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長嶺縣三青山鎮中學)
針對班級學生知識基礎普遍較差的實際情況,如果按照一成不變的教學要求,采取統一的授課模式,雖然教師能夠輕松地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學任務,但對很多學生而言,這樣的教育教學方式并不適合自己的知識學習與能力提升,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應該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識基礎之上的,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而大部分學生根本沒有新知識學習的知識基礎,教育教學過程之中根本談不上溫故,學生又何來的知新,即便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勉強掌握了新知識的要點,在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上也不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之中,教師也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與接受能力,如果我們一味的要求所有的學生都達到一個標準,那么教學過程中一定會顧此失彼,無法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得到全面發展。新課程教育理念下的教學應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為了一切學生的發展。因此,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采取分層教學的策略就顯得至關重要,否則必定使很多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心,無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與學習的樂趣,長此以往,使很多學生喪失學習的自信心,不利于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推進,不利于高效課堂教學的打造,我們的課堂教學也只能是針對少數學生的課堂教學,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健康成長。
在教學活動設計時,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學生個性之間的差異,把教學活動的相關問題設置成難、中、易三個層次,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學習活動參與的過程之中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學習完成問題的解決,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學習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教學活動的設計應該難易適度,既讓學生思考,又讓學生能夠感覺到思考后成功的喜悅。過于簡單的問題設計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與能力的提高,而過難的問題設計,還會使學生慢慢喪失對學習的信心。因此,教學活動中開展分層教學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且真正能夠使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推進,對學生的評價也日趨多元化,特別是多元智能理論提出之后,讓我們充分的認識到每一名學生都有其優點,學生的智能表現的方面不同而已。因此,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應該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通過鼓勵與表揚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與信心。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尊重,應該首先體現在對學生的寬容與理解,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為學生著想,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把教師當成自己的朋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之中。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學會尊重學生,同時也應該學會欣賞學生,特別是對于那些學習成績不好、自律性差的學生,更需要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之中細心觀察,發現這些學生的優點,用教師的耐心與恒心對這些學生進行教育與鼓勵,把這部分學生所取得的成績加以放大表揚,以此來激勵他們在學習上取得更大的進步。在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作為教師難免會遇到很多“不爭氣”的學生,教師的這種恨鐵不成鋼的嚴厲,往往在學習上給學生很大的壓力,使學生認為自己很無能。為了使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下快樂的成長,教師在面對這些學困生的時候,應該首先保持冷靜,以寬容與理解的態度去對待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理解與關愛,使他們能夠在學習上通過努力一點點地取得進步。我們在平日里常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其實這也是鼓勵與表揚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的體現,孩子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贊賞的品質,只不過在學習過程之中我們一味追求升學率,一心關注成績迷失了我們的眼睛,使學生在其他方面的優點被掩蓋,因此,教師應該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學生在學習上只要取得一點點進步,教師都要及時給予鼓勵與表揚,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時刻都在關注自己,使學生在學習上更有勇氣、更有信心。
教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離不開教師對學生的愛與激勵,教師對學生傾注的情感是打開學生心門的鑰匙,是教師真正走進學生內心的前提,也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的前提。身為一位人民教師,我們應該時刻牢記自己的使命,在教育教學工作的實踐之中,臉上常掛笑容,以一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去迎接每一天的到來,也用自己的陽光與自信感染身邊的每一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讓學生盡其所能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展示自己的優點與特長,使學生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應用能力,使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加具有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