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凌驪

從學習任務群的列表內容,不難倒推出新課標編訂者的意圖。新課標編訂者認為高中教育尤其是高中語文教育的定位應該更具有時代性,培養出來的學生也應該更能適應未來高校教育、未來職業教育和高速發展的社會需求,甚至會因參加這一系列的學習任務群學習,而對自己的終身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提出,是對一線教學進行具體的要求和指導,循著這條路嚴格且積極的執行的話,則教育的接受者是比較可能獲得新課標中強調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
學習任務群在教學模式上與原有的教學模式有著較大的區別,在這個過程中,以大單元的形式、以任務為向導、以學習項目為載體展開教學。教學內容上有文本,但是不以文本為綱,也不求完備、系統的知識,突出強調整體閱讀、學會思維與表達、提升鑒賞能力;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者,學生是主體。
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教學實施過程有以下幾個環節:

計劃實施語文學習任務群教學時,首先是確立單元教學目標,進而將核心概念轉換為中心問題,考慮過學生的具體學情之后,再通過設置若干學習任務來逐層分解需要解決的中心問題。
一般而言,語文學習任務群的設置,有一個學習情境創設的前提,教師通過創設或還原一個生活學習情境,來引起學生進行學習研究從而完成學習任務群的興趣。教師創設的這個學習情境應該是真實的、生活化的、能引起討論的。
設置學習任務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認識接受事物的客觀規律,從淺入深、從具體到抽象,應體現出以學生的語文實踐為中心的學習過程。同時,學習任務是對大單元核心問題的逐層分解,那么讓學生在真實的語文生活情境中進行深度的學習,就成為任務群設計的準則。
與對學習任務群進行設計同時進行的是評價標準的設計。評價標準是以評價大單元核心問題是否落實為依據,過程評價與表現評價相結合并貫穿始終。設計評價標準細則,需要考慮學生學習達到的目標是什么,有哪些指征表明學生達到了預設目標。評價標準應形成具體表格發放到學生手中。
學生的語文學習任務群活動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的,學生通過閱讀探索交流完成一個學習任務后,可以讓學生通過相對適當的形式進行活動展示或階段性匯報,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評價表格自評和互評。
從教師的角度,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教學實施過程環節流程如下:

值得一提的是,新課標對語文學習任務群具體實施過程的建議中,是把“評價”放在“任務”之后的,這樣的設計有一定的道理。因為評價是最終認定語文學習任務群是否實現預設目標的評判標準,按照流程,放在任務之后無可厚非。可是,如果在學習任務群確定目標之后,立刻明確需要學生達到的學習目標,再用這樣的評價標準來指導學習情境創設、任務設計,也許全套流程目的性能變得更強、更具有操作性。
從學生的角度,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教學實施過程環節流程如下:

在這套流程中,如果學習情境是真實而可感的,學生則很容易接受而進入情境,從而能更好的執行任務群并通過最后的評價。由此看來,學習情境的創設應該是整個流程中特別重要的環節,這需要引起教師的重視。
由于語文學習任務群一般是以群文閱讀的形式出現的,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長期保持閱讀量,才能適應此種教學形式。尤其在自擬目標的教學中,需要開列書單,如果沒有廣泛而大量的閱讀作保證,是無法勝任的。
語文學習任務群改變了之前的 “文體知識+范文+模仿寫作”的訓練寫作教學模式,而要求學生通過群文閱讀獲得審美體驗、然后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和見解,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審美要求。審美水平的提高是需要以海量閱讀為基礎、以專業著作為指導并通過平時持之以恒的書面表達來實現的,也就是說,讓學生寫作,教師本身也應該積極主動的進行寫作表達。
語文核心素養中對學生對思維發展與提升是有很高要求的,所以教師在平時的工作與學習中需要始終保持獨立思考并形成觀點的習慣,遇事多思考多思辨,擁有靈活的頭腦才能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好的指導。
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是通過一次次的學生具體探索、研討、展示、評價活動來完成的,作為指導老師,既需要策劃預設、又需要現場組織指導,故活動規劃組織能力是必備的,臨場應變的能力也不可少。

新課標認為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構建起來的。所謂的語言實踐活動,很大程度上是從閱讀開始,經過質疑、討論、求證、結論等環節最終獲得知識積累,再使用這些積累轉諸閱讀以獲得新的體驗、新的積累的一個螺旋式上升過程。故而,這就對學校圖書館提出了質與量的要求。藏書量上去了,學生才具備了大量閱讀的可能;藏書的品質提高了,學生才擁有了汲取正確知識的來源。

語文學習任務群的學習研究對象是語言文字,語言文字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學校環境是學生接觸語言文字的重要環境,學校創設的文化環境會直接對學生產生影響,因此學校大語文環境的設置便成為了培養語文核心素養的首沖。大語文環境包羅萬象,標語的表達、校舍的命名、校園游園小品的設計、書法美術作品的展示、學生社團的文化水平要求與指導、常規的校園活動等等,不一而足,這些都應該透露出教育工作者的審美與匠心。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應該是與時俱進的,這個時代離不開網絡,引導學生合理的、優化的將網絡運用于學習,將是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現在的學生被稱為“網絡原住民”,唯有對他們進行合理的引導,讓他們意識到網絡于學習亦是有幫助的,并能正面且正確的使用網絡信息,才能最大化的促使語文核心素養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