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實驗小學)
當今時代發展神速,效率早已成為人們生活與工作中的不自覺的理念。在教育教學工作上,打造高效課堂,也成為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所謂的高效課堂,就是教師要分析好學情、研究好教材、精心備好教法、并預計讓學生采用哪種學法,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組織與學生有效學習的完美融合,達到教師高效教學與學生高效學習的雙重目的。此外,教師還要教學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種情形加以預設,防備課堂突發或意外的發生,并根據學生在課堂反應的狀況隨時調整教學策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一節課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而高效課堂的打造,無疑需要數學課堂教學的理念、模式、教法與學法等都得到優化。筆者長期在一線從事數學教學,對如何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形成了一些有效的策略,特此撰文與同行分享。
1.教師依舊采用舊式的教學模式,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雖然新課改實行了很多年,但是舊式的教學模式依然在發揮著余熱。受此影響,有些教師,尤其是數學教師們對滿堂灌輸、海量練習、消磨練習、重復練習等教學模式樂此不疲。學生在這種模式下,雖然能夠暫時地提高成績,如1+1=2的題目做多了,再學習困難的學生也可以做正確。但是,學生們真正理解透的比較少,一旦遇到稍微變化的題目就束手無策。他們在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早已形成了頑固的思維定式,習慣套用,再不知道如何去變通。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實踐的能力、個性色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壓抑,乃至對數學的學習產生了厭學與抵制的情緒。久而久之,他們不再喜歡數學,積極性和主動性都會削弱。
2.應試教育依舊在左右教師的教育理念,成績依然是評價學生的主要手段。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這用到數學教學上就是知識點講多了、復習多了、題目做多了,學生就自然而然地會了。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部分數學教師往往讓學生反復背一些數學公式、定量等,而不顧他們是否消化吸引乃至靈活應用,甚至一些公式定理明明可以講的生動些,讓學生更樂于接受,也棄之不顧。本來應該精明強干的數學老師,結果變成了裹腳的老太太,讓整個數學課堂變得死氣沉沉,毫無生氣。因為應試教育的理念,在左右他們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思想,只要學生的數學分數提高了,就是把課上好了、把學生教好了。學生數學成績不理想,就是學生的問題,而從不在自身的教育教學上找原因,也不把學生當作發展中的學生來看待。這就影響了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不利于他們數學素養的綜合提高。
3.數學課堂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學生的數學思維被束縛。在新課程理念的熏染下,眾所周知,改革的重中之中,無疑是教學的方法。小學數學的知識體系,具有多層面、多維度等特點,但是,改革后的教材,描述數學知識的文字內容大幅減少,但是插圖增加了很多。這固然是為了適應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使數學內容變得更加富有直觀性,但是,再美的插圖,也需要文字的釋解,才能有助于學生的理解與吸收。在這方面,教師本應發揮自己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可是,他們卻采取了單一的教學方法,以自己的講解為主,卻忽視了學生結合插圖理解與思考的過程。這是因為他們把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當作了簡單的記憶。
1.教師學會成長,不斷優化提高自己的數學素養。首先數學教師要加強對高效課堂的理解,精準計算投入與產出,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投入最少的教學精力,取得最大化的教學效果,讓最大多數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學習成長。數學課堂是教師發揮才情的舞臺,也是學生汲取數學營養的動脈,為此,教師一定要精研教材,建構適合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體系,既要高屋建瓴地宏觀把握,又要在微觀上掌握細節,精準找到課堂教學的基點,突出強調重點,重點突破難點,從不同方面、不同程度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2.教師要扭轉自己的教學思維,由教給學生知識,變為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教師要深刻地明白,在這個求新求變的時代,傳統的舊有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與滿足學生日益變化中的學習需求。教師要具備與日俱增的思想,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加強自身的專業學習,錘煉自己的教育教學技能。教師還要明確認識,扭轉自己的教學思維,不再單純地教會學生數學知識,而應向教會學生如何思考轉變。教師都明白,教無定法的道理,但是,教法的取舍與選擇,要由學生的“學”來定,既要讓學生主動求知,用適當的教法教,又要加以輔導,教給他們學法,提高他們學習的能力。《學記》有云:“善學者師逸而功倍,不善學者師勞而功半。”一個成功的數學教師,必須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形成他們自學的能力,使他們在課上要下的功夫,部分轉移到課下,這就在無形中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提高了教學效率。
3.教師要有創新精神,對教材也要創造性地使用。新課改后,對小學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能力的培養、創新實踐能力的塑造等,都予以特別重視起來。現在的數學課堂也展現了多姿多彩的教學模式,但是,花哨的比較多,真正實用的比較少。這就要求教師去偽存真,還原數學教學的本質,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既有知識的汲取,又有能力的養成。教師要學會挖掘教材的潛力,創新性地使用教材,巧妙地設置數學問題,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思維品質,打造生動鮮活有效的數學課堂。
4.教師要以信息技術為輔助,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打造魅力數學課堂。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多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還處于較低的層次,而數學知識多以符號性語言呈現,抽象性比較強,學生理解起來較有難度。教師可以借助現代的信息技術,綜合利用圖像、視頻、微課等資源,將數學知識與數學問題立體直觀地予以展現,將靜態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起來,將抽象的數學符號變得直觀形象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接受。比如,微課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課堂教學的形式。學生不容易理解的數學問題,或者不能很好解決的難題,教師可以尋找最有效的微課資源,彌補自身的不足,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學習克服。教師也可以自己動手制作微課,圍繞學生經常出錯的疑難問題,精心制作,以活潑有趣的語言,富有動感的畫面,加上巧妙的講解,讓學生更直觀地掌握。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也會高漲起來。
總而言之,在小學階段,數學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后續學習的重要基礎。身為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轉變淘汰舊式的教學模式,更新自己的數學教學理念,不斷探索與挖掘更為直接有效的教學方法,并向學生及時傳授靈活高效的學習方法,使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動態起來,在不斷的變化與改善中,優化教學策略,整合數學的各種教學資源,實現小學數學課堂的品質,從而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