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兵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 湖北武漢 430070
畢業設計的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來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過程,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實踐教學環節。對于土木工程的畢業生來說,畢業設計是其參與土木工程的設計以及施工、管理以及科研領域的準備階段,這部分占據著4年教學中最重要的地位[1]。畢業設計是衡量整個學校的教育水平、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益的重要評價標準。在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內容拓展后,涉及的知識內容就更加寬泛,傳統的畢業設計模式已經不適應現在的畢業設計需求。因此,為了適應土木工程專業的改變,對于畢業設計的模式應該做出適當的改革。以團隊協作的形式進行土木工程的畢業設計模式成為研究的重點。
目前土木工程專業進行選題時都是以工程設計類為主,砌體結構和框架是其結構形式,并且結構形式和設計題目改變一直不大,并且設計方案一般有教師進行指導,學生的思維受到教師放下了任務書限制,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畢業設計的內容創新。
現階段,絕大多數的高校在畢業設計環節都是讓學生單獨完成,在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設計作品上,就要求畢業生獨立完成結構設計以及建筑設計的設計內容,雖然每一位學生的題目都有差異,但是畢業設計的流程和內容都基本相同,只是也有不利的現象,就是會有抄襲的情況發生,并且學生參與工作的積極性得不到激發,那么就難以實現畢業設計的教學目標。
在進行畢業設計時,學生的數量較多,但是指導教師的數量極少,并且指導教師的專業度嚴重不足,尤其是較為年輕的指導教師,缺乏工程設計的實踐經驗,教育指導水平需要提升,并且在進行畢業設計指導時,教師也有較繁重的教學任務以及科研項目,導致教師指導學生的畢業設計時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這也是教師指導水平不足的原因之一。
研究發現,畢業生在進行畢業設計時表現不夠積極,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對畢業設計不夠重視,并且缺乏創新精神和主觀能動性,另外,學生由于面臨工作的壓力以及考研復習的壓力,因此無法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畢業設計上。
在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設計中,基于團隊協作的畢業設計時,是以實際項目作為教學依據,項目設計來源主要是應用研究的實際課題以及工程技術開發,有學科教師在的研究項目或者是基金資助的研究項目,這些項目都與實際緊密集合,并且是最前沿的實踐項目[2]。學生通過參與實際工程能夠更加的對專業知識有所理解,能通過實踐接觸到最新的專業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對學術方面的追求。
合理的構建教師指導團隊是基于團隊協作的畢業設計模式的基礎內容之一,每一個團隊都需要有至少一名資深的教師擔任教師團隊的總指導,并且每一位學生都需要有一名指導教師,一般的科研題目都是已科研課題組作為指導團隊,由科研素質較高的教師或者整個項目的負責人作為團隊的隊長,每一個分支課題必須由中級職稱或者更高的教師來擔任,另外也可以向與該課題研究相似的其他的專業教師參與到指導團隊中。在設計題目時需要有專業的教師協調其他教師組成同等地位的團隊,由工程設計實踐經驗較豐富的教師來帶隊,也可以邀請校外的一些企業或者設計院的工程師來組建指導團隊。
畢業設計時需要讓學生根據不同的工程項目設計要求進行組隊,并且每個團隊成員不能少于5人,而在團隊組建時應該考慮學生的專業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學生意愿等多方面的因素。首先在團隊組成時應該有本專業學生,也能有其他跨專業的學生,另外在畢業設計前的儲備階段,教師需要征求學生的意見,以一種雙向選擇的方式,教師可以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以及學習能力,尤其是在課程設計方面的成績對團隊進行合理的劃分[3]。
畢業設計的時間一般在大學四年級的下半學期,但是此時大部分學生都面臨著就業以及考研的壓力,并且一部分學生可能還需要到求職單位現場實習,因此很難保證學生在進行畢業設計時能夠全心投入,總是會有一部分學生不能按時完成每個階段該完成的任務,而在最終答辯環節再進行集中突擊。而此時的設計成果是學生東拼西湊完成的,因此完成質量較差,這種情況導致學生對畢業設計環節不夠重視而導致低年級的學生也沒有正確的認知,針對這一問題,教師需要進行人性化的管理,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的改變要求。
綜上所述,畢業設計是畢業生將學習內容、實踐以及創新相結合的綜合性教學階段,對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實現工程訓練和工程教育是極其重要的過程,因此,教師應該采取團隊協作的模式對學生進行畢業指導,最終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