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 保
新媒體指在互聯網技術以及手機端、PC端等工具支持下的傳播形態,如電子書籍、直播APP、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的出現使信息傳播的速度、維度和廣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為中小學教師的教研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新媒體的特征有以下三點:一是新媒體具有及時性和新媒體信息傳播時效性的特點,它突破了時空限制;二是新媒體具有交互性。能夠實現主客體之間的雙向交流互動;三是新媒體具有多樣性。新媒體在信息傳播的內容與傳播方式上都具有多樣性。正是由于新媒體的特點,也為新媒體在教研領域帶來了獨特的優勢。
新媒體在教研領域的優勢在于:(1)信息傳播的實時性與互動性媒體技術;信息的傳播門檻較低,人們可擺脫身份、地域的限制實現信息的平等交流與互動,教師們可以在新媒體中與學術界的大咖實時交流個人的意見。(2)信息資源的獲取不受時間、地域、版面的限制,教師們在新媒體中可以便捷的得知目前學科的前沿知識。(3)教師們可以通過多樣的傳播手段將自己的科研成果發布在新媒體中,為其他廣大師生的學習帶來了便捷。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是我們每一位教師必須面對的,新媒體不僅有力促進了中小學教學教研工作的開展,也為提高中小學教師的教研創新能力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它也使得新媒體技術如何有效的利用在教研中,而不是成為教師閑聊的工具帶來了挑戰。因此,下面將介紹新媒體時代下如何有效培養教師教研能力。
新媒體時代下,知識的更新傳播越來越快,科研內容的挖掘和創新也在與時俱進,那么科學、有效、完善的科研管理機制成為促進教師教研工作順利開展,提升教師教研創新能力的有效保證。學校和社會的科學研究也會發生變化,中小學在積極順應新媒體技術發展的同時,完善教師教研創新能力的評價體系,制定科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是教師新媒體適應能力的評價。其次是構建個人利益、團隊利益與學校或者社會利益相吻合,教研項目或者教研論文數量與質量相結合、正向激勵與懲戒相結合科研評價制度,在科研評價中把教師教研創新能力、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考慮進來。最后教師注重對新媒體時代下,教研信息的整合與分析能力的評價。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一些科研成果的研究或者復雜度在不斷提升,在使得創新教研內容的創新性的提出變得更加困難的同時,在教研中受到的干擾也越來越多,教師如何在科學研究過程中科學、高效地篩選信息,構建科學的研究內容,成為教師們創新研究能力的重要體現。
在傳統的科研習慣下,不同各學科、各學院的教師都是各自為戰,各學科交流和合作是分割開來,無法協同創新、共同申報課題。而利用新媒體技術,各學科帶頭人的教師,將資源、信息、知識整合起來,實現資源共享,共同學習交流的良好氛圍和營造良好的學術教研氛圍。另外,通過利用新媒體搭建教研平臺,建立教師與教研項目的聯系,按教師擅長或者主持的教研項目,以課題內容組建教研團隊,根據項目內容和教師的擅長學科或者領域方向將研究內容分解成不同的小課題,建立課題大團隊和小團隊,形成層次分明的研究隊伍。此外,在該新媒體平臺上將市場需求、社會資源和教師教研相互整合,使教師、教研團隊有明確的教研方向和選題方向,使社會需求和學校的優勢資源能夠運用在課題研究中,學校和科研團隊努力促進教研成果轉化,提高成果的可用性和成果轉化率。
以往學校和教師由于受傳統教研教育理念的制約和影響,在教學教研中對新媒體平臺的便捷性和交流的便利性認識不足。在新媒體背景下,中小學教師要利用好這個新媒體的工具,必須以轉變傳統的教研教育理念為前提,積極領會和學習新媒體對于現代教研創新的助力作用,將新媒體作為提升教研創新水平的重要工具之一。另外,堅持正確的教研理念,需要學校根據教師人才培養定位、要求設置,在新媒體平臺發布科學合理的教研課程體系,供廣大教師學習,這樣為教師重視教研提供了一個便捷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