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井琿
【摘 要】企業工會推動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是在黨的領導下履行工會職責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工會組織圍繞黨政中心工作,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途徑。職工創新工作室主要有勞模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創新工作室、工匠創新工作室、專家創新工作室等形式。職工創新工作室的主要任務是:弘揚勞模、技能大師等先進人物的精神,放大其先進示范效應;開展技術攻關、發明創造、科技創新活動;發揮高技能專家技術攻堅和技能革新積極作用,通過專家團隊解決生產中的技術難題,發揮“傳幫帶”作用,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藝、精湛技能和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穩步提升工人隊伍的整體素質。本文以中煤科工集團重慶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煤科院)在建設三個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的實踐與探索中,形成的一些做法和經驗,試述企業工會如何推動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
【關鍵詞】工會;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
一、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的主要做法
1、把握四個原則
一是針對性原則。充分考慮企業實際,因地制宜開展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活動,不是簡單重復,也不是另起爐灶,而是瞄準現有科研創新體系中無暇顧及或較為薄弱的環節發揮職工創新工作室的作用。二是實效性原則。職工工作室這個創新平臺的建設,既要有形式上的東西,更要有實際的效果,如果在創新方面沒有收獲,易成為花架子。三是典型性原則。工作室建設不能貪大求多,工作室的設立要有典型性,通過典型示范逐步推開。四是規范性原則。工作室有領軍人物和創新團隊、有基本的活動場所和設備設施、有管理和工作制度、有一定工作經費、每年至少有一項創新成果等“五有”的規范性要求,是工作室建設快速走上正規的保證。
2、圍繞四個目標
一是在“雙創”大背景下探索一個工會組織職工參與創新創造的平臺建設模式;二是培養一支積極主動關注創新、參與創新的職工隊伍;三是積累一套規范有序運行有效的工作室建設經驗;四是營造一種好學、勤思、合作、創新、人本、共贏的良好文化氛圍,加強工會活動品牌建設。
3、循序漸進,以評促建,逐步規范
重慶煤科院的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探索,最早始于2006年,當時根據全國能源化學工會有關倡議和地方上級工會的要求,在安全技術研發的核心團隊建立了首個工作室即勞模創新工作室,此后在摸索中前行,走過了曲折的發展歷程。在建設過程中,工會積極推薦他們參加上級工會、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的工作室評比命名活動。通過在參與評比過程中對照檢查工作室建設的場地、設施、制度、運行機制、創新成果等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差距,促進工作室運行更加規范和有效。
二、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需重點關注的四個方面
1、充分認識工作室建設的必要性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5年6月《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2016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在這樣的背景下,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逐漸成為工會系統的一項品牌性活動。重慶煤科院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活動,正是在黨和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積極響應上級工會號召而開展的,也是根據自身推動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探索基層員工參與創新創效活動的平臺建設模式,為職工的成長和企業的發展更好地服務的需要而開展的。
2、正確看待工作室的小錢與大錢
重慶煤科院勞模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創新工作室先后被評為重慶市勞模創新示范工作室、重慶市企業首席技能專家工作室,前者獲得20萬元經費資助,后者獲得5萬元經費資助。有些領導和職工開玩笑說:工會是花錢的部門,現在也開始掙錢了。其實,工會開展這項活動,不是為了評幾個獎,掙幾個榮譽稱號和補助經費,而通過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營造人人關注創新、人人參與創新的氛圍,提升職工隊伍創新意識和創新素質,錘煉高技術、高品質的科技產品和品牌,推動企業的持續、高效發展,這樣掙回來的就不是小錢而是大錢,這才是我們建設職工創新工作室的根本目的和奮斗目標。另外,企業開展創新工作室建設需要投入一定的資源和經費,但基于以上目的和目標,花這樣的錢是小錢,是值得的,劃算的。
3、正確處理工作室的合理定位
職工創新工作室對我們來講仍然是個新事物,還有許多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需要在發展中去克服和解決。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工作室如何合理定位,即如何處理好工作室與原有組織機構的關系。一個單純的制造型企業或規模較小的企業,技術力量相對薄弱,建一個或幾個職工創新工作室,就可以把企業所有的工藝改進和提升的創新任務裝進去,創新工作室甚至可以替代工藝技術部門。但在大中型企業尤其是科技型企業,創新本就是工作的常態和核心,工作室建設不能取代原有的較為龐大、且運行任然有效的研發體系,另搞一套(阻力很大,這是工作室不可承受之重),也不能與原有組織體系重復(重復建設就失去了創新工作室建設的意義)。目前可行的定位是:由先進人物牽頭,組織一個可跨專業、跨部門的有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團隊,針對原有組織體系關注不到的、或忽視的、或薄弱的環節,在完成本職崗位工作任務之余,搞改進和提升的創新工作。
4、工作室建設需合力推動
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是促進企業科學發展、培養創新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實踐活動,需要形成合力共同推進。這種合力的形成,黨委高度重視是關鍵,行政鼎力支持是支撐,工會組織精心推進、職能部門和相關實體部門密切配合是保證,領軍人物有創新激情、職工群眾積極參與是前提和基礎。在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過程中,聯絡有關部門走進基層共同聽取匯報,必要時請黨政主要領導或分管領導到現場調研、座談,協助解決職工創新工作室運行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可讓領導看到了工作室的建設成效,了解了運行中存在的困難,提出了解決辦法,也讓工作室遇到的問題得到解決或答復,使工作室的成員受到鼓舞,搞好工作室建設的信心更足。
三、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中的問題和困境
工作室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主要有:一、工作室與原有組織體系的關系和邊界不好把握,容易跑偏;二、個別領導和個別部門領導未充分認識到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的重要意義,重視不夠;三、工作室建設的數量相對較少,覆蓋面不足,未形成比學趕超的局面,整體建設氛圍不濃;四、工作室建設經費目前主要是自籌,暫無明確充分的經費保障渠道;
四、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的發展方向
一是工會組織要繼續積極爭取黨政的重視和支持,將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活動列入工會工作重要議事日程,爭取多渠道立項,納入企業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規劃。二是工會要協調相關部門,幫助工作室定好位,理順關系;要關心職工創新工作室成員的成長進步,保護工作室成員的創新創造熱情,在總結推廣創新成果、推薦申報創新先進人物時給予關心和扶持;在考察交流、培訓學習和進修深造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三是要把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與班組建設、技能競賽、QC活動和創建“工人先鋒號”、“職工小家”建設等結合起來,做到資源共享、相互促進。
【參考文獻】
[1]章曉峰.河南省國防郵電工會用典型推動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J].工會信息,2016(31):44.
[2]喬東,李海燕.職工文化管理推動工會工作創新探析[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8,32(02):8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