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省孤兒學校)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總書記提出,應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孤兒,作為一個特殊的弱勢群體,德育教育也是刻不容緩,而且是必須常態化進行的。他們有的父母雙亡,無人管教而致在外流浪,被福利院收留后送至學校;有的雖有爺爺奶奶照顧,但失于溺愛,不懂規矩,沒有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學生中,撒謊、罵人、打架、偷東西等現象時有發生,屢禁不止,大部分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自律意識差,規矩性差,不懂感恩。面對這樣一群孩子,想把他們培養成人,德育教育是前提、是基礎,沒有德育教育,空談學習和發展毫無意義,且事倍而功半。所以,作為特教戰線的教師,身兼家長、師長雙重職責,更應注重對孤兒學生的德育培養。
作為特教學校的計算機教師,首先要把握信息技術教學大綱的要求,寓德育于教學,寓教學于生活。教師本人在提高自身德育意識的同時,還要認真挖掘信息技術教材內容中的德育因素,將道德素養貫穿于教學過程中。同時,教師還需講究方式方法,使學生易于接受并樂于接受?;诖?,我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德育滲透教育。
1.加強特教教師自身道德意識建設
作為孤兒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面對的是一群年齡雖小,但可塑性卻極強,只是由于家庭的缺失而導致道德意識薄弱,道德教育缺失的學生群體。因此提高教師本人的德育素養是首要任務。教師除了在日常道德行為中為學生樹立典范,同時,也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信息道德和網絡道德修養。更要在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中,不斷地學習,積累各種德育教育所需的資料和素材,為在課堂教學中提供切實保證。
2.加強特教教師以身示范的作用
對于孤兒學生來說,教師不僅是教師,更身為孩子的“家長”,這份雙重職責更是要求我們不僅要做知識淵博的智者,更要做學生道德榜樣引領者。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為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孩子最為深刻。因此作為特教教師更要注重這種潛在的影響力,在“潤物無聲”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細至教師在每一堂課的示范和指導中,在每一句講解和對話中,都應秉持教師良好的道德風范。從德育角度講,教師榜樣力量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發揮德育主體的德育潛能;能夠促進學生的榜樣學習;能夠改善道德教育效能。反之,如果教師不注意自身的道德修養,學生就會依樣畫葫蘆,甚至形成不良習慣。
教師在做好自身榜樣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傳道授業解惑,把握德育教育時機,將德育帶進課堂,結合對當前教學任務的把握,有的放矢地在教學中貫穿德育教育,搞好德育教育。
1.在教學目的中體現德育
把德育納入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計劃和教學目的,積極實施德育滲透。在每學期計劃,每一課時的備課中,德育目標均要有具體體現。如每學期的第一節課,要教育學生應該如何正確遵守機房的管理制度,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上機習慣。
2.在教學設計中凸顯德育
德育的內容豐富廣泛,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明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要如何分步滲透德育內容。根據孤兒學生德育發展的階段特點,啟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交流或辯論,做出判斷,尋找自己認為是正確的答案。教師還要鼓勵學生考慮他人的觀點或意見,協調與他人的分歧。比如,在課堂中設計分組教學,讓學生學會相互討論,學會尊重和傾聽他人意見。
3.在機房管理中滲透德育
學生的習慣是從點滴培養起的,信息技術教育同樣離不開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我從規范學生的細節開始,培養學生遵守機房規則的良好習慣。如上課要穿好鞋套再進入機房,培養他們愛護公共環境的習慣;入座時做到安靜有序,人機對應,培養他們遵守公共秩序的習慣;認真填寫上機登記冊,按正確的流程使用機器,下課擺好鍵盤和凳子,培養他們愛護公共財物的習慣;不得將零食帶入機房;上課時在機房內保持安靜、禁止喧嘩、走動;下課有序的離開機房等。由于我校學生的特殊性,常常更加好動與貪玩,經常有的學生拆卸鼠標、耳機等配件等,這些行為都是因為沒養成一個良好的上機習慣。好習慣終身受益,學生時期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黃金時期,我們應該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在上機實踐過程中,教育學生要愛護計算機設備,強調正確規范的操作,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計算機的習慣。
4.從評價中滲透德育
在信息技術課上教師經常要對學生作品進行評價,這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在課堂上,教師通過啟發引導學生對作品的鑒賞和表達,來逐步提高學生對辨別社會、自然和藝術真善美和假惡丑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使思想和感情得到升華。作為孤兒學校的信息技術教師,由于學校和學生的特殊性,學校實行封閉式管理,學生與外界聯系少,對社會的認知少,我經常根據信息技術教材的要求,結合信息技術自身的教學特點,通過網絡視頻及圖片,有意識地在課中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為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平臺。
信息技術的發展猶如一把雙刃劍,它在帶給我們豐富信息和便利快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良的影響,尤其在網絡環境中,不同世界觀、不同價值觀的信息充斥著整個網絡世界,使不少學生混淆是非,沉迷其中,出現了許多心理問題,讓我們的德育工作面臨著許多的困難。因此,作為信息教師的我們要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對德育正反兩個方面的影響。就拿游戲來說,有集知識性和娛樂性于一體的,也有血腥、暴力甚至色情內容的。幫助學生認識游戲,用正確的態度對待游戲,是信息技術教師需要面對的問題。一方面,可以通過介紹有關中小學生因沉迷于電腦游戲而釀成的悲劇事例,讓他們明白沉迷于網絡游戲的危害性。另一方面,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向學生推薦一些優秀網站和一些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健康的論壇,并教給他們上網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提高他們對有害信息的識別能力、抗干擾能力和免疫力,才能讓他們真正做到遵守網絡規則、網絡道德,做遵紀守法的好網民。除此之外,不傳播計算機病毒與不健康的內容,不非法竊取他人的信息,不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尊重版權與著作權,未經著作人同意,不復制其軟件作品,自覺使用正版、反對盜版等這些都是對學生德育的教育。
總之,德育內容的廣延性非常強,對德育的理解不能局限于教材,要根據學科特點,凝聚集體的力量,通過網絡、圖片、視頻等多種多樣的展示形式,來挖掘信息技術課堂中的德育因素,再通過對教材中德育因素的挖掘,以校本教研的形式,最終形成孤兒德育的特點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