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娟
群文閱讀教學,就是圍繞著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文章(“1+X”,“1”是示范的文章,“X”是拓展閱讀,應該大于或等于2,與前邊的“1”構成有關聯的群文),而后教師指導學生圍繞議題展開閱讀和集體建構,最終達成共識的過程。群文閱讀教學既是對閱讀教學內容的突破,也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創新,更是對灌輸式教學方法的否定。怎樣指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有效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呢?下面,筆者試談點自己的初淺認識。
首先要擬好議題,選好基準文和相關的群文。一定要選文質兼美、內涵豐富的文章,議題要有可議性,主題、手法、結構等,都可以成為探討的方向。比如,筆者指導學生學習《詩經·氓》后,給學生提供了《詩經·國風·邶風·谷風》、馮夢龍的《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魯迅的《傷逝——涓生的手記》、顏茹玉的《小兔子有一顆玻璃心》、舒婷的《致橡樹》等詩文,確定一個議題:愛情婚姻最美好的模樣。
再如,學習柳永的《雨霖鈴》,跟學生分析點染的運用。然后給學生提供柳永的《望海潮》、劉過的《柳梢青·送盧梅坡》、李頎的《送王昌齡》,確定一個議題:點染的表現、關系及表達效果。
學習《鴻門宴》后,給學生杜牧的《題烏江亭》,王安石的《烏江亭》,李清照的《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項羽的《垓下歌》、虞姬的《和垓下歌》,劉邦的《大風歌》,王象春的《書項王廟壁》,毛澤東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等作品,給學生一個議題:我心中的英雄劉邦或項羽。
確定好議題、分析例文、選好群文后,就要指導學生閱讀群文,思考、感悟,合作、探究,歸納出議題的答案。
筆者在指導學生閱讀《詩經·氓》時,著意引導學生思考棄婦被棄的主觀原因,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忙著看書、思考、比較、整合、陳述、傾聽,非常活躍,把這個他們比較缺乏“感性”認識的議題——“愛情婚姻最美好的模樣”,有理有據地呈現了出來。
《詩經·氓》里,氓“來即我謀”后,女主人即“送子涉淇,至于頓丘”,氓的欲求暫時不得滿足而發怒后即安慰“將子無怒,秋以為期”;很快熱戀:“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很快允婚:“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小兔子有一顆玻璃心》 中兔媽媽千叮嚀萬囑咐,說寶寶啊,這糖要慢慢的給,不然后來就不甜了。小兔子嘴上連連答應,心里卻想著小熊收到糖果店該多開心啊。結果,小老虎、小熊離開了小兔子! 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不被珍惜,弱勢的女性,要適當矜持!
《氓》中的女主人“夙興夜寐,靡有朝矣”,沒有得到憐惜、感激,反而遭棄!《詩經·國風·邶風·谷風》的第四章:“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喪,匍匐救之。”結果卻是“不我能慉,反以我為讎”。《小兔子有一顆玻璃心》中,小白兔喜歡上了小老虎,忍不住就把整個店子送給了他。“任何東西啊只要夠深,都是一把刀”! 要像舒婷《致橡樹》說的那樣: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癡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巴爾扎克曾說:“我們的心是一座寶庫,一下子倒完了,就會破產,就好像把存款花光了一樣,得不到人家的原諒。”愛要有所保留。
小老虎有了糖果店,小白兔幫他把冰淇淋機推到公園去賣,冰淇淋每天都賣得光光的,小白兔一口也舍不得吃。她就想等小老虎親手送她一個!可小老虎把冰淇淋機送給了小企鵝,和她一起住在了糖果店里。小兔子,該為自己留顆糖,該索要顆糖,在炎炎烈日下跟小老虎在公園賣冰淇淋時,該要個冰淇淋吃!《氓》中的女主人該爭取丈夫與自己共同承擔家務。
子君和涓生戀愛時,“談家庭專制,談打破舊習慣,談男女平等,談伊孛生,談泰戈爾,談雪萊”,子君還發出“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 ”的婚姻自由宣言,可他們同居后,子君“管了家務便連談天的工夫也沒有,何況讀書和散步。”“子君的功業,仿佛就完全建立在這吃飯中。吃了籌錢,籌來吃飯,還要喂阿隨,飼油雞;她似乎將先前所知道的全都忘掉了。”她向涓生發問:“涓生,我覺得你近來很兩樣了。可是的?你,——你老實告訴我。”涓生作答:“你要我老實說;是的,人是不該虛偽的。我老實說罷:因為,因為我已經不愛你了!”結果,涓生在無愛的人間死滅了。沒有共同的成長和進步,愛就難持久! 作為弱者的女性,更要成長自己,不能把自己的夢寄托在別人身上。
愛要專一,作為強者的男性要專一。若改變不了別人,就要改變自己。為妓八年的杜十娘,苦心經營,終得從良。李甲與她相遇,“兩下情好愈密,朝歡暮樂,終日相守,如夫婦一般,海誓山盟,各無他志”。可情志不專的李甲被孫富挑撥,竟然將十娘以千金轉賣與孫富,獲悉此情的十娘不露聲色,假意允諾,后痛罵了孫富、數落李甲“眼內無珠”,持百寶箱,“向江心一跳。眾人急呼撈救。但見云暗江心,波濤滾滾,杳無蹤影。可惜一個如花似玉的名姬,一旦葬于江魚之腹! ”思想的獨立、經濟的獨立、人格的獨立、生活的獨立非常重要。女人,只有精神獨立,才能贏得尊敬,享受平等的愛。
要像舒婷《致橡樹》中的木棉,平等、獨立:“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你有你的銅枝鐵干/像刀,像劍,也像戟/我有我紅碩的花朵/像沉重的嘆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小小的課堂,容納不了學生的思想、熱情,給學生幾節課的時間,他們都說不完。教師講得很少,學生讀得很多。通過這組文章的學習,也會為他們將來幸福的人生奠基。
群文閱讀,語文教師縱然想進行自我陶醉的分析、講解,也不可能了。因為講不過來,教師只能指導學生圍繞議題去自主閱讀。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思考、要比較、要探究、要整合,要表達,思維能力自然得到訓練和提高,建構語言、運用語言的能力自然增強。學生思考的過程,也是建構語言、錘煉語言的過程。對比閱讀群文的過程,學生的審美體驗也得到豐富,審美能力自然提高。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新的發現。而這必須建立在豐富閱讀的基礎之上。有了閱讀過程的吸收借鑒,才有可能達到創新的層面。語文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是密不可分的。建構、運用語言,也是在錘煉思想,是在訓練、提升思維能力。思考的結果要用語言表達出來,這又是在訓練建構語言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有審美體驗。對文化經典的閱讀、交流、應用,就是對文化經典最好的理解、傳承。
更多的群文引入課堂中,語文課堂將難以延續原有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教學效率將大幅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將得以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將得以提升,閱讀習慣更容易養成。當然,群文閱讀并不是要取代教材的教學,而是教材教學的有力補充,教材仍然是最基礎、最重要的教學資源。
總之,筆者認為,有效指導群文閱讀,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使語文教學多快好省的一條重要途徑。多關注群文閱讀,找到閱讀材料之間的有機關聯,擬定精準的議題,把課堂變成學堂,激發學生的興趣,豐厚學生的文化底蘊,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逐漸走向成熟,從而擁有幸福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