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倩
目前,我國的教育發展速度非???,教育改革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對于語文教學來說,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語文成績和學生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高中學生,能夠掌握良好的閱讀速度與技巧,對高考來說也非常有利。基于學習任務群的高中群文閱讀教學,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語感,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學習任務群”的主要內容就是對學習內容和方法,以及學習資源和環境等進行整合,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對語言應用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通常學習任務群是由多個學習項目組成的,實際上,學習任務群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習活動,與傳統的教學活動相比,它表現出更強的多樣性。這主要是因為,學習任務群既包括多個學習任務,又包括各項教學活動和學習活動。為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便于學生更好的應對高考作文,在實際教學中,每一項學習任務都應當指向多個學習活動,而不是單單指向一個學習活動。
隨著教育行業的不斷改革,我國的教育逐漸實現了轉型,從最初的“知識為主”轉向“核心素養”,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但是就現階段來看,我國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學習內容不夠豐富,學習活動流于形式。而學習任務群的提出,則能夠有效改善這種現象,通過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等轉化成具體的學習任務,來使學生真切地感受語言的魅力,將自身融入語言環境中,從而提高閱讀的語感,提升語文素養。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為了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制定了12個課程目標。群文閱讀教學目標的設定是從整體進行考慮的,用來表現出學生的差異性。作為一種閱讀教學樣態的群文閱讀,其教學目標的整體設定,要服務于課程標準既定的課程目標,要服務于“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整體要求。因此,對于高中群文閱讀教學來說,所有教學目標的設定都應當以學習任務群為基礎,以“整體設計,統籌安排,體現層次性和差異性”為基本原則。例如,由于學習任務群是多個學習任務和學習活動的集合,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將其適當細化為具體的小目標,由此構成群文閱讀專題,然后再將專題進行細化,從而形成多個議題,進一步形成文本。在搭建這個架構時,需要注意各個任務之間的關系,同時也應當注意體現差異性原則。
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和課外讀物,避免文本過于刻板,同時也有效避免了隨意選擇文本的不足。舉例來看,在對高中散文進行講解時,可以選擇《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海子)、《最后的長春青藤葉》(歐·亨利)、《濟南的冬天》(老舍)這一組散文,讓學生充分感受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同時體會散文和議論文表達情感的不同,進而提高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
將學生的學習放置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在做中學,讓學習任務具體化,可以實實在在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適當為學生營造真是的學習情境,將學習任務具體化。舉例來看,對具有戲劇色彩的文章進行教學時,可以組織學生將其改編成情景劇,在課堂上分組進行表演,讓學生真實地進行語言活動;在進行“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習”任務群教學時,開展“好書(文)大家讀”好書推介活動,讓學生寫出推介的理由,包括書(文)的內容,作品的特點,自己的心得等,并讓學生相互交流或組織上臺當眾交流。在這樣真實的學習情境下,學生既能夠明確閱讀任務,又可以集中閱讀的注意力,在交流的過程中鍛煉語言能力,進而實現語言的建構和應用。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核心素養為本,提出了“構建開放、多樣、有序的語文課程”的理念。因此,將課堂內學習的語言跟課外生活相聯系,從而打通學生的生活世界。雖然在過去的語文教學中,也會將語文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但教學更加注重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語文,而新理念則更加注重學生將語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品味生活,表達生活。比如,教師還可以將與語文有關的綜藝節目引入課堂,例如《中國詩詞大會》,一方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有利于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提高。
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的教育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對學生高考和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要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需要結合學習任務群,改變閱讀教學理念和方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增加學生實踐機會,使學生充分理解和感受閱讀與寫作的魅力,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