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臨沂沂河實驗學校)
我國當前在初中教學中所使用的方法過于傳統,特別是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受傳統教學方法使用的影響,實際教學質量受到一定的限制,學生在課堂中對知識內容的理解與掌握沒有積極性與興趣,導致實際教學效果較差。近年來,通過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學的質量提升與效率的提高,為學生數學知識的深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在該方法的使用中,需要加強其與實際教學需求的融合,促進其更好地應用。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活動實施中,為保證學生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以及學生之間個性化差異的逐漸縮小,大部分教師在活動中通常采取統一化的教學是模式,對于所有學生的學習活動實施皆是以統一化的標準對其進行要求,促進教學活動的實施。但是,對學生的整體發展而言,其中存在一定的個性化差異屬于普遍存在的,有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的接受能力與理解能力較快,但是有些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可能付出較多的努力與實際所得到的效果并不如前者,最終的學習成果也不甚理想。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實施中,統一教學內容所實施的教學活動對于部分學生而言可能適用,但是對于另外一些學生而言,實際效果可能不盡如人意。為保證教學效果的整體提高,促進教學活動的全面開展,通過分層教學的實施,與有效率的教學方法相結合,確保教學活動做到“因材施教”。
在該方法的使用中,教師需要做到對學生整體情況以及學生實際學習能力之間差異性的充分掌握,做到對學生實際情況的正確了解,之后按照學生實際學習能力、知識接受能力、數學理論成績等多方面內容為分層的依據。例如,將學習成績水平相同的,學習積極性較高等學生分為一類,將學習成績較為一般的學生劃分為一類,之后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自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風格與實際分類情況相結合,通過多因素的影響,對學生采取有效的層次劃分。在分層過程中,教師需要做到對學生人格與個性的無差別對待,教學分組的情況應該以自我了解為主,不應該對學生進行公開,避免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差別影響。
當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分層之后,對于不同層次學生,其課后作業的安排同樣可以實施層次分級。例如,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后能夠將作業分為兩部分布置,即課后作業包括課外與課內作業兩種,課內作業的布置基本屬于對基礎知識的鞏固與提高,是對全部同學的統一化標準要求,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可以適當布置一些對應的課外作業,教師對課外作業的布置應該將其劃分為可選擇作業內容,與課內作業相比操作要求更高,實際知識涉及難度更大,同時需要做到對學生綜合知識的運用能力的考查與提升,以及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思維。在該方面的作業布置中,主要是以探索性,開放性與探討性的知識題目為主,對于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而言,應該適當布置一些簡單的綜合題目,在幫助學生促進對已掌握知識的鞏固同時適當擴展一些新知識的掌握。通過該方法的應用,能夠保證各層次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針對性的提升與加強,改變了傳統的作業不分層模式,學習能力較為一般的學生在課堂中所學的基礎知識得到了更好的鞏固與強化,同時作業量的適當改善與控制能夠更好的減輕對學習較為一般的學生所面臨的壓力,使其能夠在過程中逐漸接受作業,避免了一系列作業不良問題的產生,以此調動該層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對于學習能力好的同學而言,其實際發展并沒有被限制于基礎知識的反復練習,在課外作業中促進自身的更好發展,提高潛能的發揮,在一些有難度題目的完成中能夠更好的對自身的不足之處做到準確認知。在此過程中,能夠更好地保證學生群體與個體之間差異性的全面兼顧。
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實際學習能力的不同,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通過對不同層次學生設立針對性的教學目標,通過不同教學措施的實施,保證將分層教學法的作用充分體現,以此保證對教學效率的有效提高,促進教學資源利用性的最大化發揮。例如,對于學習成績較高,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教學中應該以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加強對知識的靈活運用作為主要目標,并不應該將其局限在對課本基礎知識的反復練習;對于學習成績較為一般,能力較弱的學生而言,在教學中所實施的方式相反,教學目標應該注重對基礎知識的促進與強化,在教學過程中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體的加強,刺激其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習自信心。
分層教學法的應用中,教學過程的實施是關鍵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分層教學法的應用,應該對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的使用采取是適當的調整,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采取鼓勵的教學法促進學生的整體性發展,不能以單純的固化形式下的級別分層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造成影響。例如,在初中數學中的方程教學中,針對“二元一次方程”教學過程中,在課堂教學內容的設計中,應該事先對內容的難度與坡度進行適當的設定,首先將課本作為教學主體,以“二元一次方程”中教學內容的基本知識作為重點,對基本定義與基礎解法進行講解,在課堂開始之后讓學生自行對數學定義進行理解交流,之后板書一些二元一次方程,挑選同學對其進行解答,通過該過程的實施能夠憑借學生的努力與教師的輔助相結合,實現對“二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基本了解,能夠做到全體學生對“二元一次方程”基礎知識的整體性掌握,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隨著課堂教學內容的不斷深化,在課堂后半部分的時間里,教師可以適當提出一些具有難度的題目,根據“二元一次方程”書本中相關知識的聯系對其實際的運用以及知識的深化進行補充,為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提供一定的發展空間,對其深入的學習活動進行適當的引導,確保所有學生的更好發展。
分層教學方法的應用中,通過教學提問將其輔助性作用充分發揮,在教學中針對學生能力層級的不同提出相對應的問題,在問題的設計中,針對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應該作為能力一般的學生作為知識掌握基礎,通過這些問題的回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學習自信心的提升。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可以適當加深問題的靈活性與難度,強化問題的綜合性思考,以此對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做到全面的促進與更好地培養。
綜上所述,在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受以往教學中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實際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發展,學生在課堂中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較差,在知識的應用中缺乏技能的有效支撐。通過分層教學法的引入,與實際教學現狀相結合,根據教學的實際需求對方法的使用進行一定的調整,以此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推動教學效果的更好形成,為學生數學學習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