,令人窒息。祥林嫂正是在這樣令人窒息的環境中悄然死去。魯鎮的天,陰暗;魯鎮的街,冰冷;魯鎮的人,殘忍;魯鎮的人心,冷酷、麻木、狠毒。小說首尾對魯鎮“雪花”的描寫,結構上前后呼應,內容上渾然一體,但引發讀者更深刻的思考,“冬天的魯鎮”何時變成“春天的魯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