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的經濟得到快速發展,信息化的時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制造業財務管理慢慢地信息化,ERP系統在企業管理中,應用越來越廣,使得企業財務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但是,通過市場調查發現,仍然有部分企業沒有充分意識到ERP系統的重要性,新的管理策略和傳統管理模式發生了沖突,使得ERP系統自身的財務管理技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本文根據ERP系統的概念和意義,對其在企業成本核算中的應用進行探討,并提出了幾條建議提供參考。
【關鍵詞】ERP系統;企業財務管理;成本核算;應用
ERP系統是新興的財務管理系統,可以對企業的人力資源、財務資源以及信息資源進行集中整合、統一數據庫、集中管理。和傳統的企業管理軟件相比,ERP系統的優勢在于它的綜合性,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管理理念,為企業活動的每一步出謀劃策,確保其順利進行。全球化給市場帶來了激烈的競爭,也在督促企業的進步,市場的競爭越是激烈,就越需要更加先進的管理技術。ERP系統能夠綜合性地調動企業內部資源,對企業資源成本進行合理運算,用全新的信息技術提高成本核算的正確率。
一、ERP系統的概念和意義
1.1 ERP系統的概念
ERP 是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的縮寫,中文含義是企業資源管理。ERP以互聯網為基礎,對信息技術和信息管理進行集中處理的一種管理系統。在這個系統當中,最大的作用是為企業管理提供結構式的思維模式,把ERP系統運用到企業管理當中,不僅可以提高企業資源分配的效率,還可以節省時間,提高工作人員的效率。另外,在財務管理當中,ERP系統可以充分地結合企業的財務數據,為企業的經濟效益提供一套較為完整的管理體系。在企業成本運算當中,ERP系統可以很好的結合企業當前的發展,進行有效的分析,優化企業內部流程的同時也能夠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1.2 ERP系統的現實意義
制造業成本核算當中使用ERP系統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兩方面:首先ERP系統對企業的信息管理是一種動態化的管理,在這個過程當中,ERP系統可以把企業的財務生產、采購、銷售等多個功能集合到一個信息平臺。企業的管理人員可以更加直觀地了解到企業的財務支出,對企業成本有系統的了解。再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對企業的采購、銷售和儲存進行統一管理,合理控制好企業的成本支出,能夠有效的幫助企業管理人員實現動態化的監管。其次,ERP系統能夠有效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員可以合理地運用系統內部的數據信息,對企業實際的財產運營狀況進行漏洞查詢,及時找出錯誤,填補不足,不斷完善財務管理系統,保證企業成本核算過程的準確性,確保企業經濟靈活運轉。
二、ERP系統在企業中的應用
2.1 進行財務預測
ERP系統對企業財務的預測主要是利潤預測、市場預測和財務風險預測三種,而且預測方向是根據市場的變化而變化的。這些結果預測的數據大多來自于ERP系統當中的數據庫,根據數據庫的過往信息和線性數據,可以有效地減輕財務人員的工作量,降低工作難度,還可以增加企業成本核算的準確率。在企業最終的報表核算當中,ERP系統可以反映出全年企業的財務情況,和往年進行對比分析時,可以得出一整年企業財務管理的狀況和決策的正確率。能夠及時地對工作情況進行反饋,總結經驗為明年的財務情況提供依據。
2.2 實施成本控制
多數企業的ERP系統都可以進行數據處理。在人工核算之前,提前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數據核算,提高成本核算正確率的同時,也減少了人工核算的壓力。ERP為自定義系統,企業可以在系統當中和其他功能模塊進行結合,得到財務數據。在數據分析上快速地掌握企業內部的財產運營情況,為企業投資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2.3有效管理資產
企業資產管理一般分為固定資產、流動資產和專項資產管理三種。固定資產管理是根據企業每年對市場和銷售情況的預測,按照生產需求對企業總資產中劃分出的資金進行的資產管理。由于市場在不斷變化,就需要定期統計資金的增減情況、定期核算固定資產、及時處理廢舊設備等。而流動資金是由現金管理和應收賬款管理組成,其中現金管理是負責企業現金往來和結算,及時地把結果錄入數據庫。因為ERP系統本身就具有賬單累計功能,可以及時對現金賬單進行分析,并且在超出范圍后,進行提醒,降低企業的壞賬率。另外,ERP系統可以合理分配固有資金,提高資金運轉效率。一般制造業都是大型企業,各種專項資金種類較多,數額較大。為了方便查看,需要對項目資金進行分類管理,而ERP系統可以根據企業本身的特點,對專項資金進行合理劃分,把專項資金的前期經費和改造資金,以及后期投入等各項費用一一羅列。在結算時結構清晰,能夠有效防止企業資金混亂。
三、ERP系統下制造業企業成本管理
制造業企業產品的成本管理一般會有三個階段:產品設計、原料采購和生產。三者缺一不可,無論是哪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企業的成本核算,嚴重的會造成企業的成本過高,市場競爭力大大降低。但是,ERP系統可以有效地進行成本管理,對企業競爭力提供積極作用。
3.1 產品設計階段
企業產品的成本核算,最開始在設計階段就已經有了初步估算。所以在產品設計過程中,產品的設計方案、材料使用和采用工藝,對成本的管理都有很大影響。不同等級的方案用料會有不同的投入成本,產品的質量也會不同。企業可以合理運用ERP系統,對不同產品的設計方案進行模擬,運用把不同用料和設計方案的產品進行工藝流程設計。在模擬系統當中,可以根據不同的成本效率和成本因素,進行各個方案的全面比較,把企業經濟效益和產品的質量放在第一位,合理的運算出最佳的設計方案。另外,在設計過程中也要確定好不同產品的設計成本,為后期產品投入提供資金依據。最終經過合理預測和比較之后,企業可以采用最優方案。保證產品的優質生產,節約原材料,提高產品的設計感,從成本的基礎上就減少企業的資金投入。
3.2 物資采購階段
材料采購主要是材料成本的采購和采購費用的核算。因為產品在設計階段就已經確定了成本,所以物資采購標準是根據設計成本進行處理的。在實際采購成本和運算成本出現分歧時,ERP系統可以合理地進行調控。企業進行定額采購時,需要考慮到政府的限定政策和市場的價格變動,企業物資采購的固定資金需要結合實際的市場情況進行變化,但是變化幅度需要進行二次審核,確定其合理性。如果在企業采購當中出現數據差異是很正常的現象,資金超出預算范圍,就需要在材料的基礎上考慮到性價比的情況,采購性價比較高的原材料。費用的超額支出就需要對采購過程進行細節分析,從采購用量和價格,以及其他因素進行數據成本分析,在保證材料妥善儲存的情況下,減少儲存成本,確保資金成本的合理運轉。
3.3 生產階段
在ERP系統中,產品生產結構是企業決策進行的,產品清單上規定的是所需物料和人工的費用標準。所以,ERP系統的成本管理定額數據就顯得非常重要,生產成本會根據實際生產情況的變化而變化,但是最終形成的產品,也可以根據ERP系統進行模擬,優化產品計算的過程,減少不必要的資金浪費,確保企業資金能夠靈活運轉。
四、結語
制造業采用ERP系統進行成本核算,企業成本管理模式更具優勢,能夠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目前,我國制造業也在不斷地推行ERP管理技術,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和發展規模,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實的后盾,為企業日后的生存提供基礎。
【參考文獻】
[1]何詩興,邵學梅,張吾勝.馬鋼信息化系統集成分析與探討[J].冶金自動化,2017(12).
[2]曾建光,王立彥.ERP系統的實施及其盈余質量效應[A].第六屆(2017)中國管理學年會——會計與財務分會場論文集[C],2017.
[3]王潔.企業ERP項目中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應用[J].東方企業文化,2018(53).
作者簡介:樊繼春(1971—),女,江蘇揚州人,本科,揚州中鴻豐華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中級職稱,業務部主任,研究方向:戌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