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曉亮
摘 要:現在社會經濟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建筑工程項目的快速發展成為了一種必然的可能,同時對于建筑工程項目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在進行工程項目建設期間,需要對質量監管以及質量檢測工作增加時間與精力。檢測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檢測技術有了標準與規范的約束,在檢測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變得更加規范與嚴格。但是并不是所有檢測工作都會按照既定好的工序來進行,在執行過程當中會有許多因素對其進行干擾產生檢測誤差,所以需要對誤差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針對原因進行誤差的預防工作,提高檢測的準確性。
關鍵詞:建筑工程;檢測;誤差;分析控制
對于任何工作在執行的過程當中,都并不是完美無缺的,或多或少都會受到一些來自其他方面因素的干擾,致使檢測結果不準確,錯誤的反饋建筑工程的質量情況。所以需要對建筑工程項目檢測工作當中所存在的誤差出現原因進行分析,然后針對原因進行預防措施的制定,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提升建筑工程質量監控結果。
1 檢測工作存在的必要性
工程項目施工中,施工材料對于建筑工程來說是基礎,也是保證其質量的根本性因素,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建筑工程材料不合格,對于工程整體質量將會產生重要的影響,而且還會增加企業在成本投入方面的損失。在降低由材料所帶來的質量問題當中,檢測工作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手段,能夠通過對工程材料的性能要求等進行檢測,判斷其能否滿足施工要求,通過這樣的方式使由施工材料所帶來的風險降低。除此之外,在整個施工過程當中還可以利用檢測手段,對整個工程當中的其他施工質量進行檢測,使得建筑工程在整體驗收之前就具有非常好的質量基礎。建筑工程檢測工作的必要性,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進行解讀: 首先是能夠對投資者的經濟效益進行保證。因為在整個工程項目建設過程當中,質量問題是最重要的,關系到企業能否獲得足夠的經濟利潤,而檢測工作則能夠對質量工作進行檢查,發現存在的質量問題,提升建筑工程質量,進而提升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僅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還使得企業的社會效益得以提高。其次,施工安全事故越來越多,被關注的程度也越來越廣泛。現階段,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建筑工程的數量增速迅猛,但是越來越多的建筑工程項目,也使得安全事故頻發,雖然國家針對施工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規章制度,但是仍然有許多施工企業,為了能夠獲得高額的經濟利潤不顧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在施工過程當中或者是偷工減料或者是投機取巧,在短時間內獲得了更高的經濟效益,但是卻失去了企業的市場信譽,因此這種方法不可取的。
2 誤差的來源及種類
2.1 系統誤差
其中系統誤差其實就是片面誤差,主要是實際測得的數據和真實數據之間存在的誤差。一般情況下這種類型的誤差存在著一定的規律,且很容易被發現,通常情況下在規定的條件中這種類型的規律可以很明顯的被體現出來,且容易被發現。這種誤差可以使用質量控制的方法來進行改正。由于檢測過程中是有人來進行操作的,所以在檢測中會存在一些主觀的因素,同時對計算機操作的熟練度也不夠,這些也會影響檢測的結果出現誤差。產生誤差的原因也基本上是一樣的。所以在誤差值上已存在著一致性。
2.2 隨機誤差
隨機的即是偶然的,所以隨機誤差也被稱之為偶然誤差,這種誤差的特點是沒有規律,具有不可控制性,隨時都可能出現,所以這種誤差在產生原因上也是五花八門,非常復雜,純屬偶然事件。沒有辦法經過矯正而給以解決。
2.3 檢測過程不規范
1)取樣調查不規范。由于很多的建筑工程在進行取樣調查時都是施工單位來操作的,而很多施工單位的相關人員在調查技術上嚴重欠缺,這樣就導致了所檢測樣本的數據沒有什么權威性,很大程度上減小了建筑工程檢測的重要意義。
2)監督取樣不規范。在建筑工程檢測環節中包含著監督取樣,但是監督取樣這一階段存在著很多的缺陷。但是實際情況跟取得的樣本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使得檢測的結果出現一定的誤差。
3 誤差原因
在一項建筑工程檢測中出現誤差的原因表現在很多方面。最主要的引起誤差原因的是在檢測過程中所用的設備出現問題,導致計量設備檢測出來的數據不對。產生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設備本身就達不到規定標準,或者是設備人員沒有對設備進行很好的維護,長時間的使用使設備失去了原來固有的穩定性,在這種狀況下檢測出來的數據一般不具有什么合理的參考性。然后就是在檢測時檢測環境達不到標準,這樣也會加大檢測的誤差。最后就是相關的工作人員在操作上不夠合理,或者是工作人員的檢測技術達不到相關的標準,其中這些跟人為關系有關的誤差是最好避免以及消除的。其實還有一些誤差原因是產生于有些產品本身固有的誤差,根據產品的特點具有波動性,這就屬于自身產生誤差,這種誤差對檢查結果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可以在產品質量上做以控制,減小誤差的出現,提高工程質量。
4 減小建筑工程檢測結果誤差的策略
1)有效控制檢測環境和檢測過程。在檢測產品質量時,一定要保證檢測環境滿足相應的要求。檢測要求越高,對檢測環境和檢測過程的要求也越高,所以一定要有效、嚴格控制建筑工程檢測的過程。
2)有效控制檢測設備、計量器具的質量。在保證精準度滿足要求的條件下,在對建筑工程進行檢測時,應對相應級別的檢測設備、計量器具進行選用,如選用合格的取樣工具,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取樣的代表性和真實性。針對檢測要求不高的產品,如果選用級別偏高的檢查設備和計量器具,便會大大增加檢測成本費用;針對檢測要求偏高的產品,如果選用級別偏低的檢查設備和計量器具,產品將難以達到有關技術規定的要求。
3)合理選擇檢測方法。在對產品的物理性能進行檢測時,應進行定點巡檢和定時記錄,在建筑工程檢測過程中產生邊緣性數據時,還需二次檢測產品。在實際檢測過程中,除了要對有關儀器進行運用,對數據進行自動記錄外,還應選用人工讀數的方式對數據進行詳細檢測。通過多次檢測,對錯誤記錄數據現象進行有效避免。
4)建筑工程檢測人員應提高自身的檢測質量意識。國內檢測部門為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檢測的權威性和公正性,應制定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并和國際進行有效接軌。建筑工程檢測人員應按照《實驗室管理體系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的一般要求》(ISO/IEC 17025—2017)的各項要求,嚴格執行。
5)檢測單位內部應完善檢測質量保證體系。建筑工程檢測單位應完善檢測質量保證體系,開展ISO質量體系貫標工作和計量認證工作。在建筑工程檢測工作進行過程中,對所有管理工作進行有效落實。構建完善的規章制度,合理配備檢測人員,及時更新檢測設備軟件,對技術標準進行深入分析,同時對現場檢測數據進行認真整理、深入分析等,有效提高檢測報告的可靠性、真實性、科學性。
5 結束語
建筑工程檢測過程中存在很多影響因素,極大程度上影響著檢測結果,導致檢測誤差。因此,在實際檢測工作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和標準要求,以對檢測結果精準性進行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賴江鋒.建筑工程檢測結果的誤差分析及控制措施[J].居業,2017(10):137+139.
[2]馬廷梅.建筑工程檢測結果的誤差及控制措施[J].山東工業技術,2017(15):90.
[3]張曉杰.建筑工程檢測結果的誤差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國公路,2017(05):105-106.
[4]黃向輝.關于建設工程材料質量檢測的研究[J].建材與裝飾,2016(5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