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連云港市蒼梧小學云山校區)
豐富的想象力是優秀文學作品產生的必要基礎,但是在當前小學階段的寫作練習中,由于受到教師教學方式或者是學生自身因素的的影響,大多數學生的文章都顯現出了模板化的特點,文章內容缺乏想象力,顯得千篇一律。在寫作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要通過不同方面的努力來實現。
想象是指通過在原有的現實事物的基礎上利用自身的思維對其進行加工和創造,進而展現出新的形象的思維能力。在小學階段的作文寫作中,主要是通過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掌握寫作技能,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寫作是將學生的思想通過書面的形式表達出來,因此寫作對于學生的文學素養、表達能力、道德情操、智力水平,等等,各方面的綜合水平都具有一定的要求。歸根結底,寫作還是一項創造類的活動,因此想象力是寫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項能力。相較于系統性的寫作理論知識而言,想象力對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會產生更大的影響,知識或許是有限的,但想象力沒有邊界,可以隨著學生的思維進行無限的拓展,為學生提供創作的靈感。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有利于豐富學生寫作的內容,幫助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情感,抒發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打破應試教育對學生思維的固化,激發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
受到應試教育長期的影響,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會習慣性地引導學生按照寫作模板來進行作文寫作,這樣的做法對于提升學生的作文成績可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對學生真正寫作水平的提升有弊無益,會禁錮學生的思維,限制學生的想象,使學生對寫作產生抵觸心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并將其表達在文章當中,能夠大幅提升學生在寫作中用詞的精準性,提高學生作文的靈活性,使學生的文章煥發出生命力,直接的表達學生內心的想法和感情。通過培養想象力,能夠同時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1.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
感悟能力,一方面是指學生的觀察能力,另一方面是指學生的思考能力。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所接觸到的人物和事物進行細致的觀察,再通過自身的思維對其進行感知和分析。觀察是一切情感產生的基礎,而對人與事進行思考和體悟則是一種情感上的升華。通過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能夠提高學生對于感情的靈敏度,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更好的抒發自己的感情,而不只是無病呻吟,使整篇文章蒼白無力。通過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在接觸到各種事物后,在內心對其進行情感反應,產生直觀的想法和感受,即使小到一花一木,也能夠產生對于自然之美的感嘆,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作靈感。
2.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良好的寫作能力的培養一定離不開大量的閱讀積累,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既是在積累自身的經歷和體驗,也是在學習優秀作者寫作的獨到之處。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不要只是簡單的帶過,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注意那些值得學生進行學習和借鑒的部分,先通過模仿來讓學生熟悉寫作的技巧。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也是在變相的進行生活經驗的積累,通過跟隨書中人物經歷和情節發展,學生也可以開闊眼界,在日后的寫作中對其進行內化,轉變為自身的寫作素材。
3.創設情境培養想象力
想象力是通過對現實事物進行觀察再利用思維對其進行加工,因此培養想象力還要幫助學生深入情境,進行實際的體驗才能夠得到更為直觀的感受,刺激學生想象力的發展。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情景模擬或者是多媒體展示等手段來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具體的情境,使學生進入到情境當中去產生真實的感受。在情境創設之初,要盡量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使學生感到自然,此再創設一些較為夸張離奇的情境來開闊學生的眼界,打開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培養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總的來說,想象力是優秀文章創作的基礎和必要的條件。當前小學生作文顯示出的千篇一律的特點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學生想象力的缺乏所導致的。因此,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要通過培養學生的感悟能力,閱讀能力等多種方式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