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第六中學)
初中化學屬于一門兼顧理論性與實踐性的自然學科,通過化學學習,學生的科學素養能夠得到有效培養,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與影響。然而不可否認的是,當前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關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圍繞存在的問題展開研究,并提出優化與改進方法,從而增強初中化學教學的實效性,為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奠定扎實的基礎。
1.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現階段,在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下,很多初中學校依然將升學率放在首位。迫于升學壓力,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不得不圍繞考試內容開展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的成績與分數。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而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需求。如此一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產生較大的心理負擔,他們會過分關注成績好壞,而不注重自身道德品行的提升。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可以幫助學生規避錯誤心理,促使其行為趨于正常。基于科學素養的有效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實現課堂與書本知識的延伸與拓展,進而使自身身心健康發展得以保障。
2.符合社會對人才提出的要求
教育強調的是人的發展,這不僅僅涉及到人的能力提升,也涵蓋了人的品行。特別是在當前新形勢下,社會各領域對人才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要具備扎實、過硬的專業知識,還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而初中化學教學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正是迎合了當前社會的發展形勢,在重視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品德,這與素質教育培養模式相符合,對于學校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而言,也有著積極的意義與影響。
1.化學教師尚未轉變教學理念
在我國,傳統教育理念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根深蒂固,很多初中化學教師依然采取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在課堂環節,他們一味地向學生灌輸化學理論知識,沒有把握住化學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對化學學習的實際需求,進而導致整個課堂氛圍生硬、死板,難以保障教學質量,也無法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更談不上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在此背景下,學生的科學實踐能力難以得到提升,他們疲于應付考試,這對于他們的成長與發展無疑有著消極的影響。
2.教學方式缺乏創新
現階段,受限于多方面因素,我國初中化學教學存在教學方式創新不足的問題。例如,有的學校教育經費緊缺,無法在化學教學硬件設施建設上予以支持。再如,有的化學教師思維模式固化,在教師中沒有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整個課堂教學以講授為主,進而導致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受到這些問題的影響,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難以得到激發,他們在教學中處于被動地位,進而也無法實現其科學素養的培養。
3.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有待提升
化學學科涵蓋的知識面非常廣,并且其內容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在初中化學中,學生對化學知識本應充滿興趣。然而迫于升學壓力,很多學生疲于應付考試,沒有意識到化學知識本身并非枯燥乏味,進而缺乏對化學探究的意愿,自主探究能力難以得到提升,最終也無法實現自身科學素養的提升。
1.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興趣是決定學習成果的關鍵,只有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積極性,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發揮潛力,從而實現科學素養的培養與提升。具體而言,在教學實踐中,作為教師應該對化學學科的特點有一個充分的認識與理解,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設計。在新課改背景下,化學教育倡導與社會、與現實生活接軌。不可否認,學生的生活蘊含著很多化學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將學生周邊的事物作為切入點,在教學中引導他們發掘化學知識,圍繞現實問題展開深入的探究,從而幫助學生意識到化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激發他們對化學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最終積極投入到自身科學素養的培養與提升當中。例如,在學習“白色污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現實生活中的污染問題列舉給學生,讓學生圍繞如何解決問題進行探究與思考,促使其結合所學化學知識,提出思路與對策。在學生思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在引出問題的同時,將化學知識與問題聯系到一起,避免學生思路與主題發生偏離,如此才能夠真正實現理論與實際的有機結合,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2.合理運用科學情境
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過程中,初中化學教師應該致力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換言之,就是要在教學中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促使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得到強化。其中,情境教學對于學生自主參與性的激發有著積極的作用與影響,運用這一教學方法,可以通過直觀、形象的情境來展示抽象、復雜的化學知識,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技能,在情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實現科學素養的培養與提升。在教學實踐中,作為教師,應該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參與探究,大膽創新,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并建立起合作意識,從而達到互幫互助,相互提升的目的。此外,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對自身定位有所認識,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也要積極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解決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生的問題,與學生保持積極的互動與交流,從而使整個化學教學處于在自由的科學探究氛圍之中,為改善教學效果提供有力支持。
3.加強多媒體信息技術應用
化學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積極開展實踐活動非常關鍵,這對于學生產生的影響最為直觀。當然,受限于多方面因素,一些學校的化學教學可能并不具備實踐教學的條件。此時,教師就可以對多媒體信息技術加以利用。在教學環節,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通過視頻、圖像的方式向學生呈現出化學知識,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更加直觀、深刻的認識與理解。與此同時,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將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優勢發揮出來,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設計完善的科學探究活動,并利用計算機操作,依托于多媒體向學生傳授科學探究的方法與過程,從而幫助學生掌握化學學習的方法與技巧,為提升自身科學素養提供支持。
總而言之,化學教學涵蓋的知識內容非常豐富,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科學素養十分關鍵。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應該充分把握學生的特點,改善教學方法,轉變教學理念,致力于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推動化學教學改革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