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香
摘 要:目前學前兒童的看護及教學在教育界備受矚目,本文針對學前兒童的年齡特點進行了分析,針對這一階段的兒童的性格特征進行研究,并且按照學前兒童的保健的關鍵點,提出了學前兒童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的保健措施。學前兒童日常保健措施一般包括日常護理方面、兒童的營養方面,身體鍛煉、對傳染病的預防與治療,對學前兒童的的免疫計劃等方面來制定相關措施。從而保證學前兒童能夠得到良好的日常生活保障,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應加大力度重視學前兒童的保健,因此本文針對學前兒童日常保健的關鍵措施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關鍵詞:學前兒童;日常保健
學前兒童正處于兒童的重要成長階段,兒童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都有著不同的特點。學前兒童的日常保健要談主要是指根據學前兒童這一階段的成長特點,兒童的發育規律以及影響兒童身體健康的主要因素,制定出科學合理、有效的兒童保健措施,采用各種有效的保健措施,從而提高學前兒童的免疫力,防止兒童受到傳染病的影響,提高學前兒童的體質,降低學前兒童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對學前兒童實施正確的保健措施,促進學前兒童的健康發展。
1 學前兒童期的保健關鍵點
學前兒童屬于兒童的幼兒期間,主要泛指的年齡段是一周歲之后到滿三周歲之前這一時期被稱為學前兒童時期,這一階段的兒童是開始啟蒙學習外界事物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兒童的行走語言的學習能力較強,并且與外界的交流與接觸的機會也開始逐漸增多,促使學前兒童在這一時期的獨立性自主發展比較迅速,由于兒童與外界接觸的過于頻繁,兒童的免疫力就成為了關注的重點內容,這一時期的兒童大部分免疫力系統發育的還不夠完善,免疫力低下[1]。對危險事物的識別能力不夠清晰,因此要加大力度對學前兒童進行保健,從而為學前兒童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對學前兒童進行保健的關鍵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保證學前兒童體內含有充足的營養,保證兒童能夠及時獲取營養物質,學前兒童在這一階段逐漸開始改變之前的飲食規律和食物的種類,這一階段兒童的食物開始由母乳轉變成普通食物,因此需要科學合理的對學前兒童的意飲食進行安排,并且要注意對兒童飲食營養的合理搭配,保證兒童體內的營養均衡分布。第二,學前兒童正處于成長的重要階段是學習外界事物的初期階段,因此要重視對學前兒童的良好生活習慣進行培養,這其中包括學前兒童的飲食習慣,衛生習慣和睡眠習慣,培養學前兒童能夠對安全事物進行正確的辨別和認知能力,能夠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同時也有助于幫助學前兒童形成良好的免疫力。第三,要加強對學前兒童進行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及時對學前兒童進行日常安全常識的灌輸。對學前兒童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扥教育以防止車禍的發生,教育兒童要遠離高溫的東西以免燙傷自己,還要遠離帶電的物體,防止觸電,在走路時要注意道路上的障礙物,避免跌倒摔傷事故的發生[2]。第四,對學前兒童及時進行早期教育,加強對兒童語言學習能力的培訓,從而提高兒童的語言能力,例如對學前兒童進行背兒歌、講故事、唱歌、做游戲的培訓,同時還要潛移默化的對學前兒童的行為認知能力以及道德思想進行影響和教育。第五,定期對學前兒童進行疫苗接種,提高兒童的免疫力,根據疫苗的特性以及接種后的持久度,對兒童進行疫苗的接種。第六,對兒童生長發育進行檢測,定期對兒童進行身體檢查、體格測量,通過體檢發現的問題加以解決。通過這些保健的關鍵點,促進學前兒童的健康成長。
2 學前兒童日常保健具體措施
2.1 對兒童的日常護理
對學前兒童的臥室進行護理,學前時期的兒童免疫系統發育的不夠完善,因此要改善兒童接觸的外界環境,兒童的臥室應保證陽光充足,通風狀況良好,空氣新鮮,干凈舒適,安靜等。冬季時期要加強對兒童臥室的保暖工作,不能過冷,一般保持室內溫度為18-22攝氏度就可以。夏季兒童臥室要保證通風狀況良好,但是一定要避免過堂風,這樣對兒童身體健康有很大影響,要保證室內清涼,避免中暑。對于兒童室內物品的設計,要注意安全防護措施,避免兒童子活動時受到傷害,選擇柔軟適中的床墊。
對兒童的衣著進行護理,應選擇面料舒適的衣服褲子,因為學前階段兒童的皮膚非常嬌嫩,且排汗量也非常大,因此應選擇純棉面料的衣物。衣著款式,應選擇款式簡單、干凈利落;安全方便,并且尺碼大小適中的衣物,在顏色上應選擇顏色較為靚麗的顏色,色彩鮮明,客觀來講會影響兒童的心情,使得兒童充滿樂趣。
培養兒童良好的生活習慣。首先需要培養兒童的睡眠習慣,保證兒童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這樣有利于促進兒童的健康成長,根據年齡階段特點的分析,兒童的年齡越小需要的睡眠時間就越長,因此要培養兒童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培養兒童獨自睡小床的習慣,為兒童創造良好的睡眠條件,例如室內環境保持安靜,光線盡量保證昏暗,讓兒童自然入睡,不借助外界影響使兒童入睡。
培養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例如要保持衣服干凈整潔、勤洗頭、每天刷兩次牙齒、指甲長了要及時減掉、飯前洗手,睡前洗臉、洗腳等衛生習慣。
教育兒童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能挑食,要保持兒童體內營養物質的均勻分布,需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吃飯時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注意飲用食物的干凈、安全性,保障兒童在吃飯時在舒適的飲食環境中進行。
2.2 保證兒童體內攝入充足的營養
保證充足的蛋白質物質攝入到兒童體內。蛋白質是構建人體細胞和組織的基本營養物質,蛋白質的主要功能就是促進體內的細胞生長組織的修復正常運行的基礎成分,攝入足夠多的蛋白質,能夠為身體提供充足能量。學前兒童階段的生長發育較為茂盛,此時需要蛋白質的量會比正常成年人的量要多,母乳喂養的學前兒童每日需要攝入的蛋白質含量為每千克兩克,然而牛乳喂養者每日需要攝入的量為每千克3.5克。
保證有一定的脂肪含量,脂肪的主要功能就是給人體提供能量,幫助人體對營養成分吸收,對維生素的吸收,脂肪能夠保護人體的各種內臟,脂肪是人體細胞以及重要組織的重要組成成分。學前兒童階段需要攝入的脂肪為每千克10-15克。
糖類的攝入,糖類是為人體提供能量的主要能量來演,學前兒童每日需要攝入額糖量為每千克12克,對于糖量的攝入不宜過多,也不宜過少,保持適度的含量即可。
維生素的攝入,維生素的攝入雖然不能像糖類和脂肪等提供能量,但卻是人體中不可或缺的物質,維生素C能夠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能夠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維持學前兒童的正常生理發育[3]。
2.3 學前兒童需要時常鍛煉體格
體格鍛煉能夠促進學前兒童的正常健康發育,增強兒童的免疫力,從而更好的預防疾病,增強體格鍛煉不僅能夠增強免疫力,還能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鍛煉體格的方式有兩種:一方面可以利用自然因素,例如陽光的長時間照射,進行日光浴等,另一方面是體能上的鍛煉例如田徑、做操等。學前兒童通過在體能上的鍛煉,促進體質與智力的全方面發展。
2.4 對傳染病進行有效防控
學前兒童的免疫系統發育不夠完善,免疫力低下,又頻繁與外界接觸,因此要加強對學前兒童傳染病的防控,想要有效的對傳染病進行防控需要從傳染源、傳染途徑以及傳染者進行防控,目前加強傳染病的防控工作成為了保證兒童健康發展首要解決的問題。
3 結束語
加強對學前兒童的日常保健工作,促進兒童健康成長。針對保健要點對兒童進行保健。學前階段是兒童成長中較為重要的階段,不僅要重視對兒童啟蒙教育知識的傳授,還要培養兒童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對兒童各方面的護理,避免兒童在成長中發生不必要的傷害,因此要大力加強對學前兒童的日常保健,促進兒童健康且全面的成長發育。
參考文獻
[1]林存敬,薛瞧瞧.學前兒童日常保健要談[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26(1):239.
[2]陳劍.淺析在游戲中對學前兒童開展素質教育[J].學周刊:A,2011,52(11):98-98.
[3]趙榮秀,鄭君.博興縣家長意向對學前兒童行為影響的調查[J].邯鄲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17(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