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內在要求,是加快教育改革發展的客觀需要,是適應現代教育發展新趨勢的時代需求。
關鍵詞:素質教育;德智體美勞;教育改革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為目標,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要從“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由應試教育向全面素質教育轉變”;2010年10月18日由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指出:要加快教育改革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教育規律,以適應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1 全面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的背景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需要科學理論的正確指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寶庫中的重要內容,努力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者追求的崇高理想。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建立在對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科學認識的基礎之上,深刻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客觀規律。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思想,深刻把握大學生素質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統一性,探尋積極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和方式,對于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素質教育,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是理論和現實面臨的重要課題,需要在理論上加以深入分析研究,在實踐中加以積極推進。
2 全面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意義
2.1 理論意義
其一,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是建立在對人的科學認識和對資本主義的深刻批判的基礎之上的,它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和人的發展的客觀規律。本文以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指導,借鑒學術界對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的研究成果,通過較深入地比較分析,從而在理論上進一步闡明了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思想的深刻性。
其二,大學生素質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有著內在聯系,而深刻把握這一內在聯系必須在理論上有清晰的認識。本文以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指導,通過對大學生素質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在目標上、實現過程上、主要內容上、方式上具有內在統一性的深刻分析,從而在理論上闡明了大學生素質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聯系。
2.2 實際應用價值
本文以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理論為指導,通過對人的素質、人的素質教育的較深入分析研究,較深刻地把握了大學生素質教育的豐厚內涵和價值取向,同時針對我國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現狀及出現的問題,較深入地分析了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并根據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特點和發展需要,提出了在實施大學生素質教育過程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方式。因此,對于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意義。
3 實施大學生素質教育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3.1 國內外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區別
雖然國外很多國家是沒有“素質教育”這個專門術語的,但如果從素質教育的本義去考察和理解,它們的教育思想與與我國的“素質教育”在內涵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當然它們也具有自己的特點。比如日本學術界對“生存能力”教育的分析研究,美國學術界對“通識教育”的分析研究,與我們所理解的素質教育分析研究有相似之處。此外,一些西方學者對人的發展問題也進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其研究的方法能夠給人以一定啟發,但缺點要么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論視而不見,要么是批評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發展缺少自由思想,因而他們的觀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國內理論界無論是對素質教育還是大學生素質教育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尚無統一的界定,其說法各有千秋;第一種:素質教育主要指德、智、體、藝術、音樂、社交,個人衛生方面的發展以及教育思想,辦學政策的改革。第二種: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創造力”為核心的教育。“創”就是用打破常規的方法去思考;“造”就是做,把新想法變成新產品或者新創舉。第三種:素質教育就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目標的教育。第四種:素質教育是一種以全面發展學生的基礎素質為根本目標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它的提出和興起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產物。
3.2 國內理論界對人的全面發展的理論方面及實踐方面的研究
同時,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問題也有一些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理論方面,二是實踐方面。理論方面主要從學理角度探討馬克思主義的有關觀點,包括人的本質、人道主義、人的自由與全面發展的內涵、人的全面發展的實現方式與途徑、人的全面發展與相關問題的關系等方面進行了研究。中共中央黨校韓慶祥教授的《馬克思主義人學思想發展》以及北京大學楊適教授的《人的解放——重讀馬克思》、同濟大學陳小鴻教授的《論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等重要著作,就是其代表著作。其他有關著作和文章也有較深入地分析研究。但就研究現狀來看,仍然存在著不足,比如說一些研究著述過分強調理論體系建構和強調規律、必然、普遍性,對具體性和實證性研究還不夠。
在實踐方面大學生素質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在教育界已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學術界也有學者進行了較深入研究,相關文章發表及著作出版已有相當數量,比如王錦貴的《經典文獻與大學生素質教育研究》,陶晶晶的《高等院校大學生素質教育系列叢書》,段偉的《大學生素質教育指南》等等。然而有一些問題還需要深入分析研究,比如說素質教育的界定,大學生素質教育與非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區分,為何應試教育依然存在、用人制度和考試制度等還存在一定不足。尤其是把大學生素質教育和人的全面發展緊密聯系的研究成果還很缺乏。因此,深入分析大學生素質教育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豐厚內涵,正確把握大學生素質教育與人的全面發展的內在統一,探尋在實施大學生素質教育過程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方式,積極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還需要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中加以深入分析研究。
4 全面推進大學生素質教育的研究方法
1)文獻檢索法:通過圖書館,網絡數據資源系統,互聯網文獻檢索等手段收集和整理相關文獻。
2)分析比較法:立足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解讀的基點,與其他學者對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思想觀點的論述及其形成的新觀點、新見解作對比研究,從中理出思路。
3)跨學科研究:大學生素質教育和人的全面發展問題可以從多學科、多領域來進行研究,本文立足于馬克思經典原著基本理論,通過哲學、教育學、社會學、政治學、管理學、經濟學等相關理論的綜合,分析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思想對我國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啟示及指導。
參考文獻
[1]許尚立.中日美素質教育背景比較[J].重慶與世界(學術版),2011年第28卷第3期.
[2]于德媛.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三位一體”[J].煙臺職業學院學報,2018年3月第24卷第1期.
[3]魏漢武.立德樹人視域下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策略[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年6月第18卷第12期.
作者簡介
許尚立,男,河南人,助教,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