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酒泉市新苑學校)
1.配備心理測評系統,科學使用,全面普查,針對輔導。傳統的心理普查常采用問卷調查、訪談法、觀察法等方式來了解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而在互聯網技術的協助下,學??梢耘鋫鋵I的心理測評軟件,安排心理教師開展全校心理普查工作。這種方式不僅縮短了篩查時間,提高了效率,還有利于全面了解小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使得輔導工作更具針對性。
2.建立心理專題網站,宣傳心理健康知識,提供豐富教育資源。當前,小學心理網站已經建立了不少,為廣泛傳播心理健康知識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為更直觀鮮明,心理網站應分區塊設置相應的專題內容,如心理咨詢、趣味心理、心理詞典、校園生活、書籍影片。通過創建學生美文展示,傳播優質文章,為學生樹立榜樣,陶冶學生情操,對其進行潛移默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心理音頻視頻資源,學生觀看心理影片,在欣賞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3.開通在線咨詢服務,及時交流,加強溝通,有效疏導心理困惑。心理教師可以開通QQ群或微信群,提供一個在線咨詢服務平臺,讓學生把自己的需求表達出來,情緒宣泄出來。對于積極的需求,心理教師根據實際情況應適當滿足;對于不合理的需求,則應正確引導,疏通心理誤區。針對部分內向、不善表達、不愿暴露身份的小學生,心理教師則需提供電子郵箱,引導他們通過電子郵件來進行心理咨詢。
4.有效運用網絡資源,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開展高效心理輔導課。心理輔導課已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通過網絡下載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如動畫、圖片、故事等,通過視頻剪輯技術拍攝和裁剪所需的教學情境,為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資源支撐,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參與度,使學生能形象化、體驗式地學習心理知識和技巧,從而提高心理課堂的實效。
1.積極參加網絡培訓,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水平。心理教師自身具備扎實的心理學基礎、相應的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知識,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ヂ摼W為輔導教師學習這些知識和技術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良好的渠道。
2.開展“教師心理成長”線上工作坊,促進心的交流。不少研究調查結果表明,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已經成為我們亟須解決的難題。開展“教師心理成長”線上工作坊不僅減輕了教師線下書寫的壓力,打破了空間限制,還能激發教師之間交流的熱情,利于他們不良情緒的宣泄,分享自己的心得,逐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
1.科學安裝手機APP,打造移動心理健康教育。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我們使用的手機軟件已經盛行起來,如我校向家長推薦安裝了一款由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支持的“I5”愛我手機軟件。這款親子教育APP不僅給家長和孩子提供了很多專業的自查心理測評量表和豐富的音頻、視頻親子教育資源,還免費提供電話咨詢和面對面咨詢。大部分家長反饋,這個手機軟件安裝簡單,使用方便,發送請求后,有專業的人員回應,是一個隨身攜帶的心理輔導教師,能及時解決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遇到的難題,表示非常感謝那些無私幫助的心理教師。
2.開展“家長育兒”線上沙龍,促進家校溝通與合作。為了促進家校溝通與合作,學校定期舉辦家長學校,班主任定期舉行家長會,邀請家長親自來到學校參加學習,相互交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家長使用網絡的程度提高,逐步興起了網上家長學校、網上家長論壇。此外,開展針對家長親子教育的線上沙龍活動也變得可行。這種線上“家長育兒”交流減少了家長與教師會面的時空限制,利于家長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目的選擇相應的主題沙龍,增加了家長與家長之間的互動與互助。在這一過程中,家長能夠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和教育技巧,逐步改善家庭教養方式,為孩子營造一個溫馨、輕松、和諧的家庭心理環境。
互聯網為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統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首先,學校可通過網絡與社區、醫院或個人心理咨詢工作室等心理健康服務部門協作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次,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共同創造良好的網絡文化環境,通力合作建立優秀的心理網站,并加強監管,凈化網絡心理環境。
綜上,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和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要相互結合,充分發揮其各自的優勢,才能最大程度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